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

2022-03-16 05:00马小瑰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金龟镇政府423300
兽医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猪群仔猪疫病

马小瑰/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金龟镇政府 423300

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主要肉类,随着社会对猪肉以及猪肉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多,猪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了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保育猪养殖是猪养殖业中的重要环节,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出现疫病,直接危害猪群的健康,不利于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应该掌握规模化养猪场的保育猪的养殖技术,满足社会对猪肉制品的需求。

1 规模化猪养殖技术的重要性

科学的管理技术能够促进保育猪的健康生产,对猪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保育猪养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应该保证保育猪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充足,提高保育猪的免疫能力,促进保育猪健康成长。还应该加强对猪饲料的管理,让饲料能够更好的转化和吸收,促进猪只的快速增长。第二,加强对保育猪的防疫工作,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第三,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坚持科学的思想管理方式,为保育猪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第四,改善保育猪的养殖环境,建立专门的产房保育舍,也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

2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养殖现状

2.1 生存环境管理不当,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在保育猪饲养管理的过程中,生存环境管理不当会导致仔猪出生之后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加了出现应激反应的概率,如果在养殖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环境和卫生管理工作,会增加保育猪出现疫病的概率。

2.2 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管理不当直接影响保育猪的生长,在保育猪幼龄阶段,要科学合理的搭配营养,并且做好饲料的管理工作,但是有些饲养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缺乏专业的思饲养知识,没有认识到饲养管理的重要性,甚至一些养殖户给保育猪饲喂成年的猪饲料,造成保育猪的消化系统受到损伤,严重影响保育猪的健康发展。

2.3 养殖户缺乏专业的知识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无论养殖技术还是专业理论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些养殖户不重视理论,过度的凭借养殖经验,此外,缺乏专业的技能知识的培训,不能掌握先进的保育猪养殖技术,影响养殖效率。

3 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

3.1 保育猪免疫管理保育猪指断奶之后的仔猪,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仔猪断奶之后需要自主的采食,但是胃肠功能比较弱,很容易受到损伤,猪在脱离母体之后需要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统,但是保育猪的免疫系统不健全,受到外界应激因素影响之后会增加疾病的发生概率。为此,在保育猪阶段,做好免疫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管理的关键。

3.1.1 掌握保育猪的疫病情况从当前的生猪养殖情况来看,在保育猪阶段容易感染的疾病包括以下几种,如猪链球菌、猪副猪嗜血杆菌和猪支原体病等,其中的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为关节肿胀和脑膜炎,也会表现出神经症状。猪副嗜血杆菌的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对病死猪进行解剖可发现多个脏器出现明显的病变,这些疾病的发生带有明显的病理症状,通过做好保育猪的情况调查工作能够了解疫病的相关信息,为之后的免疫工作奠定基础,提高保育猪的免疫效果。

3.1.2 保育猪的免疫管理要结合规模化猪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方法,保证免疫接种的有效性,还应该科学有效的选择疫苗。哺乳期的仔猪的防疫能力比较差,在接种的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接种量,做好母猪的黄白痢的预防工作。对于常规的保育猪,可以选择接种高效的灭活疫苗或者猪瘟疫苗,加强疫病的防控,需要注意的是,在疫苗接种完成之后,要随时的关注保育猪的接种情况,观察是否会出现应激反应,一旦出现应激反应,要及时的注射肾上腺素,或者采取耳尖放血的方式,积极救治。

3.2 做好保育猪的饲料管理

3.2.1 强化饲料的质量管理饲料的质量在保育猪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些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具体养殖的过程中,应该保证饲料的充足,要做好养殖前的准备工作,加强饲料的储存管理,避免出现发霉变质的现象,一旦发现饲料中还有大量的毒素,要及时的清理,否则会引起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包括腹泻或者酸中毒。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饲料的把关,提高管理的效果,能够将饲料放在通风干燥和透气的地方,定期进行饲料的检查,防止饲料发霉。应该从正规的渠道购买饲料,饲料发霉之后必须禁止使用。

3.2.2 饲料的营养管理在保育猪养殖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营养管理工作,保证保育猪的营养充足,满足健康生长的需求。在配置饲料的过程中,应该考虑蛋白质和能量,确保蛋白质的摄入,促进保育猪的健康生长。

3.3 保育猪的管理

3.3.1 改善猪舍的环境在保育猪养殖的过程中,养殖环境对其生长发育非常的关键,加强对保育猪舍的管理,为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如果保育猪的养殖规模比较大,在夏季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养殖户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要做好通风管理工作,并且要适当的控制好养殖的密度,保证空气的流通,确保保育猪的健康生长。第二,在冬季也要做好建设的通风工作,但是要控制好通风的时间,确保建设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合,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温度保证在25℃左右,随着保育猪的成长,可以适当的降低猪舍内的温度,为保育猪营造健康的生长空间。第三,如果温度比较高,养殖户应适当的降低温度,满足保育猪对生长环境的需求。

3.3.2 提高饮水的质量饮水的管理也直接影响保育猪的生长发育,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要做好饮水的管理工作,保障饮水的健康。有条件的养猪场应该给保育猪饮用温水,并且每天记录猪只的饮水情况,确保能够获得充足的饮水,否则会影响保育猪的生长质量。在日常饮水中,可以在水资源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满足保育猪的生长发育需求,或者在水中加入一些抗生素的药物,能够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能力,降低发病的概率。

3.3.3 做好猪群的调教工作针对保育猪来说,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对外界的环境和饮食作息等都比较陌生,为此,养殖人员应该做好保育猪的引导和调教工作,让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环境,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对保育猪进行饮食和排泄的调教。如果保育猪在休息区域排泄,应该将其赶到排泄区,并且将休息区内的排泄物清理干净,而排泄区内的排泄物可以不着急清扫,目的刺是激和引导保育猪能够自主的排泄,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调教之后,保育猪可能会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3.3.4 做好猪群的分群工作在仔猪断奶的一个星期,可以将仔猪放在原来的圈舍内饲养,之后再转入保育舍进行饲养,目的是避免出现应激反应。此外,为了避免出现应激反应,应该坚持“原圈同养”的原则,在分群之后,还要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加强对仔猪的安抚,因为环境变化很容易使仔猪出现过度的紧张情况。如果在分群的过程中出现个体差异比较大的情况,对体弱的仔猪应该单独的分群饲养管理,并且加强环境管理,让仔猪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确保仔猪的健康生长。

3.3.5 加强巡查工作养殖人员要做好猪群的检查工作,每天至少检查两次,一旦发现情况要立即的上报相关的部门,并且及时的诊治,减少疫病的危害。养殖人员还应该注意观察保育猪的精神状态和采食情况,还应该观察粪便的颜色,通过分析保育猪的生长状态能够及时的发现疾病,将疫病扼杀在摇篮中。还要做好保育舍的消毒工作,选择适合的消毒药剂,定期的消毒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传染源。可以选择带毒消毒的方式,选择刺激性小以及安全性能高的消毒液,比较常见的消毒剂包括0.1%的新洁尔灭和0.1%的过氧乙酸等,消毒药剂要轮换交替使用,提高消毒的效果。

3.3.6 做好猪群的保健工作在保育猪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疫病,直接影响养殖的效果。为此,要加强对保育猪群的保健工作,能够提高猪群的整体抗病能力。可以在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保健类的药品,如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保育猪的抗病能力,减少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生概率。不同的养殖场应该结合自身的养殖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保健。

3.3.7 掌握猪病的发生规律除了要做好保育猪的免疫工作之外,来掌握各类疾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以此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提前做好防控工作,减少疾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保育猪的健康生长。此外,在免疫工作完成之后,还应该及时的了解免疫的情况,定期的检查免疫是否成功,如果失败要及时的补免,提高免疫的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以及猪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促进了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但是也增加了一些疾病的发生概率。保育猪是猪养殖业中的关键环节和阶段,是影响养殖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科学的保育猪免疫管理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此外,还应该加强日常的饲料管理和饲养管理,保证饲料的营养和质量,做好养殖场的环境和卫生管理,做好保育猪的分群和调教管理,保证保育猪的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猪群仔猪疫病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