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的防治

2022-03-16 05:00徐文源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25600
兽医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染病猪只猪群

徐文源/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25600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是猪养殖业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该病首先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之后在其他的地区迅速的扩散和蔓延,发病概率明显提升,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仔猪染病之后可能大范围的死亡,妊娠期母猪染病之后可能流产或者产死胎,公猪患病之后直接影响繁殖能力。一旦养殖场出现该病,如果控制不及时会迅速的扩散和蔓延,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主要包括美洲型和欧洲型,病毒为球形,有囊膜,属于单链的RNA 病毒结构。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病毒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在pH 值小于5 的范围内病毒的感染能力下降。在4℃的条件下或者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降低毒病的毒性。

2 流行特点

2.1 发生特点该病又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染猪,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各年龄和品种的猪都能染病,对妊娠期的母猪和仔猪的危害最大,发病率高,传染性强。

2.2 主要的传播途径通常情况下,患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患病猪将唾液和粪便直接排出体外,直接污染饮水和饲料资源,健康猪接触之后会染病,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另外,如果养殖场的饲料环境不卫生、气候多变和饲养管理密度过大也会加速该病的暴发和流行。

3 临床症状

如果公猪染病的话,直接影响精液的质量和性能,导致繁殖能力下降。如果母猪患病,直接导致母猪生殖道出现炎症。如果妊娠期母猪患病,会导致母猪流产或者产死胎。此外,1 月龄的仔猪很容易感染该病,仔猪染病之后的临床症状较为明显,表现为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和呼吸困难,并且体温升高到40℃以上。育肥猪染病之后直接影响其生长性能,导致患病猪的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和腹泻等,对猪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

4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解剖可以发现病变明显,患病猪的心脏、血管和肺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支气管四周的淋巴结肿大。此外,病毒在淋巴系统中存活,造成淋巴结感染。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容易和其他的细菌发生混合感染,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在发病的后期阶段,会造成鼻甲的病变,导致鼻黏膜的下层发炎,危害比较大。

5 诊断方法

结合患病猪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采取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包括以下诊断方法: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第一,病毒抗原体检测。需要在无菌的状态下采集患病猪的肺部组织或者皮组织进行切片处理,然后采用荧光标记单株抗体的检测方法,能够实现病原的检测。第二,病毒分离实验。该种检测方法比较准确,但是对技术要求高,费时费力。通常情况下,主要采集流产胎儿或者早产胎儿的肺部组织和脾组织,然后分离患病猪的肺泡巨噬细胞,采取血清分离的方式进行病毒的分离。第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该种诊断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优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

6.1 疫苗的接种为了减少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概率,要做好免疫工作,结合本地区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确保免疫程序的有效落实。在疫苗选择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因素。第一,疫苗的有效性,是否会对猪群产生保护作用。第二,安全性,需要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疫苗没有不良的副作用,同时免疫动物的体温和体重不会受到影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经过演变之后毒力不断的增强,还在使用疫苗使用之前临床研究疫苗会出现负面作用。相关的报道研究显示,有的母猪连续免疫可以控制排毒,后备母猪在配种之前需要免疫两次,保证母猪在妊娠期之后不排毒,减少对猪群的威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传染性大,并且影响范围广,要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结合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选择适合的疫苗接种,可以选择的疫苗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灭活疫苗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弱毒疫苗,免疫效果能够持续3 个月。

6.2 针对未发病养猪场的控制措施针对没有发病的养殖场应该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通过消毒能够有效的阻断病菌的扩散和蔓延,也能消灭病原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对普通的消毒药剂不敏感,在选择消毒药剂之前,要综合比较和调查,选择新型和刺激性比较小的复合醛类的消毒剂,减少对猪群呼吸道的损伤,降低呼吸道感染病菌的概率,有效的抑制疫病的扩散和蔓延,效果明显。

6.3 针对发病养猪场的控制一旦养猪场发生疫情,要积极的应对,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也可以通过注射抗生素以及生物制品有针对性的治疗,避免出现二次感染,否则会增加死亡率。在发病之后要检查没有染病猪的健康状态,及时的投药预防和控制,或者紧急接种疫苗,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减少染病的概率。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在饮水中用药,对病毒和细菌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可溶性多种维生素添加剂,增强猪群的整体抗病能力。

6.4 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通过全方位封闭出场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阻断外界病原菌的入侵,可采取以下的措施。第一,对养殖场中的一些重点地区,包括容易传入疫病的装猪台、污水排出口和饲料的入口管理处进行严格的消毒,并且和外部保持隔离的状态。第二,为了提高消毒的效果,可以在养殖场外设立封闭的熏蒸消毒专用的仓库,饲料在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之后才能进入养殖场使用。第三,养殖人员应该尽量减少外出的机会,减少病菌的入侵概率。第四,加强对养殖场外的老鼠和蚊虫的灭杀工作,尽量避免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进入养猪场,减少病原菌入侵的可能性。

6.5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为了保证种猪群的稳定性,不要轻易的引种,如果必须引种的话,需要调查引种地的疫病流行病学情况,可以采取血清学检测的方式,检测结果为阴性猪只才能引进。在引进之后还要做好隔离,至少隔离30d 左右,检查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能够混合饲养,在规模化养猪场,应该实现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采取分群管理的饲养对策,避免疫情的交叉感染。

6.6 保证饲料的优质为猪群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能够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能力,也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手段。在规模养殖场中,应该为猪群提供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并且加强对饲料的管理,禁止饲料发霉和变质。为不同日龄的猪只搭配营养均衡的饲料,提高抗病能力。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生物细胞活性药物,增强猪只的抵抗力,添加的药物必须符合国家的规定和标准。为猪群提供充足的饮水,采取分群饲养的方式,在转群和转栏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应激反应,否则会影响猪只的免疫能力。

6.7 做好隔离工作在日常养殖和饲养管理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应该加强对猪群生长状态和采食情况的观察,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隔离患病猪,并且科学的诊断,依据诊断结果有针对性的治疗。在养殖的过程中减少种植出现应激反应的可能性,应激出现的因素包括季节变化和人为因素,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对生活环境的控制,严格的管理养殖人员的进入,避免猪群受到刺激。针对没有治疗价值的患病猪要及时的扑杀,针对病死猪要采取无害化的处理方式,可以采取深埋或者焚烧的方式,避免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6.8 增强防疫意识为了提高防控的效果,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能力,有些小型的养殖户为了节省经济支出购买廉价的饲料,喂养发霉变质的饲料,会增加染病的改变,造成病毒的扩散和蔓延,为此,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加大对该病的防控和宣传力度,让广大的养殖户认识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所造成的危害,从整体上提高防控能力,将染病的概率降到最低。此外,养殖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定期的做好养殖场的消毒和通风管理,为猪群营造健康干净的生长环境,也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6.9 药物防治该病的防控重点在于预防,当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的药物,主要选择干扰素或者干扰素诱生剂,此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在出现高热症状之后,要预防继发感染以及逐渐的降温,不能恐慌,也不能随意的治疗,要及时上报当地的主管部门和聘请兽医,经过确诊之后才能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避免疫病的扩散和蔓延。在出现患病症状时,可以选择镇痛、消炎和解热类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10%的葡萄糖和30%的安乃近等。该病毒会导致猪只产生免疫抑制,可以使用中药活性物质来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效的防止病毒和其他的细菌发生继发感染。

7 结语

综合上面的阐述可以知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养猪业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比较大。为此,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此外,在平时养殖的过程中做好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工作,加强疫苗免疫,定期检查猪只的抗体水平,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的减少疫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染病猪只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偶感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