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2022-03-16 05:00龙丽金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人民政府343725
兽医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狂犬病病症红细胞

龙丽金/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人民政府 343725

1 概述

通过对猪伪狂犬病进行病理解析可知,该类病症属于,多种动物共同患病。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该类病毒,则会导致生猪出现严重的传染病,严重影响到生猪养殖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 。

通过对附红细胞体病症进行解析可知,该类病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动物红细胞的表面或游离于组织液的附红细胞体,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某地区的养殖场,开展生猪养殖过程中,有序开展生猪的疫情防控与疫苗处理工作,以保证生猪养殖的整体安全性。该养殖场总计有200 多头生猪,其中成年种猪较少,仔猪较多。其中种猪大约为30 多头,仔猪大约为160 多头。在生猪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突然发现生猪出现异常病情。

2 发病情况

本文研究的养殖场,在2019年完成竣工,该生猪养殖场,远离主要的交通要道与居民区域,且养殖场周边1km以内,没有其他的养殖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生猪出现特殊病情,且出现范围性的传染,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正常工作开展,详细发病情况如下。

该养殖场九月份采购35 头母猪,该批母猪生长发育良好,且发病时没有明显症状。在之后进仔猪前,对养殖区域进行有效消毒处理。在仔猪市场采购168 头仔猪,并进行独立养殖管理。在仔猪养殖过程中,基于养殖场配置的喂食饲料进行喂养。在生猪养殖4d后,部分生猪开始发病,其中一头生猪出现歪头问题,且生猪的采食量明显下降。饲养员凭借工作经验判断,该患病生猪,可能是脑膜炎,则对该患病生猪注射青霉素。在后续观察过程中,患病生猪的病情,并没有出现好转,随后死亡 。

3 临床症状

发病母猪的病情初期,主要表现出食欲减少、精神沉郁、体温升高,且母猪存在流产的征兆。在对其病情进行诊断时,饲养员将其初步诊断为酒糟中毒,并及时注射相关药物进行处理。在药物处理后,母猪的食欲逐渐恢复,但母猪的发情不正常、返情率增高。

通过对仔猪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可知,主要表现为腹泻,且同窝的仔猪病情基本相似。在诊治时,及时给仔猪喂食大霉素注射液,实际仔猪的恢复情况不同。如部分仔猪食欲逐渐恢复,部分仔猪出现神经病症,部分仔猪出现连续呕吐。随着,仔猪病情不断的加剧,使得仔猪的粪便出现不同的颜色,且仔猪的问题达到四十摄氏度。仔猪病程较短的为4~5d,则会死亡,而部分仔猪的病程达到20~30d,最终衰竭死亡。

在对病猪进行临床检查时,并没有预测为猪瘟。当地兽医部门,对发病生猪体内的红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后,则发现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达到70%,进而认为此次疫情,主要是由于附红细胞体病毒感染导致。为此,在仔猪治疗时,对仔猪进行土霉素注射,在治疗3d 之后,效果并不显著,而后工作人员进行三氮脒的注射处理,同样治疗效果不显著。工作人员又发生误诊,将病猪的临床病症诊断为球虫感染。

4 剖检变化

在剖检工作开展时,对濒死的3 头病猪进行解剖处理,则发现病变主要为:血凝不良、淋巴结水肿、血管扩张、脾脏充血、肺水肿黄染、肠粘膜充血水肿、扁桃体出血、脑脊液增多。

5 实验室诊断

5.1 病料涂片镜检在病料涂片镜检工作开展时,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对典型病例的生猪,取其脑组织、心血样本、肝组织样本,并利用革兰氏染色处理技术,对相关样本进行特殊处理,并对其进行观察,没有在其样本中检测到相关细菌。

基于无菌采集样本的要求,对发病生猪的静脉血进行取样,并制作相关的血涂片。实验室工作人员,利用瑞氏染色法进行镜检染色处理。在专业显微镜的放大观察下,可发现红细胞出现变形,变形后的红细胞,主要为齿轮状、星芒状。

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猪耳静脉血进行采集时,可利用生理盐水进行1:1 稀释,并将一滴混合液滴到载玻片表面,及时对样本进行处理,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同样发现红细胞出现变形,且红细胞呈现哑铃状、星芒状。在镜检工作开展时,则可以发现红细胞的表面,附着大量的附红细胞体,形状类似颤动的“刺球”。在附红细胞体游离运行过程中,呈现不规则运动,且附红细胞体,具有一定的折光性。

5.2 细菌分离培养为保证细菌分离培养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果,应当将濒死的生猪进行处理,及时取出脑组织、肝组织、心血样本,并进行琼脂培养基处理、血液琼脂培养基处理。在无菌培养的环境下,并没有发现细菌生长。

5.3 动物感染试验由专业人员,对病死生猪的脑、脾、肠等,淋巴细胞组织液进行混合研磨,进而制备为乳浊液,并利用灭菌生理盐水进行处理。在12h 后,将其制备为接种物。在标本制作完成后,可将其注射于成年的家兔体内,利用3 只家兔作为本次医学研究。在家兔注射相关液体2d 后,可发现家兔食欲废绝、狂躁不安、体温快速上升。由于注射位置出现严重痒痛感,使得家兔不断撕咬接种位置,后续则倒地抽搐,随即死亡。

6 预防与治疗

6.1 隔离、严格消毒为及时对生猪病情进行控制,则需要将发病生猪、可疑生猪、健康生猪、死亡仔猪,开展独立区域的饲养管理,避免生猪之前出现病毒的交叉传播。在对死亡仔猪处理时,应当基于防疫工作要求,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猪舍与相关饲养设备进行全面消毒处理,连续消毒5d,以保证有害病毒有效杀灭,避免疫情的二次复发。

6.2 紧急接种为保证健康生猪养殖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应当基于病情的诊断,及时对健康生猪,接种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避免生猪患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养殖场的防疫造成更大压力。

6.3 处理方案及治疗用药由工作人员,对养殖区域的所有生猪,及时注射伪狂犬病活疫苗,并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盐酸多西环素,实现对病情的有效控制。若患病生猪出现神经症状,则需要及时注射相关的干扰素,以及转移因子,并在生猪喂养过程中,在饲料中灵活添加一定量的葡萄糖、维生素、护肝颗粒、维生素C 等,连续喂食7d,保证生猪营养的供给。若部分患病生猪出现高温问题,工作人员不可盲目使用退烧药物,避免使得生猪的病情加重。在生猪可少量采食的环境下,应当对混合感染的病症进行对症下药。在生猪的混合感染病症得到有效治疗后,生猪的体温过高问题,则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7 分析

工作人员在对附红细胞体病症进行治疗处理时,对患病生猪,及时注射“红净”药物,在6~20d 之间,则可以发现患病生猪,体内的虫体数量出现明显减少,且生猪体内的红血球成形比例逐渐恢复正常指标。仔猪的毛发转顺,且仔猪皮肤发红发亮,生长速度逐渐提升,说明病情已得到一定的控制。由此可见,在生猪出现附红细胞体病情时,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并科学合理地选择用药,如抗菌类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为有效规避预防附红细胞体病,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减少生猪的应激反应,有效降低生猪出现,该类病情的概率。在生猪养殖工作开展时,应当定期利用专用的药物,驱杀吸血昆虫,并利用特殊的辅助工具,对生猪进行科学处理,实现对患病死亡生猪的无害化处理,有效规避病情的扩散,影响到养殖场的整体工作开展。

通过对相关生猪养殖的病情报道分析可知,附红细胞体病情的隐性感染率非常高,在生猪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出现相关的临床病症。因此,在对该类病情进行诊断时,不可单一依据实验室血液中,发现附红细胞体为诊断依据,应当基于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测报告等,不同方面的工作数据,对生猪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在本次疫情研究工作开展时,可发现部分仔猪出现腹泻、皮肤苍白问题,在饲养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后,可有效改善病情,但该病情,是否可以通过母猪繁殖传播,仍待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究。

通过对生猪的伪狂犬病,与附红细胞体进行病症分析可知,两种病症,均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及时调整疫苗接种次序,则可以对猪伪狂犬病进行有效防治,保证养殖场的整体养殖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在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为保证病情诊断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应当采取科学严谨的诊断工作流程,及时诊断生猪病情,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对策,对疫情实现快速控制,将养殖场的经济损失控制到最低。

8 结语

综上,在实际生猪养殖工作开展时,应当认识到猪伪狂犬病的危害性,对其病情起到一定的重视,严格落实疫苗接种工作要求。为保证生猪养殖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在实际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当秉持预防猪瘟的工作要求,对猪伪狂犬病进行有效防治。在生猪养殖时出现异常病情时,应当进行综合全面的诊断分析,才可对病情进行科学正确的诊断,及时做出正确的防治工作对策,以保证生猪养殖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附红细胞体病毒的传播,同样会对生猪养殖产生很大的危害,该病与多种病毒产生混合感染,不易被诊断发现,进而延误了最佳的诊断治疗时间。在生猪养殖时,应当严格遵守防疫工作要求,科学规范地开展喂食、消毒、接种、管理、治疗,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病,对生猪养殖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猜你喜欢
狂犬病病症红细胞
聊聊古代是如何防治狂犬病的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青春期病症
打败狂犬病
印度首现“无狂犬病死亡邦”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科学看待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