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观察

2022-03-17 20:10向发钢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3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不良反应

向发钢

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且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3--01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患者会表现出头晕、头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并且,高血压还是冠心病和脑出血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会增加机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威胁机体的健康[1]。因此,做好高血压的治疗与干预,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指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还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2]。为此,本文便针对性研究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该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案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采用抽签法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纳入44例患者。实验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区间45-76岁,平均年龄(57.26±3.31)岁;病程区间5-13年,平均病程(7.84±1.32)年。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区间45-77岁,平均年龄(57.64±3.34)岁;病程区间5-14年,平均病程(7.06±1.35)年。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硝苯地平片(新乡市常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H41021527)进行治疗,给药方式为口服,2次/d,5mg/次,持续给药1个月。

实验组患者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H20103342),给药方式为口服,初始剂量2.5mg,最大剂量5mg,具体给药剂量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调整,1次/d,持续治疗1个月。

1.3 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进行比较。

治疗效果:显效(各项临床指标与病情均基本恢复至正常,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收缩压下降大于15mmHg)、有效(各项临床指标与病情均得以有效控制,舒张压下降小于10mmHg,收缩压下降小于30mmHg)和无效(各项临床指标与病情均未发生变化,甚至有恶化趋势)。[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不良反应:记录两组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表示方法分别为n(%)和(x±s),检验方法则为X2和t,當检验结果(P)<0.05时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比较

表1显示:实验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

表2显示:实验组研究对象的水肿和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发展,以高血压为代表的各类慢性疾病正在严重威胁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且,高血压并不是老年特有的疾病,根据患者年龄层段差异,高血压还可分为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和中青年高血压等类型,对我国各个年龄层段者的健康均会造成威胁。并且,同继发性高血压相比,原发性高血压因病因未明确,患者只能通过药物控制血压水平,无法通过根治原发病的方式彻底治愈高血压,故需要更加安全且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病情控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优质作用。通过对药物作用进行分析发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能通过对画着血管平滑肌张力的降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从而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同其他降压药物相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将氨氯地平的有效物质进行了拆分,通过分离右旋体、保留左旋体的方式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并保障了其优质的降压效果,从而具备了疗效显著和安全性高的优点,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综上所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在避免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提升治疗效果,从而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病情改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黄金楷,蔡刚峰,黄国河,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危险因素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0):1322-1324+1327.

[2]邓建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03):179-180.

猜你喜欢
原发性高血压不良反应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