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栽培技术及应用探讨

2022-03-16 12:07姜日忠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丁香花丁香枝条

姜日忠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园林服务中心,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在城市绿化中,经常能够看到丁香的身影,与其他绿化植被搭配观赏价值高,绿化效果十分优良。除此之外,丁香的经济价值十分可观,如丁香油可以制作成杀菌剂和香料。为了更好地保证丁香栽培质量,需要全面了解丁香生态习性,这样才能在栽培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丁香生态习性

1.1 形态特征

丁香树皮呈褐色或灰褐色,裂纹呈纵向生长趋势。小枝细长,有皮孔,新生长出来的表面有柔毛,叶片以椭圆和披针性为主,叶片长3~10cm、宽1~6cm,绝大情况下都是单叶对生,轮生情况十分少见。叶柄长约2cm,花朵呈现漏斗形,花梗和花萼上无柔毛,花药呈现纵向开裂,其位置略高于子房。花色以紫色和白色居多,也有蓝色或红色等,花香浓郁、口味辛辣,且含油量高。丁香花在7月份开始落败并结种,种子在9月份成熟[1]。

1.2 生长习性

最适宜丁香生长的环境是阳光充裕或半荫的地方,在湿润环境下,虽然能够对丁香生长起到促进作用,但丁香不能够长期生活在积水环境中。想要保障丁香茁壮生长,需要保证土壤的排水性,土壤以肥沃的沙土为最佳。同时,丁香耐干旱、贫瘠、高寒的特性十分优良,适应性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易发生病虫害[2]。严格把控施肥量,以免对丁香花数量、质量、花期产生影响。

1.3 分布地区

丁香花主要集中分布在亚欧大陆亚温带和温带地区,在欧洲东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及我国丁香分布都较为广泛。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是丁香花种植的中心地带,在全世界30余种丁香种类中,我国独有的就占据18种。我国东北部地区由于降水量少,气温较低,部分小乔木和灌木无法健康生长,使得丁香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

2 丁香繁殖技术

2.1 种子繁殖

2.1.1 苗圃地的整理

丁香具有优良的耐旱性,不适合生长在积水较多和酸度较强的土壤中。因此,选择苗圃地时,既要保证地势平坦、排水灌溉条件良好,又要保证土质疏松、肥力良好。苗圃深耕工作要在播种前一年秋季进行,将肥料施入土壤,如使用农家肥,施肥量控制在22500kg/hm2;如使用复合肥,施肥量控制在1500kg/hm2[3]。

2.1.2 种子的采收和处理

9月中下旬开始,丁香种子逐渐成熟,此时要采集种子,选择健壮且多年没有病虫灾害的植株,将其放置于室内进行阴干处理,避免阳光直射。在阴干过程中,蒴果会开裂,可用木棒进行敲打,使种子从壳中脱落出来,去除杂质。选择表面光滑、颗粒饱满的种子储藏,翌年播种时将其取出。播种前先做催芽处理,浸泡于40℃的水中,当水温冷却时,继续浸泡24h,并利用硫酸亚铁进行消毒,将其埋藏在潮湿的细沙中,每天翻动2次,正常情况下,连续7d种子便会露白,这就可播种。

2.1.3 播种

北方地区播种以4月中旬为最佳时机,播种前先起垄,垄宽1m、垄高20cm,垄长需要根据地形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控制在10~15m。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播种深度为1~2cm,播种后可在播种区域上方覆盖地膜,以提升地面温度,增加出苗率,出苗时将地膜揭掉即可。

2.1.4 苗期管理

在丁香幼苗生长期间,合理控制苗床湿度,避免出现干燥现象,同时,做好苗床内杂草清理工作。如果幼苗之间密度过大,可采取间苗的方式降低密度,7~8月动态观测其生产情况,结合实际生长情况追加肥料,以氮磷钾肥为主。

2.1.5 苗木出圃移栽

为了保障苗木成活率,出圃移栽工作一般在春季进行,根据栽植用途选择合适的苗木。一般情况下,用于山地或大面积造林,会选择1年生苗木;用于园林绿化栽植,会选择2年生苗木;用于景观树造型修剪,会选择多年生苗木。

2.2 扦插繁殖

5月,剪取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枝条进行插穗,长10~15cm,每个插穗上留有2~3个芽节,上端剪平、下端斜切。将50支插穗为1组进行捆绑,使用生根粉水溶液浸泡根系2h时,浸泡后插入苗圃中,穴深5~7cm。使用经过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的河沙与蛭石作为扦插基质,比例为1∶1,做好扦插苗圃地保湿工作,但不可积水。

2.3 嫁接繁殖

选用嫁接方式时,可采用芽接或枝接的方式。夏季,砧木和接穗形成层生长十分活跃,此时进行芽接最为适宜,接穗以当年生长健壮、芽饱满的枝条为主要目标,砧木以1年生或2年生的健壮生苗为主要目标。采用芽接法将其接至砧木上,砧木最佳高度为距离水平面3~5cm。枝接主要是利用休眠枝进行嫁接,初冬时剪取枝芽,将其放置在0~5℃的温度环境中储藏,翌年春季开始嫁接,或在早春剪取休眠枝直接进行嫁接[4]。

2.4 压条、分株繁殖

压条繁殖:一般在植株萌动前的早春进行,压倒根际萌蘖的枝条,将其埋入土中,一段时间后,枝条芽节处开始生根,这时可对其进行移栽。分株繁殖:一般在秋后或早春进行,如果是在早春,将植株根旁的萌蘖苗带根挖出,随挖随栽;如果是在秋后,拔出萌蘖苗,先假植,待到翌年春季温度开始回升后再进行移栽。

3 丁香栽培技术

3.1 地块选择

丁香喜阳、忌积水,同时,耐寒、耐干性强,选择种植地要保证土质排水性能和肥力。将丁香种植在荫蔽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枝条普遍细长且脆弱,花朵数量少且短小;如果种植土壤肥力不够,丁香生长速度会十分缓慢,花朵密度稀疏。所以,种植地宜选择向阳且肥沃的地块:

3.2 肥水管理

丁香在生长过程中对肥料要求不高,施肥要严格控制施肥频率和用量,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对丁香花芽分化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丁香生长期一般不施肥。丁香花开后可适当施肥,以钾肥、氮肥、磷肥为主,氮肥施肥量控制在25g/667m2,钾肥和磷肥的施肥用量总和不得超过75g667m2。浇水后可进行松土工作,可有效规避肥害现象,保证土壤温度,只要温度适宜,新芽就能快速生长。

3.3 修枝管理

丁香幼苗出土后,对其进行间苗和定苗,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对其进行修剪。一旦出现生长较大的植株时,需在发芽前对其进行修剪,使得树冠内采光、通风、透气情况良好,保证树体美观。修剪枯死枝、徒长枝、密度过大的枝条,及时清理病虫枝。丁香花凋谢后,对其进行一次修剪,去除残花、残枝和花穗下的嫩芽,以保证整株植物养分不会被过度消耗。进入深秋后,修剪密度过大的枝条和交叉枝条,保证树型形态优美。除此之外,在幼苗生长阶段做好除草工作,避免杂草和幼苗争抢养分和水分。

4 病虫害防治

由于丁香种植土壤的排水性能强,长期处在湿润且疏松的生长环境中,根系腐烂率会大幅度提升,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虽然丁香发生病虫害概率较小,但刺蛾、毛虫、介壳虫等虫害仍要引起重视。

4.1 病害防治

常见丁香病害以白粉病、叶枯病和褐斑病为主。防治白粉病,可喷洒 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叶枯病,可喷洒波尔多液;防治褐斑病,可在展叶后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周期为半个月1次,连续治理2~3个周期即可。

4.2 虫害防治

当丁香发生刺蛾等虫害时,可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丁香根系的虫害主要是由线虫引起,防治时可将呋喃丹颗粒放置在根部;丁香幼苗时期会产生红蜘蛛,侵蚀幼叶,可采用石硫合剂、三氯杀螨砜稀释液混合的方式。同时,蚜虫也是丁香常见虫害之一,主要喷洒乐果乳剂或亚胺硫磷乳剂。

5 丁香应用价值分析

5.1 绿化价值

研究丁香应用价值时,充分掌握其生长习性,能够有效提升其应用范围和力度。丁香在阳光充裕或半荫的环境中,能够更加健康的生长,在潮湿的湿润环境中,会加快生长速度。丁香耐干旱、耐贫瘠、耐高寒性能优良,生长适应性强,病虫害发生概率低,因此,在绿化过程中能够减少维护和治理成本。同时,丁香与其他各类木材都能进行良好的搭配,可将其种植在向阳的坡地、草坪或路边。除此之外,丁香对毒气的抵抗和吸附性能良好,可将其种植在工厂周围,能够有效改善厂区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从而保护自然环境[5]。

5.2 观赏价值

丁香植物花序硕大、花叶繁茂、花色淡雅、花香浓郁,每年4月上旬开始开花,花期一直到10月初才完全结束。在北方城市绿化中,绝大部分都采用丁香属植物,有的在春季花叶同开,如华北紫丁香、红丁香等;有的在春季放叶、夏季开花,如北京丁香、暴马丁香等;有的在8~10月进行二次开花,如四季丁香、什锦丁香等。因此,其观赏时期长、观赏价值高,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丁香叶随着季节变化发生不同的改变,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通过丁香叶的变化,人们能够更加明显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春季丁香叶嫩绿且繁茂,夏季绿色更加浓郁且叶片硕大,秋季叶呈现金黄或紫红色,冬季枝条上仍有宿存的果实。一年四季都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景色和感受。

6 结语

丁香优美的形态和良好的性能,使得其深受园林设计师的青睐。在栽培过程中,要掌握丁香生长习性,熟知丁香繁殖、移植等工作,按照标准的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以保证丁香健康生长,有效提升其在园林景观中绿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丁香花丁香枝条
永远的丁香
丁香
丁香花开的时候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闪光的枝条
惦念
美丽的丁香花
丁香本马
绝句
丁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