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比较优势分析

2022-03-07 01:43王雪娇李隆伟杜春燕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肉羊羊肉云南省

王雪娇,李隆伟,杜春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昆明 650205)

0 引言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对膳食结构和营养的关注,居民的羊肉消费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肉羊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肉羊产业的迅速发展,肉羊存栏量逐渐增加。根据FAO数据库资料可知,2019年,中国肉羊存栏量为3.01亿只,占世界的12.90%,较2010年增长了4.64%;同年中国羊肉产量达到482.69万t,远远高于世界肉羊生产大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占世界肉羊生产总量的29.84%,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羊生产国。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逐步提高,并逐渐成为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肉羊养殖业在居民对低脂肪、高蛋白、绿色健康的羊肉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及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获得快速发展。《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资料显示,2019年,云南省羊肉产量为20.00万t,排全国第8位,人均占有量为4.12 kg,略高于全国3.48 kg/人的平均水平。

尽管云南是中国草原资源类型最丰富、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天然草原植被综合盖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6倍,但是近10年来,天然草场面积仍表现为不断减少的趋势。未来一段时期,相比其他地区和其他产业,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是否仍然具有比较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如何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学界对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何昌胜[1]、李军等[2]、赵有璋[3]、张英杰[4]、邵俊杰等[5]、赵钰洁等[6]等分别对临夏县、江苏省、山西省等地区以及全国的肉羊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而针对肉羊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的文献相对较少,且大多数研究文献主要针对全国[7]、优势产区[8]、少数民族地区[9]、西部地区[10]等较大区域,对单独省份的关注较少,仅蒲子雯[11]、赵大军[12]、马丽荣等[13]分别采用比较优势指数、产业组织理论“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等北方肉羊主产省区的肉羊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充分参考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实际,从生产、消费、市场价格波动和贸易4个方面对全省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产业基础优势、区位商指数、产业集中指数及专门化指数对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便于未来一段时期能够准确把握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的趋势及潜力,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参考依据。

1 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1.1 肉羊产业生产现状

1.1.1 肉羊存栏量、出栏量及羊肉产量 2008年以来,云南省肉羊存栏量、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增速快于全国,但占全国的比重依然偏小。其中,肉羊存栏量和羊肉产量都保持在3.5%左右,年出栏量在3%左右上下波动。2019年,存栏量、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分别达到1307.00万只、1137.20万只和20.00万t,2008—2019年分别增长了54.99%、74.44%和73.91%(详见表1)。

表1 2008—2019年全国及云南肉羊存栏量、年出栏量及羊肉产量情况

2008—2019年,云南省羊肉产量占全国比重(右轴)从3.02%微幅上升至4.10%(见图1)。云南省肉羊产值从2008年的22.30亿元快速增加至2019年的126.90亿元,几乎翻了两番(见图2)。从创造的产值来看,云南省肉羊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从2008年的2.06%增加到2019年的4.27%,增加了2.21个百分点(见图2),而内蒙古、新疆、河北和山东近年来的肉羊产值总体均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即使在产业波动较大的年份,云南省肉羊产业依然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与中国其他肉羊主产省区的产量相比,云南省肉羊产业在全国的地位逐年提高。可见,云南省肉羊产业化发展较快,产值增加速度超过养殖量的增加速度,整个产业发展逐步向内涵式增长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入,即以相对较少的养殖量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图1 2008—2019年云南省与其他肉羊主产省区羊肉产量比较

图2 2008—2019年云南省与其他肉羊主产省区肉羊产值比较

1.1.2 区域、品种及规模

(1)生产区域。云南省的16个州市均有肉羊生产,各地区在自然条件(如气候、雨水、饲草料资源等)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如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肉羊生产在各州市间存在较大差异。《云南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19年,曲靖市、楚雄州、大理州、昆明市和红河州的肉羊存栏量、年出栏量及羊肉产量均排在全省前列。其中,曲靖市排在云南省第一位,肉羊存栏量、年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分别为273.99万只、266.71万只和5.53万t,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1.04%、24.50%和26.47%。政府推动及政策变化对各区域肉羊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4],如楚雄州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广泛开展肉羊养殖技术培训、指导养殖户新建或改造羊圈、引进优质种公羊发放到户、农田种草、做好疫病防控等措施的落实,在全市建成181户规范化、科学化肉羊养殖示范户,有力的带动了全市肉羊产业的发展。红河州的草食畜牧业在肉羊良种补贴项目、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草原生态保护项目、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等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15]。

(2)品种。云南省共有山羊品种9个,绵羊品种6个。羊品种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绵羊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北的高寒地区;山羊主要分布在边远山区、半山区;奶山羊主要分布在石林圭山山脉一带坝区。其中,肉用品种主要有云岭山羊、龙陵黄山羊、毛肉兼用的云南半细毛羊、云南省自主培的第二个国家审定新品种云南黑山羊。在供种能力方面,2018年全省拥有种羊场132个,主要为肉羊供种场[16-17]。

(3)养殖规模。全省肉羊养殖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推动下,肉羊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并呈现出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的态势。2018年,全省拥有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4312家,为当地散养农牧户肉羊养殖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年鉴》资料可知,2008—2018年,尽管云南肉羊年出栏1~29头的场(户)数在总养殖场(户)中所占比例最高,但却呈下降趋势,年出栏30头以上的场(户)数在总养殖场(户)中所占比例则不断增加,可见,云南省肉羊养殖的规模化程度日益加强。

1.2 云南省与全国居民羊肉消费趋势对比

2013—2018年,全国和云南省居民的羊肉消费量均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略有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云南省居民羊肉消费量先由2013年的1.45万t快速增加至2016年的2.39万t,增幅为64.83%,2018年又下降至2.13万t,同比下降了10.88%;云南省市场消费的羊肉产品主要为屠宰初级加工的胴体肉、少量分割肉、羊肉串、羊肉卷等。羊肉熟制品在市场上较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加工制品仅占5%左右(详见图3)。

图3 云南和全国居民羊肉消费趋势对比

1.3 羊肉价格波动

2014—2019年,云南省鲜羊肉的市场价格呈现出不断波动增长的趋势,总体而言,可被划分为3个阶段(见图4)。第一阶段为2014年6月底—2015年3月中旬。该时期云南省鲜羊肉市场价格处于比较平稳的阶段,价格波动无明显大幅上涨或下跌趋势。鲜羊肉市场价格从72.42元/kg下降到72.12元/kg,微幅下降了0.41%。第二阶段为2015年3月底—2018年12月底。该时期云南省鲜羊肉市场价格呈不断波动下降态势,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运行阶段。该阶段鲜羊肉市场价格先从72.30元/kg快速上涨至78.44元/kg,而后不断小幅波动下跌到69.18元/kg,此后不断出现上下交替波动下跌的态势,但是一直处在高位运行的阶段,其中2016年2月初达到78.88元/kg,为近年来云南省鲜羊肉市场价格的高值。第三阶段为2019年1月初—2019年12月底。这一阶段云南省鲜羊肉的市场价格总体表现出大幅波动上涨的趋势,波动幅度相对上一阶段而言较大。其中2019年12月初达到近来年的最高价,为88.8元/kg,较2018年1月初最低值高出27.34元/kg。

图4 2014年6月—2019年12月云南鲜羊肉价格波动情况

1.4 羊肉贸易

2019年,中国羊肉进口量为39.23万t,同比增长23.0%,主要进口国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近年来,中国羊肉进口量和进口额大幅增加的同时,羊肉出口量和出口额却在大幅下降,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考虑到近年来云南羊肉的进口数据难以获得,本研究基于可获得数据仅对2009—2019年云南羊肉出口情况和全国进行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全国羊肉出口量、出口额总体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点,其中,出口量由2009年的9532.00 t先增加至2010年的13841.00 t,同比大幅增长了45.21%,后逐步下降,至2019年已降至2046.00 t,较2010年大幅下降了84.82%;与此同时,出口额先由2009年的4176.10万美元增加至2010年的6897.70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了65.17%,后逐步下降,至2019年降至2210.02万美元,较2010年大幅下降了67.96%。与全国变化趋势略有不同,2009—2019年,云南羊肉出口量和出口额总体均表现为波动增长趋势,分别从2009年的8.00 t和4.40万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83.50 t和77.40万美元,分别增长了9.44倍和16.59倍,其中,2018年云南羊肉出口量和出口额达到近年来的峰值,分别为186.00 t和159.4万美元,在全国羊肉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47%和4.65%(详见表2)。

表2 2009—2019年云南和全国羊肉出口情况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区位商(LQ)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资源禀赋是区域分工的基本原因,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产品或服务的比较优势差异可以通过资源禀赋理论进行解释[18],实际研究中首选运用资源禀赋指数(即区位商)[8]分析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区位商也称为区域规模优势指数或者区域专门化率,是根据既定产业产出的地区份额来判定该产业的优势区位或既定区域的优势产业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也可以根据产业销售收入、企业数量、就业人数等来计算,其表达式见公式(1)。

其中,qij是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eij是i地区j部门的产值;ei是i地区的总产值;Ej是全国j部门的产值;E是全国的总产值。当区位商大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在理论上具有资源禀赋,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且区位商越大,该地区该产业的比较优势越明显,竞争能力越强。相反,当区位商小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在理论上缺乏资源禀赋,发展该产业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2.1.2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反映了该地区与其他区域相比,是否具有经营效率优势[19]。效率比较优势有多种表达方式,基于现有数据基础,本研究选取了产业集中指数对云南省和全国比较优势进行计算分析,其表达式见公式(2)。

用区域内某一产业(产品)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产品)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A代表重点分析的区域,B代表与A相比较的区域。若产值集中指数>1,则表明该农产品在A区域产业影响力上相对B区域具有优势;产值集中指数<1,则表明该农产品在A区域产业影响力上相对B区域不具有优势。

2.1.3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类似的,规模比较优势的测算也有多种途径,本研究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最为合理的专门化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其表达式见公式(3)。

专门化系数是用来表示农产品商品专业化程度和生产能力的指标,为某产品区域内人均占有量占该产品全国(省)人均占有量的比重。系数大于1才能符合商品交换的原则[20]。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测算云南肉羊产业区位商、产业集中指数和专门化系数的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2008—2019年的《云南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畜牧兽医年鉴》等。

3 云南省肉羊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3.1 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分析

自然环境及饲草料资源。云南省发展肉羊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因地处中北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和,年降水量1000 mm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0~2000 h以上,这些条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可常年为养羊业提供优质牧草。截至2020年年底,云南省拥有草地面积1526.67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186.67万hm2,天然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87.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6倍,天然草地产草量平均比北方牧区高2~3倍,单位面积理论载畜量高3.75倍。根据大面积试验,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可达到7.5只/hm2的肉羊养殖水平,接近新西兰山地丘陵草地目前的载畜能力。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云南肉羊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潜在资产。

消费市场优势。对黑山羊羊肉、羊乳产品的偏好形成了云南羊产业独特的市场优势。统计资料显示,云南省本地羊产品占据消费市场的绝大多数,在全国肉羊产业波动较大的年份,如2005年和2014年,云南肉羊产业较少有大起大落,长期形成的饮食消费习惯使消费者对产品保持较高的忠诚度。而且,云南省肉羊产品的独特风味深受周边省份甚至国外消费者的喜爱,并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大理、丽江、楚雄、文山、曲靖等地长年有外省客商设点收购黑山羊,每年有超过200万只云岭黑山羊及大量羊肉销往周边省区并转口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国家。

3.2 云南省肉羊产业区位商测度结果分析

表3是2008—2019年云南省肉羊产业的区位商测度结果,可以看出,近10年来,云南省肉羊产业区位商得分均在1以上,这表明云南省发展肉羊产业的资源禀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从区位商的大小来看,多数年份云南省的区位商在1~2左右,远低于国内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等资源禀赋具有较大优势的地区[8]。从区位商的动态变化趋势来看,云南省区位商总体呈增加趋势,由2008年的1.15提高到2019年的1.82,并在个别年份超过2,这说明近年来云南省肉羊养殖优势逐步增强,也证实了肉羊养殖资源禀赋向西南地区集中的趋势[8]。总体而言,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优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现出逐年增强的势头,虽与资源禀赋优势地区有一定差距,但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具有比较优势。

表3 2008—2019年云南省肉羊产业区位商测度

3.3 云南省肉羊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分析

3.3.1 云南省肉羊产业集中指数分析 图5是云南省肉羊产业集中指数变化趋势图。与全国整体相比,2017以来的3年时间,云南省肉羊产业集中指数均大于1,其他年份云南省肉羊产业集中指数始终小于1,这说明从全国水平看,云南省肉羊产业影响力相比其他地域缺乏比较优势。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从产业集中指数变化趋势看,近年来云南肉羊产业集中指数总体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由2008年的0.75增加到2019年的1.07,即相比全国整体而言,2019年云南省肉羊产业影响力具有比较优势。

图5 2008—2019年云南省肉羊产业集中指数(与全国相比)

3.3.2 云南省肉羊产业专门化系数分析 图6反映了近年来云南省肉羊专门化系数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知,内蒙古和新疆的肉羊产业商品专业化程度和生产能力最强,专门化系数均在7以上,云南的肉羊产业专门化系数最低,多数年份小于1。从变化趋势看,云南省的专门化系数处于上升的态势,由2008年的0.88升至2019年的1.18,年均增长率2.68%。可见,云南省在5个省中的肉羊产业竞争力较差,但近年来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发展肉羊产业显现出比较优势。进一步对云南省各市的肉羊产业专门化系数进行分析(表4),由表可知,2019年,曲靖、保山、丽江、楚雄、大理和怒江的肉羊专业化程度和生产能力优势比较明显,专门化系数超过了1,而其他城市专门化均小于1,特别是西双版纳的专门化系数,仅为0.06。从增长率的变化趋势看,西双版纳、普洱、文山和保山肉羊专门化系数的增长较快。总体而言,云南省的肉羊产业更倾向于向曲靖、保山、丽江、楚雄、大理和怒江等优势区域集中,云南省肉羊产业的生产模式也逐渐向商品化与集约化的模式发展。

表4 2013—2019年云南各州市肉羊专门化系数

图6 2008—2019年云南省肉羊专门化系数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第一,云南省因自然条件优越,消费市场稳定,在肉羊行业发展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从区位商及变化趋势也可看出,云南省发展肉羊产业的资源禀赋条件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并呈现出优势增强的趋势。相对于肉羊产业发展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如新疆、内蒙古等),云南省存在一定差距,但同时也说明云南省在肉羊行业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相对于资源禀赋优势不断下降的地区而言,云南省势必成为以后肉羊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第二,根据产业集中指数和专门化系数的测算结果可知,云南省肉羊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日趋增强,肉羊产业规模化程度提高,同时,肉羊产业更倾向于向自然资源及政策扶持的优势区域集中,云南省肉羊产业的生产模式也逐渐向商品化与集约化的模式发展。

4.2 政策建议

云南省肉羊产业具有发展的比较优势,但目前在养殖方式、规模、技术水平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尽快改善这些问题将有力促进该产业发展,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对市场和产业发展秩序的维护,降低养殖风险,尽快启动肉羊产业的农业保险制度;二是增加资金扶持,改变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和养殖方式,增加基层科技人员的待遇和技术推广投入,扩大基层力量;三是利用转让、土地承包、牧草良种补贴等不同形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利用;四是完善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普及养殖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养殖户的科学文化素质。

猜你喜欢
肉羊羊肉云南省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扒羊肉”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夏港羊肉
影响肉羊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分析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生态畜牧业肉羊养殖技术
肉羊健康高效养殖百问百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