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2022-03-16 05:00郑荣辉河北省卢龙县农业农村局兽医服务中心066400
兽医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无害化粪污资源化

郑荣辉/河北省卢龙县农业农村局兽医服务中心 066400

1 畜牧业生产概况

卢龙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畜禽养殖大县,畜牧业是全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以生猪、肉鸡、蛋鸡、肉羊为主导畜种。2021年年出栏猪50 余万头、肉羊60 余万只、肉鸡1000 余万只,肉牛4.0 万余头,存栏蛋鸡160 余万只,奶牛4.2 万头。卢龙县畜牧业按照“集约、安全,生态、高效”的总体要求,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全县畜牧业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被确定为河北省生猪调出大县和标准化肉羊养殖示范区。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的畜禽粪污排泄系数计算,2021年全县年产生畜禽粪便总量140 万t。

2 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县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2.1 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污染较重,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落后卢龙县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数量大、分布广,虽养殖场已建设了粪处理设施,但大部分养殖场粪污堆积发酵的时间长短不一,基本是根据农作物需要,随时施用,造成粪污堆积发酵的时间长短不一、存在发酵不充分现象,达不到真正腐熟灭菌的目的,施用后土壤性质发生改变,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存在二次污染和土地病虫害增加风险。

2.2 粪污治理资金投入不足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上,如果只局限于“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势必会影响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借助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项目、清洁养殖工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等项目,全县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建设了高标准永久性粪污处理设施,但小型养殖场建设的粪污处理设施相对简陋,不能做到防雨、防渗、防溢流,存在环境污染隐患,急需政府给予一定扶持进行治理。

2.3 粪污处理利用长效运营机制不成熟卢龙县现已建成3 家有机肥厂,但目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的长效机制,每年只能处理畜禽粪便18 万t,相比较全县所产生的固体粪污,处理量不明显。

2.4 环保意识不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力量薄弱养殖场(户)重养殖增效,轻环境保护;畜牧业生产管理中对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在粪污治理利用指导方面和推广力度欠缺。

3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3.1 场户收集就近还田模式立足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自有或流转足够消纳粪污耕地的养殖场采用干清粪饲养,建有储粪池,固体粪便堆积发酵,尿液进入沉淀池沉淀腐熟,施入周边农田。目前全县近50%的养殖场通过这种模式。

3.2 生产无害化农家肥模式卢龙县部分养殖场购置粪污处理发酵设施,采用纳米膜微生物好氧发酵堆肥技术。将粪便混合一定比例辅料及生物菌剂,通过高温好氧发酵,快速生产无害化农家肥。纳米膜微生物好氧发酵堆肥技术选择性渗透膜和有益生物菌群,在好氧条件下,利用15~20d 时间短期发酵生产有机肥,无害化指标符合NY/T168-200 标准,具有投资少(12.5 万元),成本低(每天仅耗电20kW·h,有机肥加工成本50 元/t 以下),操作简单(模糊模块管理),更环保(臭气不外溢、病菌不传播、蚊蝇不滋生、降解抗生素),效果好(除臭迅速、周期短、腐熟彻底)等特点,特别是该技术适合大、中、小不同规模养殖场,利用现有条件就地生产无害化农家肥,就近还田利用,有利于种养结合生态循环。

3.3 黑膜沼气厌氧发酵模式部分大型规模养殖场建设黑膜沼气发酵池,产生的沼气经净化处理后,进入发电机组发电,产出的沼渣做为有机肥还田,产出的沼液经自然氧化后用于灌溉农田,推动了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建成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大幅度提高资源化利用率,改善了养殖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3.4 专业有机肥厂加工处理模式主要是利用畜禽粪便加工成商品有机肥。全县已建成3 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微生物高温好氧快速堆肥是目前较为成熟可靠的工艺。以畜禽粪便为主原料制作生物肥,畜禽粪便含水率较高,需添加一定比例的食用菌料等作为调理剂,再加入一定比例的菌种,混合调剂至合适的含水率(45%~55%)和C/N 比(15~30),混合搅拌均匀,再进行发酵。发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一次发酵:发酵时首先是对易分解的有机物糖类等降解,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微生物将细胞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分解,同时产生热量使堆肥温度上升至50℃~65℃,并有效杀死原料中的病菌虫卵。二次发酵:在一次发酵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可全部降解,变为腐殖质、氨基酸等较稳定的有机物,得到完全成熟的堆肥产品。利用滚筒筛分机进行分拣处理,最后进入圆盘造粒装置。商品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的年生产能力达到6 万t,每年处理畜禽粪便的能力达到18 万t。

4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议

4.1 种养结合即“以地定养、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思路,对畜禽产生的粪污配套相应可消纳土地,或根据种植需要发展相应养殖场户。种植与养殖签订粪污产用合同或土地消纳协议,根据种植业需求对畜禽粪便和污水采取堆沤、有氧发酵无害化处理等不同方式处理后,直接用于农作物生产。增施有机肥可使农产品外观、适口性、糖度、营养物质含量等品质提升,价值提高;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力,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耕地质量。形成好的示范效应,逐步推广,最后实现区域内大的循环生态农业。

4.2 生产无害化农家肥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或种植大户采用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纳米膜好氧堆肥技术,对周边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加工后作为初肥施用农田,采用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统一处置,实现养治分享,减少运营成本。改变现有单个养殖场粪污单独处理方式,提高处理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废弃物处理附加值。

4.3 建黑膜沼气池对于有条件的大型养殖场建设黑膜沼气池(盖泄湖厌氧发酵池),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尿液等进入收集池,经过搅拌后全部进入黑膜沼气池内,中温厌氧发酵(发酵周期大约60~90d),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可发电用于养殖场自用;腐熟的沼渣一般供周边蔬菜、林果种植合作社、园区、家庭农场等施用;沼液作为液态肥料或经过自然氧化后灌溉农田,实现全量还田利用。

4.4 生态养殖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林下养鸡、田间养殖等家庭农场为单位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就地消化畜禽粪污,不会造成污染。

4.5 垫料发酵床养殖规模养羊场产生的粪便外加废弃的草料、沙土料直接用于羊舍的卧床垫料,场内循环利用,待羊只出栏时粪污完全腐熟,再进行一次性清理、出售。

4.6 有机肥生产在畜禽养殖密集区建设商品化有机肥加工厂,企业负责对周边区域内的畜禽粪污进行收集、运输、处理,购进生物发酵系统生产有机肥装备,按照先进的有机肥生产工艺,就近对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工生产成各种符合种植需求的有机肥产品。在市场化销售的同时,各地财政应出台补贴政策,对使用有机肥的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园区等按照购买有机肥数量进行资金补助,解决有机肥还有最后一公里问题。

4.7 建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在养殖密集区,由政府主导或企业主导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污水集中发酵、过滤池,配备吸污车,田间输送管道等设施设备,将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政府在规划、统筹等方面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在资金方面给与支持,充分组织协调处理中心、养殖场、种植户之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关系,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处理中心是经营主体,采取市场化运作;养殖场作为养殖污染产生的主体,是体系中最大的受益者,应承担必要的配建设施、源头减量、配合工作等责任;种植户承载着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是终端产品用户,在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政府整合多方资源,调动处理中心、养殖场、种植户的积极性,通过种养结合,实现粪污综合利用,发挥生态循环效益。

5 结语

综上所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紧密配合,从规划布局、政策资金支持、提高养殖户的认识等多方面入手,既要保证粪污无害化的处理利用,还要不增加养殖户的负担,为养殖户带来收益,才能变废为宝,达到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目的。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建立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不断提升,提升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最终达到畜禽废弃物完全利用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区域内资源共享和要素组合,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猜你喜欢
无害化粪污资源化
煤化工废水资源化回收及深度处理技术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