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木工刨的近现代发展研究

2022-03-07 05:40任丛丛欧玄子
新美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刨子木工木匠

任丛丛 欧玄子

一 研究介绍

工具作为一种社会物,如何呈现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本文将研究中式手工工具自近代以来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从中式刨的结构形制和制作技术两方面出发,一方面观察它在近现代史中反映出的工业化过程,比如盖铁拿戗技术的引入;另一方面观察它对传统形制的继承进而思考这些传承的源流与变化在与地方传统碰撞后如何实现本土化并继续传播的过程。最后将这些变化置于全球视野下,对比同期美国手工工具的全机械化、金属化倾向和日本传统工具制造行业的传承等现象,理解工具作为一种社会物的历史变迁。

(一)研究对象

木工刨,木匠多称为刨子,是一种金属刃具角度被固定、以刨底配合刃具出刃来对木材表面进行刨削加工的人力工具。它在木材应用广泛的地区颇为普及,然而世界各地的刨子之间却存在千差万别,不同的环境和技术传统使得它们在形制、使用方式等方面呈现多元的面貌。一方面,自然环境对工具的影响有不少学者已有论述1[日]渡邉晶,《大工道具の文明史》,吉川弘文馆,2014年,第1—18 页。,不同地理环境下木材材种不同致使物理性能有所差异因而加工工具也不同。另一方面,工具的样式根植于本地的技术传统,是文化也是社会的,甚至难以以现代国家行政单位来划分2双手平推式刨在东南亚许多国家有应用,参见[日]下田一太、[日]チャン·ビタロン、[日]坂本忠規、[日]中川武,〈カンボジアの大工道具と伝統木造家屋〉,载竹中大工道具館编,《竹中大工道具館研究紀要》,2011年,第89—112 页。而中国本土也有未使用中式刨的地区,笔者在云南版纳地区便观察到当地传统干栏式民居营造技艺不使用刨类工具。,本文探讨的中式刨应用范围即属于特定的文化社会。

中国的木工文化,以鲁班信仰为特色,鲁班早在先秦典籍《世本·作篇》中就被记载为石磨的发明家3[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364 页。,后世又不断将各种木工工具的发明归功于他(包括刨),晚唐五代敦煌上梁文中即看到鲁班以木工职业神的身份出现4高国藩,《敦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30 页。,明代午荣汇编《鲁班经》又进一步对鲁班信仰加以规范和强化。鲁班信仰辐射范围遍布中原,我们能看到两千年来中国木工共同体对鲁班传说强烈的认同感。本研究暂以中式刨分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圈为讨论范围,即研究对象主要是鲁班文化下的中式木工刨。

(二)文献回顾

关于中式刨的研究,学术界主要着眼于其是否为中华民族的“原创”,或者引进、发明的时间,前后有孙机5孙机,〈我国古代的平木工具〉,载《文物》1987年第10 期,第70—76 页。、何堂坤6何堂坤,〈平木用刨考〉,载《文物》1996年第7 期,第91—92 页。、李浈7李浈,《中国传统木作工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赵吴成8赵吴成,〈平木用“刨”新发现〉,载《文物》2005年第11 期,第72—74 页。等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论证。对某一工具发明时间进行研究的现代学术写作最早见于荆三林所著《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9荆三林,《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这是主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对作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工具进行通史性论述的著作,主要论述了工具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此后关于木工工具的史学研究都受到了这样的历史写作影响。明确“发明”时间固然重要,但是手工工具不同于引发工业革命的那些机械或机器发明,不适合用科技史中对重大发明的研究范式来考察。工具的使用历史悠久、范围极广,根植于一时一地的技艺文化土壤之中,它的发展与演化也难以用有限的考古资料或文献调查加以证明。自近现代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式手工工具其实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本研究拟从这段历史出发,廓清这一传统技术变迁的源流,并期待推进中式工具发展的未来。

(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以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法为主,聚焦于中式刨在近现代的发展过程,例如其技术传承、技术与知识的互动、生产方式的转移等为主要方面,而木加工工艺本身及其分化为次要部分。

本文所基于的田野资料来自于笔者在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之间,于河北、山东、贵州、广西、湖南、四川、云南、广东等地区所做的调查,围绕工匠在实际使用的中式刨,结合对匠人的访谈、总结工匠技术知识,在广泛的经验积累中归纳中式刨的现代特征。本文所绘制刨子个案如无特殊说明均出自河北香河地区。此外,本文还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主要包含相关学术研究、木工技术类书籍、地方轻工业志、相关典籍以及古代图像材料。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中国南北方自然条件差距较大导致树种不同,故而所用的手工工具及其传承极具地方特色,但同时工具作为社会物,在现代木工教育、交流、规格化方面又展现了一致性,所以在本文的梳理时,会对资料的来源地尽量做出说明。

二 中式刨的结构分析:特征与传承

刨子由木制刨台、刨把与金属刨刃、盖铁组成,因此刨子形态的变化,与木和金属生产技术的变迁直接相关,在保持中式特征与适应、吸收外来技术之间彳亍前进。在今天的中国,刨子的木制部分依然以木匠自制为主,传统以降的规矩流行,未完全进入商品化时代。然而,金属部分则几乎改为机制,传统锻造行业在工具刃具生产领域日渐凋敝。下文将从这两方面出发:对传承性较强的木制部分,从制作技艺、操作时的身体技术以及匠人工作环境等角度入手,将其放在传统社会中的职业情境下;对于变化性较强的金属部分,通过中国在世界近现代史所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考察工具及其所处的时空整体变迁,翔实地推进对中式刨发展的具体理解。

(一)现代中式刨基本结构介绍

据笔者在全国多地的调查表明,虽然各地刨子有细微差别,但是基本构成区别不大。此处以河北香河地区净面刨(小光刨)为例(图1),绘图如下(图2),并标记相关术语方便后文参考理解10本研究所使用术语,大部分参考20世纪70年代上海嘉定家具厂编纂的《农村木工》一书,此书与同时期及早期一些引进的技术书籍不同,对传统技能进行了不少调研,且术语更接地气。对于书中未记载的术语本文主要参考了河北香河地区的木匠用语。。

图1 现代制净面刨木器制作: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古建模型制作技艺传承人谢长青刨刃制作:河北省邯郸市清凉寺铁匠铺盖刃由谢长青自制

(二)刨床制作的规矩:师徒制与中式特色

中式刨的木器部分一般由木匠自己制作,木器制作的尺寸、样式、加工方式靠整套的规矩来指导,这样的规矩通常会限定在师门内继承。11不同门派、家族间规矩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利用规矩传承与传播的结构性是广泛存在的。规矩不仅限于工具制作或者木匠行业,实际上还存在于各行各业。本小节以河北香河地区木匠制作净面刨刨床的规矩为例,介绍通过规矩传承技艺的特点。

刨床制作被称为“掏刨子”,在木器制作中属于较难的工作,通常成为考量一名木匠是否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师傅的标准。技术难点在于与刨刃接触斜面的角度要精确,斜面本身要平整(斜面位置见图2 有凹点处,略微下凹是让刨刃与斜面贴合良好的窍门),与刨刃贴合良好,这样使用时不会产生应力过分集中导致刨刃跳起,同时刨口要很窄,这样刨花不至于堵塞。刨子制作的尺寸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藉由规矩代代流传。

图2 中式净面刨的各部分名称

在中式木工匠作知识语境下,规矩是一套旨在控制从物料到人工成品的技术语言,内容由描述成品形制的术语(包含整体及部分)、尺寸、加工方式等构成,通常以口诀的形式呈现。书面或口头传承下来的规矩,对于外行而言往往不知所云,因为在口诀的形式中大量内容被省去。继承规矩口诀的主体默认为内行人,对于木工来说,是已经通过学徒训练的熟手木工师傅(下称师傅),训练时间一般在三年左右12一般来说,学徒三年便可出师独立,但各地还有不同的规矩,比如京西地区讲究“三年零一节”,即在满三年后,第四年端午节前仍要跟随师父做工,挣得工钱孝敬师傅。参见刘勇,《北京传统民宅与木工匠作》,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5 页。。此时师傅对于材料特性、加工技艺、制品的形制已经都熟悉掌握,口诀仅是一种依靠语言形式的辅助记忆。与我们今天熟悉的借助图形控制成品最终形式的工业生产体系不一样,线性的语言描述暗示了时间要素,包含了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以净面刨的纵剖面制作为例13本文所考察的掏刨子的规矩限于纵剖面部分,即刨膛斜面、鸡胸、刃口和刨头、刨尾的制作。横剖面部分,其实还包括制作千金,限于本文长度和表达需要暂略去。,对河北香河地区木匠的规矩记录如下14掏刨膛工艺的演示人与规矩讲解人为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古建模型制作技艺传承人谢长青。调查时间为2019年11月。调查者为本文作者。:长6 寸,厚1 寸半,刨膛斜面上提2 分,刃口1.5 分,鸡胸抬4 分,鸡胸斜面上提4—6 分,刨头刨尾各提2 分。这套规矩用现代语言解释的话将是:准备一块长6 寸,厚1 寸半的木料;首先在底端找到中点,从中点开始在侧面上引一道45 度线段到上端,从该线段终点开始向内偏移2 分,定出未来刨刃贴合的斜面;从中点向内1.5 分,定出刨刃出刃的窄槽;从槽边向上垂直引线到上端,从该线段终点向一侧偏移4—6 分(视刨刃宽窄调整),定出刨膛出花口的边缘位置;从槽边向上垂直到4分高度为鸡胸顶点位置(鸡胸是木匠术语,称呼刨膛出花口一侧的形状,如鸡脖颈至腹部状,在流传过程中也被称作鸡心);至此,刨膛内部形状(纵剖面部分)已经确立,接下来对刨首尾处制作倾斜面,斜面朝向刨子运动方向,角度为直角三角形锐角对边2 分长。上述规矩使用铅笔、划线器等工具标记在木料上再进行加工。图3 是我们对上述规矩及现代转译的一个图式化呈现。规矩的尺寸单位是传统营造尺的单位,现代尺寸是公制。在本例中,营造尺采取一尺为32 厘米。15谢师傅在访谈中表示,按照香河本地老一辈营造做法,官式建筑的营造尺一尺采用32厘米,而民居类建筑一尺采用31.5 厘米。规矩与现代图示是两套语言。规矩是面向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师傅所形成的高度情景化的语言。图示则直观地表现了人工品最后呈现的形式即素描和透视法。规矩的文字化特点便于记忆,有利于传承,包含身体技术的描述也有利于指导实践,但同时仅仅依靠师徒间传承容易导致技术不易产生变革16本文讨论的规矩还仅局限于技术性、物质性的层面,如果我们去考察规矩更广泛的文化含义,比如与禁忌、道德和文化相关的部分,那么其保守的特征更加明显,从流传至今的成语,如“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中,我们可以品味到对于这一保守趋向的批判意味。。

图3 刨床制作的规矩

前文已经提到,刨膛的斜面是刨子制作的技术核心,该斜面的角度与刨削材料的功效直接相关(斜度越陡,越接近刮的效果,越缓,越接近削的效果),根据加工需求、材料特点,师傅可以做出不同功效的刨子17根据谢师傅的经验,除了净面刨,最常用的还有二豁(虎)头刨用于粗平木,以及严缝刨用于刨光长且平直的木料(拼缝时常用)。根据谢师傅的规矩,二豁头刨长度一尺二,上提三毫米,严缝刨长度一尺八,上提四毫米。笔者调查全国多处发现,木匠的这三种刨子是最基本的配置,但各地称呼不同,包括粗刨(二刨、二虎头)、长刨(严缝)和精刨(短刨、净面刨、光刨)。。其他门派流传的一些规矩口诀,如“一寸斜八,赛过牛拉;一寸斜九,不推自走;一寸斜一寸,等于瞎胡混”18王岳,〈传统木刨制作技艺〉,载《古建园林技术》2018年第3 期,第19 页。,就是将刨膛倾斜角度与刮料的功效通过歌谣进行的记录。通过一定长度单位下升高的距离(锐角对边)来描述角度是传统数学的一种方式,例如在香河木匠的规矩语言里,就用“上提几分”(锐角对边减邻边)来描述角度。而对刨子拟人化、拟动物化的描述是对待工具做功认识由来的一种观念,体现了类比思想。所以,在香河师傅的规矩语言里,刨子最关键的技术要诀只要“上提几分”短短四字。

制作刨膛还有许多其他依靠规矩传承的技术要点,限于文长在此不予展开。接下来对于刨子形式风格的传承进行论述。中式刨明显有别于富于雕刻装饰的欧式刨和外形几何抽象的日式刨,最突出的两个特征可以总结为刨面的内凹弧面(有时还会做棱)和刨头刨尾的倾斜面,这样的中式刨看起来富于曲线与动势。对于刨子外形的这些处理也源自规矩,根据香河师傅的规矩,刨头刨尾皆用“提二分”来修出斜面,刨面的内凹弧线与棱线用一字刨19一字刨也称“鸟刨”,刨床很短,刨削时底接触面小,适于刨削不同形状的圆弧和弯曲构件。加工而成,香河师傅称刨面的棱线为“起鼓”。而究其所以然,不同地方的师傅会有不同的解释,香河的师傅认为刨面的鼓,其加工方式和外形都接近建筑构件的斗拱的拱眼,是一种装饰效果;而山东莱芜地区的师傅认为,刨面的起鼓,方便平推使用的时候通过鼓线校正直线,刨子不至于走偏,而通过对前端切削的把握,可以调整刨床的重心,完成个人化的修正20在长且重的拼缝刨中,这样的调整效果更明显。矮一些的师傅可以增加刨子前端的切削量来使重心后移。。关于刨头刨尾的倾斜,有的师傅认为这同样源于审美:倾斜有种动势,可以看到刨子未动欲动的形态(同样与工具的拟动物化有关),这种类比思想与工具的二十八星宿21刘勇,《北京传统民宅与木工匠作》,第62—64 页。对应。22关于刨子的星宿传说中,严缝刨对应箕水豹,二豁头对应牛金牛,小刨子对应房日兔,盖面刨子对应参水猿,单线刨对应柳土獐,偏刨对应觜火猴,双线刨对应轸水蚓等。也有的师傅认为是出于实用的目:刨尾在紧实与退卸刨刃时经常受到敲击,有了斜面,自然会敲下方,这样可以保护上方与把手连接的地方在敲击时不至于产生裂痕,而前端的斜面同样是出于调整配重的考虑。无论师傅们关于样式来源的认识如何有分歧,我们能看到中式刨子形态的这一特点(明显区别于欧式和日式)确实是普遍存在,且被理论化在匠人的知识系统中。中式刨欲动非动、富于曲线的形态体现了“势”的传统审美,动势的表现又揭示了工具作为技术物的神话属性。

(三)现代中式刨的形制:职业特性与样式

通过调研发现现代中式刨在刨膛样式和把手样式上各有两种显著不同的形制(图4)。一种是与刨床一体的楔状突起按压刨,楔将刨刃固定;另一种是刨床当中横贯铁棍(有的地区用木棍或者竹销)按压刨楔和刨刃。本研究称前者为槽式,后者为杆式。杆式刨膛在安装刨刃时有前楔和后楔两种,槽式刨膛通常只有前楔。刨子把手的安装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下安装,刨把从刨床穿过,称为“穿把”;一种是上安装,刨把通过燕尾榫从上方安装,称为“压把”,牛犄角状。有的学者认为不同的形制是工具地域性的差别,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多次发现,同一名木匠师傅也往往准备着不同样式的刨子23这两种方式都很多,甚至同一木匠也会同时准备两种。木匠多称承受力量的部分为千金,这两种方式也被称为“木千金”和“铁千金”。槽式的好处在于压紧刨刃的部分与刨床一体,木材具有弹性,可以吸收震动力,制作的时候需要非常精确,两边要非常对称,不然容易“挑千金”,即一侧的楔形木块收刨刃应力单侧挤压撕裂木纹破坏,一旦木千金坏了,整个刨床就废掉。杆式好处在于,制作简便,刨膛只是一个梯形中空;坏处在于不够紧实,刨子前进时,刨刃会受到震动,应力传到铁棍上带来震动,铁棍弹性不会好,所以推刨时震动比较大,容易导致加工不均匀,刨刃会向上跑,俗称“退刨刃”。。在本小节,笔者结合调研访谈,尝试从传统木匠流动性的职业特性上理解这一现象。槽式刨子做工复杂,但是按压刨刃更为紧实,适合加工硬木。木匠相信“一物降一物”的道理,即刨床木料要比被加工木料耐磨,比如在专打家具的作坊,通常应对一些名贵的硬木时,需要预备一套上好硬木制作能够处理的工具24山东莱芜地区的木匠称之为“坐堂家伙”,意即留在作坊里使用的工具。河北香河地区的木匠称为“压箱底”的工具,意即只有到处理坚硬的名贵木材时才使用。。而更多的时候,木匠需要外出“搭班子”干活。受到雇佣外出时会遇到各种材料,经常携带就会倾向选用杆式刨子,杆式刨子做工简单,一方面在较为混杂的外出工作环境弄坏遗失也不心疼,另一方面临时针对硬度有异的材料,随时可以调整后楔为前楔,增加刨刃角度。而且,外出干活多是修建房屋等大木工作,木材也较软,杆式刨子即可适用。

图4 中式刨的不同形制 上:槽式刨膛/穿带刨把;下:杆式刨膛/压把刨把

在1906年蔡省吾编《一岁货声》中,不仅对北京走街串巷的木匠有所介绍25蔡省吾原编、周作人录抄,《一岁货声》,北京出版社,2015年,第30 页。,还提到木匠携带的工具有二十八种,象征了二十八宿。通过后文1916—1919年甘博在北京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木匠外出工作的形象。而在现代传统匠人刘勇的自著《北京传统民宅与木工匠作》中,也介绍了木匠走街串巷工作的情况,并一一列举了二十八星宿对应的工具。26同注21,第39—71 页。

刨子把手的两种安装方式亦对应两种工作场景,穿把可以拆卸后与刨床顺身存放,小巧易携带,而压把体积较大,经常外出携带的话可能会由于磕碰导致损坏。同时这两种握把也与身体技术有关——把手高低会影响重心控制,一般来说,使用压把身体重心较高,适合坐着用,而使用穿把时重心较低,适合站着用。访谈中有木匠介绍到,外出干活通常坐在三角马或木工长凳上,在木匠铺里通常站着干活。《鲁班经》明万历版本的插图绘制了木匠在外与在堂的两种工作情况(图5,尽管在这两图中未看到槽式刨子)。还有木匠表示,刨床在使用名贵硬木时通常做成压把,因为如果做成穿把,会因为刨底的磨减降低可使用的厚度,为了延长好刨子的使用寿命会选择刨床更厚的压把。另外,不同用途的刨子也会选取不同安装方式的把手,比如拼缝刨一般采用穿把,因为刮料需要长直,刨床也较长和沉重,使用低一些的把手更好控制。

图5 木匠在外干活与在铺子干活不同的工作场景(图片出自《新镌工师雕斫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明崇祯本,北京图书馆)

(四)中式刨形制的源流

刨子至迟在13世纪的元代已经广泛应用,山东菏泽的元代沉船考古发现中出土过刨子实物27孔凡胜,〈菏泽元代古沉船出土平木工具:“刨子”初探〉,载《中国文物报》2011年9月30日第007 版。。在传为元代画家朱玉(1293—1365)的《太平风绘图》中,也有木匠双手运刨在木工凳上加工板材的形象。据研究,在刊刻时间可能早至元代的《鲁班经》插图中,也有多幅描绘刨子的工作场景。28陈耀东,《〈鲁班经匠家镜〉研究: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55 页。截至明代,在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刊行于1637年)中,对刨子有了专门的介绍。29“凡刨,磨砺嵌钢寸铁,露刃秒忽,斜出木口之面,所以平木,古名曰‘准’。巨者卧准露刃,持木抽削,名曰推刨,圆桶家使之。寻常用者横木为两翅,手执前推。”该段文字将刨的几个特征概括得极为精到。参见潘吉星,《天工开物校注及研究》,巴蜀书社,1989年,第403 页。清代麟庆纂辑《河工器具图说》(刊行于19世纪上半叶),其中出现了针对木工工具的介绍,包括锯、凿、钻、刨、墨斗、曲尺和手锯,关于刨也有记载30“刨,正木器,大小不一,其式用坚木一块,腰凿方匡,面宽底窄,面以铁针横嵌中央,针后树铁刃,露出底口半分,上加木片插紧不令移动,木匡两旁有小木柄,手握前推则木皮从匡口出,用捷于铲。”。麟庆的描述较之宋应星增加了几个细节,从中能看出该刨属于槽式,刨刃前方加木楔固定。明清以来刊行图书插绘中有刨子形象的还有若干,如《武英殿聚珍版程式》《钦定书经图说》等。

自18世纪以来,到访中国的传教士也多次留下有个刨子的描画。《论中国建筑》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传教士对北京营造技术和建筑形式加以精细描绘的画册,开篇描绘了木匠与泥瓦匠的工具,其中包括对数只刨子的彩绘。3119世纪法国公使拉萼尼收藏了一部画册,其中也有刨的线图。

笔者将上述材料中的刨形象整理列表(表1),可以看出中式刨的样式还是传承有自的,但是现代刨与19世纪以前在形制上还是略有变化,总结如下:

表1 历史材料中的刨子及形制一览

一、19世纪以前历史材料里未见槽式刨膛(麟庆的描述中也是杆式),而槽式刨膛是欧洲单手推刨的主流32,笔者收藏多只槽式刨子在刨膛上方开口处的心形样式33与法国17世纪流行的样式非常类似(图6),笔者推测槽式刨膛是近代以来受到欧式刨子影响产生的。二、根据表1 显示,刨子的流传地区多为南方34,南方杆式穿把刨子以后楔安装方式为主流,现代刨子样式混用的情况可能是南方工具不断进入北方的结果。三、刨身前低后高的鞋状形态特征较现代更为明显,前文已有介绍调研发现,制作刨面的规矩里包含刨面的曲线制作,在历史图像材料里,我们能观察到弧度更为明显的曲线35。

图6 欧式单手平推刨(槽式),法国,17世纪藏品

刨子木器部分的制作方式体现了师徒传承的特色,上文以刨膛制作为例,解释了规矩作为一种技术语言在传承中的作用。中式木工刨双手前推的使用方式自发明、引进伊始没有发生过变化,刨台的形态特色如前端曲线与起鼓等都得到了沿袭。现代两种刨膛样式应对了中国木匠流动的工作形制,槽式刨膛未见于史料,推测可能为近代受西式刨的影响,杆式刨膛可能是本土样式。刨把的不同样式亦针对不同的工作场合,且可根据匠人使用动作进行调整,反映了不同派别、地区的特色。与传承性较强的木制部分相比,刨金属部分的制作技术跟随着中国在近现代史上的遭遇,呈现出更频繁的更迭。

三 中式刨的近现代发展史:交流与变化

(一)西式刨刃的引入

除了上文讲到的形制的微调,近代以来中式刨最重要的发展体现在刨刃的生产技术上:从传统铁匠铺子锻打的嵌钢刨刃式微到西式机制刨刃由引进到本土化生产并占领市场。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见于20世纪20年代来华的民俗学者霍梅尔的名著《手艺中国》:“图354 展示了一个典型的多用途刨子。底面或‘刨底’面积为7.5 英寸× 2.25 英寸。由外国制造的刨刃(注意其中的孔在中国刨子中没有任何用处)长7英寸,宽1.75 英寸,厚0.125 英寸。照片展示的刨子托的开口,直通底部一个1.75 英寸× 0.25 英寸的狭槽。刨刃和挡板(刨刃前方的楔子铁板)被刨子开口紧缩的两肩卡住。横卧的柄长10.5 英寸,插入一个紧靠刨刃背部的凹槽。在刨刃伸出的狭槽前沿嵌有一个铁边,当刨子工作时,刨花从刨刃和铁边中间穿过。”36此句疑翻译有错,原文为“Blade and apron(the wedge in front of the blade)are held by two shoulders which narrow the opening in the plane”,霍梅尔应该是称刨刃前方的楔子为“围裙”,看起来就好像刨刃从腰部穿了件围裙一样,而这个楔子不管是从照片来看还是从笔者调查的诸多刨的实例来看,木制的可能性最大,括号中翻译为“铁板”应当是不对的。参考前文对于刨子形制的研究,霍梅尔考察的木工刨属于槽式刨膛(图7),牛角式压把安装,刨刃采用前楔,出花口心形,刨面内凹起鼓,刨首刨尾倾斜,样式非常经典,7.5 英寸的长度也与上文例中的净面刨长度相当。霍梅尔说它是多用途刨子,结合刨刃较大的倾斜角度来推测该刨应该是用于粗加工的二豁头刨子(北方的净面刨和二虎头形制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仅在于刨刃角度)。即便是两只制作时间跨越近百年的刨子,也可以看出其中制作工艺非常相近。霍梅尔没有介绍考察这只刨子的具体地点,结合上下文描述,笔者猜测可能是江西一带。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西式的机制刨刃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流传到江西这样的内陆地区。

图7 霍梅尔考察的木工刨

而传统刨刃的制作采取的是贴钢锻造工艺,这是一种将钢(高碳钢)贴于铁(低碳钢)之上的复合材料技术,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性能的钢材,可以达到互补效果:刃口锋利而刃具主体延展性好,易调平。这一技术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37李克敏,〈张小泉、王麻子剪刀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载《中国科技史料》1992年第2 期,第70—85 页。,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里既有记述,“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秆,不尔则多折断”38[宋]沈括,《梦溪笔谈全译》,金良年、胡小静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80 页。。《天工开物》里有更详细的针对不同工具、武器的记述,讲到刀斧时“凡铁兵薄者为刀剑,背厚而面薄者为斧斤。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其中仍以无钢铁为骨,若非钢表铁里,则劲力所绝,即成折断。其次寻常刀斧,止嵌钢于其面”;讲到刨时,“凡铇,磨砺嵌钢寸铁,露刃秒忽,斜出木口之面”,这里所说“嵌钢”即贴钢。39潘吉星,《天工开物校注及研究》,第400—403 页。传统的贴钢刨刃往往比较厚,刃幅也不固定,与西式全钢薄刨刃区别显著。西式刨刃后来在中国的流行导致刨子木质部分也随着刨刃刃幅进行了调整,最后流行的刨刃有两种尺寸,约1.7 英寸(4.4 厘米)与2 英寸(5.1 厘米),调研中木匠称为窄刃与宽刃(霍梅尔考察的刨子是窄刃的,上节用作例子的净面刨是宽刃的)。下面就西式刨刃推广取代传统刨刃的过程进行考察。

锻打的贴钢技术旧来采用本土冶炼的土铁、土钢,随着对华海外贸易的展开,洋钢逐渐代替了土钢。有史料表明,1886年在江苏镇江地区,随着洋钢进口逐渐增加,已经在逐渐代替土钢,这些洋钢中即有一部分专门用在工具的刀口之上。40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中华书局,1962年,第1435 页。做精细加工的刨子对刨刃的锋利成度要求很高,进口的洋钢取代土钢是19世纪末的趋势,在西式全钢薄刨刃直接进口并占领市场以来,采用传统技术锻打进口材料应该持续了一段时间。

进入20世纪以来,西式刨刃开始占领市场体现得更加明显,1918—1919年甘博在北京拍摄了两张木匠的照片,从外出干活的木匠背着的工具中还能看到使用老式刨刃的刨子,而在木器行拍摄的照片里,已经能见到墙上挂着一只装配了西式刨刃的刨子(图8)。20世纪20年代以后,这一趋势就更加明显,其中仅是在上海注册商标的国外公司里能提供刨刃的公司就有十余家(表2)。与此同时本地的铁匠铺也在缓慢发展,并尝试仿造国外的刨刃品牌。据《上海二轻工业志》记载,自20世纪40年代伊始,上海发展的二十九家生产刨刃的铁铺开始使用摇钻、刨车、手动压床、脚踏冲床和剪刀车等简陋设备,机械化生产改良版西式刨刃。41《上海二轻工业志》载,20世纪40年代义祥机刀厂参照法国“松鼠牌”刨刃,运用嵌钢工艺,采用部分机械加工,改进了刨刀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参见王定一主编,《上海二轻工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239 页。

表2 商标公告中含木工刨的品牌一览

图8 1918 到1919年间西德尼·甘博于北京所拍中国木匠(来源:杜克大学图书馆)注意红圈处两处刨子的不同,一为老刨刃,一为西式刨刃

在东北地区,对工具生产的影响来自日本。20世纪30年代,随着伪满洲国的建立,大量日本移民来到东北开拓,带来了日式木工技术与工具。从一份昭和十年的满州工厂名簿来看,42《昭和10年末满州工厂名簿》,关东局司政部殖产课,昭和十二年(1938)发行。当地满人经营的木材业工厂有五家(称为木厂),木制品制造业有四十家,多以字号加木铺为名,生产和洋家具居多。而日本人经营的木材业工厂(称为制材所)多达三十八家,木制品制造业有三十五家,以工厂、工作部、木工部为名,生产家具、容器以及一些日式器具(樽、下駄)等。可见在原材料的经营上(木材业),日本人掌握了绝大多数,木制品行业也与当地传统行业平分市场。同一份工厂名簿里也能看到金属精炼业全为日本人所有,大连、鞍山、本溪建立了十四家生产包括精钢在内的各类金属精炼产品的工厂。在金属加工的领域,日人、满人的工厂与铺子是并存的,数量也基本相当。

木加工技术,特别是家具、器具类会用到手工操作的地方,日式木工具一定有大量的需求,虽然名簿中没有直接记载日式工具的生产,但是我们可以推测,20世纪30年代开始,本地应该建立了日式工具的生产链。新中国成立后,该地区也遗留了日式工具特别是刃具的生产单位,例如表3 中列出的大连“旅刃”品牌,到今天都在国内享有声誉。

表3 国产刨刃品牌一览带*品牌为日式拉刨刨刃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传统的家庭作坊式打铁铺子进一步被并入合作社。合作社时期,传统的锻造技术与舶来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进一步融合,各地都出现了比较知名的刨刀品牌。最知名当属1952年由上海多家传统打铁作坊统一注册的商标——“金兔牌”。4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后,上海刨刀业进行裁并改组,成立义祥、秦义兴和戴成兴等三家中心厂,同时对产品进行调整。1957年,三家中心厂再合并为义祥机刀厂(1967年和1972年先后改名为红卫工具厂和上海人民工具二厂),1958年,刨刀产量增加到47.5 万片。“金兔牌”一直为全国同行业之首。1962年,上海刨刀生产机械化程度达到55%,全国有三十多家刨刀生产厂来上海学习。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上海“金兔牌”刨刀持续改良其工艺,1979年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1980年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并获上海市优质产品证书,1988年,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银质奖。参见王定一主编,《上海二轻工业志》,第239 页。通过对二手市场上流传刨刃商标的不完全统计(表3),可以看到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合作社生产的商标,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各地的村办工厂企业发展,出现了更多品牌,然而随着手工工具使用的减少,20世纪80年代以后几乎就没有什么新的品牌创立。

(二)盖铁拿戗技术的引进和本土化

使用盖铁拿戗不仅是中式刨自近代以来最大的一个改进点,也是世界范围内手工刨近代以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拿戗是一个木匠专用术语,在刨子向前行进对木料进行表面切削平整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木纹不顺的情况,刨刃会切入木纤维并使之翘起导致表面不平整,拿戗就是在戗茬形成之前对木丝的折断,这一技术通过在刨刃上方加阻挡改变角度即可实现。

西式盖铁拿戗技术由19世纪中期美国工具制造专家伦纳德·贝利[Leonard Bailey]发明,它之所以被发明是因为全钢薄刨刃的使用,薄刨刃与传统厚刨刃相比容易震颤,用金属盖铁通过螺栓固定其上能有效减轻震颤,而盖铁下端的弧形拱背以完成改变纤维方向为目的从而拿戗。贝利的发明经由美国知名工具制造品牌斯坦利[Stanley]广泛推广,至迟在20世纪进入中国。

在中国,木制品经加工后直接裸露的审美不是主流。大木建造的木材表面会油饰抹灰,小木作的家具上大漆的技术也很发达,拿戗的应用并不是非常广泛和必要。这一技术的传统做法是将两块刨刃相对叠放安装在刨膛即可,上一块刨刃可完成对下一块刨刃的拿戗,被称为双刃刨。这种技巧在1937年出版的《木工》一书中有所介绍,44李洁冰编,《木工》,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0 页。这是民国时期出版的职业教育教材,也是木工技术用书第一次得到印刷传播,这种技术书出版当是受到日本影响,书中许多的术语直接沿袭自日语45如刨刃被称为刨身,刨刃的背面和表面称为表、里,刨底称为诱导面等,这些都是由日语汉字直接翻译。。同时期出版的《初中木工教育》中,也介绍了西式的盖铁(书中称护铁),为何在《木工》一书中未出现而在此书中出现呢?笔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西式盖铁的使用尚未普及,而盖铁刨刃的使用比较简便,更适合新手使用,所以反而是面向初学者的技术书中率先介绍。

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木工技术用书开始被引进,尤以从苏联引进的木工书对盖铁拿戗技术从原理上介绍的详细,46[苏]B.A.库科索夫,《细木工作业》,人民铁道出版社,1960年,第9 页。国内也开始有组织编纂木工技术书。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编纂的木工技术书从结构上借鉴了引进木工用书,但同时对本土、本行业的木工技术消化吸收,是传统手工技能知识书面化、系统化的重要时期。这类用书一方面参考了国外相应的资料,另一方面总结了很多本地的经验,但是与国外相对成熟的技术知识相比,对于技术原理缺乏系统、科学的表述,更注重实际操作的经验地介绍。这对于一时一地针对某种特定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性,但是可扩展性与可传播性还很不足,换句话说,在本土编纂的技术用书中对于传统工具还没有自主开展科学化研究。

另一方面,木工实际操作的层面,对薄刨刃加金属盖铁的利用相当普及,木工们从经验出发发展了多样的刨刃、盖铁安装形式,并不囿于技术书中对西式盖铁刨刃的直接嫁接。在笔者的调研当中,就发现许多种灵活的安装方式,将其中较为流行的四种总结如下(图9),盖铁与盖刃配套型(a);前加木楔的方式(b);用三毫米钢板弯折加工成盖铁,兼作刨楔,有折角的c 型与折弯的d 型(d 型上端掰出一小块为了方便敲击)。b 型是传统木楔的基础上改良的,c 型与日式拉刨二枚刃颇为类似,d 型可看作c 型变体。事实上,刨刃盖铁成套使用的a 型虽然是西式用法的完整形态,但在实际应用较少,因为如果使用这种形式,刨床就要预加工出螺母的位置,比较费事,而且盖铁和螺丝还要另行购买,不经济。木工们普遍喜欢自制盖铁,尤以c 型口碑好。在面对新的外来技术要素时,中国的匠人往往是持“拿来主义”的态度,大量土洋结合的生产资料出现,揭示了传统技艺匠人的变通之道,也展现了快速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生产的窘迫。

图9 自制盖铁的几种形式

(三)全球视野下中国与日本刃具发展的特殊性

利用固定切削角度的刃具平木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木材加工的技术趋势,47技术趋势与技术事实的理论来自法国技术人类学者勒茹瓦·高汉。Leroi-Gourhan,André.Milieu et Techinique.Albin Michel,1945。木工刨作为技术物的应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早晚。在西方,罗马时代就有单手平推刨开始使用的记载;在中国,至迟13世纪,双手平推刨开始流行;在日本,拉刨从15世纪开始出现,17世纪定型48[日]渡邉晶,《日本建築技術史の研究:大工道具の発達史》,中央公論美術,2004年,第154 页。。不论开始使用的早晚,这三种刨在所使用地区自开始到现在都得到了传承,并且欧式推刨、中式推刨、日式拉刨又各自形成了体系。

19世纪以前,刨的刃具生产技术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伴随着19世纪后半叶冶金技术的大幅度发展,刃具的生产在西方逐渐走向机械化大规模生产,螺丝固定盖铁薄刨刃的发明开始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垄断。但是这一技术是针对机械化发展的西式刨应用的,在抵达东方、面对有着不同使用习惯的中式推刨和日式拉刨时,情况起了变化。在中国和日本,技术的移植向着不同的方向行进。

在日本,西式盖铁刨刃技术于明治初期传入,很快被本土消化吸收,催生了二枚刨的发明和广泛应用,船曳悦子的研究表明49[日]船曳悦子,〈近現代における鉋の変遷〉,载《日本建築学会技術報告集》第17卷,第37 号,第1043—1048 页。,从大工刀具商报上可以看到,明治三十五年(1902)就有商店开始销售二枚刨的“里金”(盖铁),到昭和初期,二枚刨作为商品销售的广告更加普及。她的研究还表明,初期二枚刨的盖铁生产大量使用了废弃的烟草庖丁作为原料,50明治三十七年(1904),日本颁布烟草专卖法,从此烟草的生产与售卖权归国家所有。此前从属于私人的烟草切割机被大量收缴,切割机的刀刃钢由于轻薄且富有弹性而非常适合做二枚刨盖铁,于是被大量改制、销售。机械切割机刀刃上特有的孔洞也被保留在许多的二枚刨盖铁上,成为那段历史的印证。揭示了日本在同样原材料较匮乏的情况下对商业的灵活应对。另一方面,传统刨刃的生产并没有收到西式刨刃的冲击。在洋钢进入的初期,传统铁匠针对新的原料积极的进行了调试,诞生了如千代鹤是秀等大批优秀匠人,51大工道具研究会编,《鉋の技と銘品大全:プロが教えるカンナの魅力と使いこなしのテクニック》,诚文堂新光社,2013年,第15 页。将传统锻造技术与进口材料融合,研发了特色的刃具,直到今天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市场。

反观中国,西式刃具的冲击是更加深刻的,彻底改变了中式刨的面貌。新中国成立后,西式刨刃生产线作为后殖民时代的技术仍然保留,在本土化初期,旧有的锻造行业还处于合作化、工厂化初期,尚有匠人进入生产领域,发挥了一定作用,锻造技术与工厂技术尚有一段融合的阶段(此时段生产的刨刃到今天都口碑不错),此后无论是对材料的研发还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都出现了断档,今天的中国刃具生产仍面临严峻的境地。

综上所述,自20世纪初,西式工具的刨刃就开始进入中国,20世纪20年代开始欧美多家刃具生产公司开始打入中国市场;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东北等地区,钢铁精炼和刃具加工开始形成产业;有资料显示,20世纪40年代后本土的传统锻造业也开始仿制西式刃具;建国后,经过合作社和工厂化阶段,传统锻造行业进一步融入西式机制刨刃的生产。随着木工技术用书对技术的推广,今天的中式刨已经完全实现了传统木制刨台对西式机制刨刃的适应和改良,但是整体上商品化程度不高,刨刃安装方式仍体现了灵活的个人特性。

四 总结

传统社会中,木匠的工作性质与今天十分不同:他们首先是手艺人,工具中的木器部分都靠自己制作,工具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自身水平的高低,因而很珍视自己的工具,不存在工具被仅仅看作生产资料需要购买,加工产品或者出卖劳力积累财富的情况。木匠制作工具的本事,也是习自流传下来的规矩,木匠出师的标准往往是能够自己制作一套工具,不同的门派之间规矩有差别,中国幅员辽阔,反映在工具之上便是有很多形制上的差别。但是无论差别多大,中国的木工共同体都笼罩在鲁班文化之下,双手平推刨的使用深深植根于此,在细微的差别之上,更多的是用法、逻辑、审美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对于工具的铁器部分,传统以来是本地铁匠锻造,中国早熟发达的嵌钢技术和铁匠的中式锻造技艺从古代社会以来一直可以满足木匠对于工具的需要,但是当冶金技术先一步发展的西方工具进入时,传统刃具就失去了竞争力。以较早开埠的上海与日本侵略下的东北地区为开始,传统锻造行业渐渐让位于日式、西式金属加工业,出现了技术移植、仿制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后殖民时代的遗留,这些行业依然延续了下来,在初期尚能接纳一部分从传统打铁业转移过来的匠人,后期就彻底转入机器化大生产。然而由于缺乏对工业原料的开发以及对本土生产工艺的学习,今天,中国刃具生产的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附记:本文写作中所需的大量工匠知识得益于几位木匠与铁匠师傅的传授与教导,他们是:河北香河县古建模型技艺传承人谢长青师傅;河北秦皇岛孟令国师傅,山东济南市郝氏铁匠铺亓振师傅。本文在图纸绘制、资料收集方面得到过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杨金娣、靳柳同学、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谭鑫鑫同学的帮助。本文的部分研究内容曾在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做过汇报,得到了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夏荣祥的意见和建议。谨致谢忱!

猜你喜欢
刨子木工木匠
木工课——《野孩子乐队》
木匠身影
没白费功夫
木匠手中的诗情画意
没有白费的功夫
木心
黄木工
黄木工
纪宇:木工让我寻找到自己
谭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