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养殖技术

2022-03-16 05:00谢俊杰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畜牧渔业服务中心255200
兽医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精饲料牛舍养殖业

谢俊杰/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畜牧渔业服务中心 255200

高效育肥牛养殖技术能够获得更高产量的牛肉,并且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牛养殖业是畜牧业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牛肉以及牛肉制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如何采取有效的育肥牛养殖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养殖户关注的问题,应该加强对育肥牛的科学管理,并且科学的饲养,满足育肥牛的生长需求,推动我国牛养殖业的发展。

1 育肥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人员的知识匮乏为了保证育肥牛的科学养殖,需要掌握先进的养殖知识,但是从当前的育肥牛的养殖情况来看,主要的养殖人员以农民为主,许多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知识的储备,在养殖的过程中都是依靠经验,不重视疫病的防控,导致大量育肥牛的死亡。因为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有效的分析育肥牛身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无法及时有效的判断和合理的治疗,没能掌握各类疫病的发生类型和发病原因,不能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影响育肥牛的健康生长,甚至会造成疫病的大面积传播,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1.2 技术手段和设备落后育肥牛的养殖方式和养殖技术直接影响养殖的效果,通过高效的饲养管理技术能够促进育肥牛的生长,同时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但是我国当前主要以农户散养为主,无法采取有效的管理,加之有些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条件比较差,不能为育肥牛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影响育肥牛的生长,导致牛肉品质下降,不利于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1.3 育肥牛的种类单一相关的工作部门加大了对育肥牛养殖力度的投入,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但是育肥牛的品种没有进行优化和改良,还是使用传统的养殖品种,不重视优良品种的研发和引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育肥牛的养殖效益,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不足。

1.4 饲料营养搭配不均衡育肥牛养殖的周期比较长,为不同生长时期的育肥牛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在母牛哺乳阶段,应该为其提供多元化的营养物质,但是我国有些养殖场的喂养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合理的搭配营养,尤其在母牛哺乳期间也没有合理的搭配食谱,甚至有一些养殖场为是变质发霉的饲料,会增加疾病的发生概率,不利于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2 育肥牛养殖技术

2.1 育肥牛品种的选择从当前的牛养殖业发展情况来,育肥牛的品种比较多,其中的育肥牛的瘦肉率、生长速度和饲料的利用率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育肥牛品种选择方面,应该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需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选择适合当地养殖的品种作为饲养的目标,当地品种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也有不足之处,表现为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下,无法有效的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此,应该对当地的品种进行科学的改良,能够引进其他优质的品种,从而杂交出生产潜力大的犊牛作为育肥牛养殖,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考虑肉牛品种的同时,还应该考察育肥牛的年龄、性别和体重等,因为育肥牛的增重速度和饲料的回报率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年龄越高,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饲料和营养物质越多,但是生长速度缓慢。为此,应该结合当地市场的需求选择年龄比较小的架子牛,最好是1~1.5岁之间,断奶的小公牛如果持续育肥的话,应该选择6~8 月龄的牛。在养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公牛进行阉割处理之后再集中的育肥,能够保证肉牛的品质和口感。

2.2 建造牛舍育肥牛牛舍的建造是保证育肥成功的主要环节,在牛舍建设之前,要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等条件,选择适合的建造方式,主要包括单坡式、平顶式和是脊式,要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建造方式。育肥牛牛舍棚应该预留适合的窗口,确保良好的通风和透光性,在地面建设方面,应该选择水泥或者砖混的地面结构,便于后期的清洗工作。育肥牛舍应该采取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冬季做好保暖工作。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建设青贮窖,便于对青饲料的储存和管理,确保春季有充足的青绿饲料供应。

2.3 育肥前的准备工作在育肥牛进入建设之前要做好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对建设的墙壁和地面进行全面的清扫和消毒,选择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提高消毒的效果。在规模化饲养之前,要做好草料的供给工作,准备一个月以内的精饲料,准备两个月以内的粗饲料。在养殖之前要做好圈舍的彻底检查工作,发现损坏部位及时的修补,主满足养殖的需求。进入圈舍之前,应该对牛群进行全面的驱虫管理,可以选择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等驱虫类药物,能够灭杀体内的寄生虫和体表的寄生虫,减少对育肥牛的不利影响。还要结合养殖场的养殖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适合的疫苗免疫接种,提高养殖场的整体抗体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

2.4 育肥方式的选择从当前的养殖情况来看,育肥的方式有多种,要结合本地的养殖场选择适合的育肥方式。如果选择持续育肥法,主要适合断奶之后的犊牛,在犊牛断奶之后直接进入育肥阶段,采用混合精饲料喂养为主的方式。在6~9 个月之后,犊牛的体重明显上升,及时的出栏。针对1~1.5 岁的架子牛,可以采用短时间高能量的育肥养殖模式,育肥的周期通常为3~4个月。在育肥之前的15~20d,让育肥牛有适应期,在短时间内能够适应新饲料的添加比例,开始的比例为30%左右,之后逐渐增加到40%~50%。在育肥的初期阶段,为了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应该坚持少量多次的添加饲料的原则,在育肥之后的4~5d,可以选择自由采食的方式,确保白天和夜晚都有饲料,保证饲料的干净整洁,禁止喂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在饲养期间要坚持饮水,每天至少4 次,或者在圈舍的周围设置饮水槽,让育肥牛自由的饮水。控制好粗饲料秸秆的长度,5~6cm适合。饲养管理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牛群的生长状态和反刍情况,尤其是观察排泄情况,出现问题之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2.5 育肥牛饲养技术

2.5.1 前期喂养技术针对新购买的育肥牛,要采取科学的饮水管理方式,一次不能喂太多的水,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减少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第1 次喂水之后的4h 之后进行第2 次喂水,可以在水中掺入适量的麸皮,让育肥牛自由的饮水。为了保证育肥妞能够适应新的生长环境,要坚持科学的喂养原则,避免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等肠道疾病的出现,在饲养3d 之后要逐渐的增加饲料的喂养量。另外,针对新购买的育肥牛,在饲养3d 之后可以喂青贮料。在4d 之后可以喂养精饲料。结合育肥牛生长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饲料的喂养量,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满足育肥牛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生长的周期,为养殖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5.2 中期的喂养技术该时期育肥牛已经很好的适应了生长环境,进食能力和消化能力明显提升,可以适当的增加精饲料和营养成分的比例,促进育肥牛的生长,要结合体重搭配饲料的配比,防止进食过多导致消化不良或者积食,通常情况下,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为4:5,控制好蛋白质的含量,在20%左右,还要提供充足的饮水。

2.5.3 后期的喂养技术该时期的消化能力明显提升,同时采食精饲料的能力提升,要不断的增加饲喂量,并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保证营养的均衡,满足育肥牛的生长。该时期还要增加运动量,能够提高牛肉的品质,保证营养价值。

2.6 育肥牛管理技术

2.6.1 环境管理在养殖的过程中应该定期的做好牛舍的粪便和垃圾的清理工作,防止出现细菌或病毒,会增加育肥牛发病的概率。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保证牛舍的干燥和通风,为育肥牛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饲料的储存工作,保证储存环境的干燥卫生,避免出现发霉的情况。

2.6.2 温度控制温度在育肥牛生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温度的控制工作,在温暖的环境下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促进育肥牛的健康生长,缩短育肥的周期。调查研究显示,养殖场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0℃~20℃之间,确保环境舒适,促进牛只的生长。如果温度在8℃以下,牛只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导致饲料的转化率降低,为此,要加强对温度的控制,能够增进育肥牛的食欲,促进育肥牛的生长。

2.7 疾病的防治第一,做好免疫工作。在育肥牛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传染性的疾病,包括口蹄疫和牛布式杆菌病等,要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可以采取接种疫苗的方式,使用口蹄疫灭活疫苗,肌肉注射2mL 即可,间隔6 个月之后第2 次肌肉注射。发现疑似病例之后要及时的隔离,企并且紧急免疫接种。还可以接种炭疽菌苗、破伤风类毒苗等,减少疫病的发生概率。第二,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育肥牛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类型的体内和体外的寄生虫,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应该做好驱虫管理,如果是体表寄生虫,可以选择表面清洗和药物擦拭的方法,保证育肥牛的体表清洁。针对体内的寄生虫,选择口服驱虫药的方式,如使用丙硫咪唑,给育肥牛灌服即可,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精饲料牛舍养殖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肉羊舍饲养殖中精饲料营养价值及调制方法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奶牛饲料合理的饲喂方法
肉牛常用的精饲料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