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班主任推进劳动教育有效策略

2022-03-16 23:45娄贝贝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1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劳动

娄贝贝(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小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劳动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家校协同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家校协同中存在沟通不畅,观念不统一的问题。而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沟通机制等方法,与家长保持联系,在家校协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家校协同现象

随着国家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的明确提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劳动教育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劳动教育的实践场域也由学校扩展到了学校、家庭与社会。”据调查,“小学阶段是劳动教育养成的奠基阶段,而有力的家校协同对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切实推进、劳动教育质量的切实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校协同”,又称为“家校协同教育”“强调家庭和学校两大主体之间的协同教育。”目前,多数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引用家校协同策略,积极倡导家长参与进来,为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素养,拓展教育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家校协同存在的问题

受到学力、经验、观念的影响,家长与学校在劳动教育理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家长“只是简单地迎合学校的要求”,帮助学生完成“必做”作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只停留在劳动技能指导层面,缺乏劳动习惯、劳动情感的培养和劳动价值观的塑造。

同时,虽然绝大部分家长都能在学校的号召下积极参加劳动教育活动,但参与活动的频次不一,导致教育的效果不能得到保证。

班主任老师,作为家校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将学校相关理念传递给对方,并建立班级家校协同模式,促进家校协同向纵深发展。

班主任有效促进家校协同的方法

“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关键就在于激发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共同责任意识,重塑教育理念,回归劳动价值,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鉴于此,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以传递学校劳动教育理念、创造全员育人氛围为目标,探寻促进家校协同的有效方法。

首先,班主任可以通过日常建立的沟通机制,帮助家长转变育人观,为家校协同发挥作用奠定理念的基础。

一是利用家长会、家访等与家长正面沟通的机会向家长传达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新理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让家长认识到当前是多元化的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时代进步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是下载或制作与劳动及劳动教育相关的视频,定期通过家长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渠道进行发布,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转变家长的观念。

其次,多方面地呈现劳动教育成果。

一是在班级内创建班级劳动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并扎实开展各项班级劳动时间互动,使学生的劳动知识和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二是,多设计一些有创意的、富有趣味性的、家长愿意参与的亲子劳动作业,让家长见证学生的劳动素养的提升年。

三是经常将学生的劳动成果反馈给家长,提高其对劳动教学的关注度。

再次,建立班级多样化的劳动考评制度,“将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对学生的考评内容之一”。对于在家校协同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家长进行表彰,例如“劳动明星家庭”,以此来提升家长参与家校协同的积极性。

最后,班主任将家校协同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促进学校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