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1234”工作法 筑牢森林防火墙

2022-03-16 06:15文图田英隆罗丽华
绿色天府 2022年2期
关键词:苍溪县火险林区

○文图/ 田英隆 罗丽华

市委常委、副市长孔祥泉督导检查苍溪县森林防灭火工作

苍溪县幅员面积2330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454个村(社区),森林面积176万亩,森林覆盖率50.3%。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也为森林防灭火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每年12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全县森林防火期,每年的1月1日至5月31日为森林高火险期,如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了苍溪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为此,苍溪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创新开展“1234”森林防灭火工作法,筑牢森林“防火墙”,实现了多年无较大以上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1” 严密一个责任体系

苍溪县先后召开政府常务会、森林防灭火工作推进会和县森防指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等4次县级层面工作会议,提前作好全县新一轮防火期森林防灭火工作的谋划和部署。其首要任务即科学调整森林防灭火指挥体系,建立了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牵头抓总、林业部门主“防”、应急部门主“灭”、公安部门主“查”的协作新机制。建立“三张清单”+“一项承诺书”制度,各级包保责任干部签订《森林防灭火责任和任务承诺书》2382份,明确1092名生态护林员、99名国有林管山员“一线操盘手”职责,同步压实县、乡、村三级林长和县林长制联络员单位职责,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防灭火责任体系。

“2”用活两条宣传通道

苍溪县常态化维修保养防火机具

一是有声的宣传通道。分管森林防灭火县领导发表电视讲话8次,出动宣传车辆650余次穿街走巷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利用农村坝坝宴进行知客宣讲,在景区或重点林区入口处“0距离”宣传,1100个巡山小喇叭每天按时唱响。同时,积极对智障人员和监管人员进行上门入户宣传,开展“进校园入课堂”防火宣传,认真上好 “森林防火第一课”。二是无声的宣传通道。制作大型户外广告12幅,张贴森林防火命令2000余张,发放森林防火年画3万余份,发放春节及春季森林防火倡议书26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树立标识标牌,发放森林防火车载喇叭33台、巡山护林小喇叭1100个,每周向全县领导、林业干部、护林员发送手机短信1条,每月向全县公职人员发送1条。切实做到了森林防灭火听得到声音、看得见行动、感受得到氛围。

苍溪东溪龙岗山

“3”把住三个防范重点

紧盯“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人员”三个防范重点,将森林防灭火纳入常态化工作范围。一是重点时段。每逢元旦、春节、清明节、大寒期间以及正月十六游百病、观音会等节会,制定森林火灾防控专案,落实人员分区分点重兵把守。二是重点部位。全县划分高火险林区2个(三溪口、九龙山)、中火险乡镇15个、低火险乡镇16个,实施分级分区管控。对九龙山、三溪口设立防火检查站,实行封山防火、进山登记、火种收缴、重点监控等措施,杜绝火种进山入林。对景区景点、坟场庙宇、林田结合部等重点部位加大巡护密度和频次,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期间,在重点林区坟场建设集中祭祀焚烧池802口,发现并闭环整改森林火险隐患1272条。三是重点人员。建立了重点防范对象与监管责任人“1对1”盯对台账,严格落实痴、呆、聋、哑、疯、傻和无自控能力的老人、小孩的监护责任。县领导、各成员单位领导并定期带队到联系乡镇或重点林区对防范三重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4”夯实四项应急保障

一是完善预案。每年及时修订完善森林防灭火年度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细化环节、优化安排,不断提高应急处置预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二是备足物资。筹资100万元,重点抓好全县3个森林防灭火物资中心储备库升级改造,协助指导31个乡级防灭火物资储备库的达标建设,提前购置各类紧缺、急需、关键设备1187件,全力做好扑救森林火灾的物资准备。并聘请专业公司和专业人员对防灭火物资进行了全面检修。三是建强队伍。精选苍溪仁爱协会、红十字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100人组建苍溪县森林扑火半专业队伍;按要求建设了31支乡镇应急扑火队,3支重点林区护林打火队,454支村民义务打火队,去冬今春开展应急处置演练36场次;开展“点对点,面对面”业务集中培训、生态护林员培训33场次,开展指挥员安全培训150人次,实操练兵训练200余人次。四是抓在日常。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严肃值班工作纪律,做好值班记录,时刻保持通讯畅通,按要求及时报送和传递各类信息,确保火情发现得早、处置得快、扑灭得了。

苍溪县森林防灭火军地三联训练活动

猜你喜欢
苍溪县火险林区
驻马店市高森林火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如何防范土地流转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四川苍溪县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防火迟到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苍溪县秋季马铃薯种植技术
苍溪县秋季马铃薯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