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门诊窗口发药交待与合理用药的指导事项临床效果分析

2022-03-17 23:26唐学美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3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

唐学美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妇幼保健院门诊窗口发药交待与合理用药的指导事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初期共选取了90例在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且需要在门诊窗口发药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这90名患者的年龄位25--34周岁,平均年龄位28±3.12周岁。本次研究将会把着90位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人。其中对照组的发药和交代方式依旧采用常规模式,而观察组的发药与交代方式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药师进行用药指导,建立综合优质门诊发药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幼保健院中门诊窗口的发药交代与用药指导的改进中,用详细通俗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明确告知患者药物的用量以及服用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医院门诊工作的认可,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同时对医院的服务质量也有着明显提升。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门诊窗口;发药交代;用药指导

【中图分类号】 R197.64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3--01

随着新医疗制度的实施,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患者有更多选择医院的权力。门诊药房作为医院窗口的重要部门,是患者能够同药师直接接触的位置[1]。但是对于患者来说,其对药品的用药剂量、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禁忌事项等都不了解。尽管在药品发放过程中,药师会将用药剂量和时间标示在药品外包装上。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没有详细的指导,其在用药方面还会存在一定的疏漏和差错[2]。面对患者的这些问题,药师需要结合处方对患者发放正确药物,并对用药合理性做出判断。并用简练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用药数量、注意事项、时间等基本知识,使患者能够安心、合理进行用药。在实际的窗口发药工作中,对患者发药交代能够避免药物毒副作用影响,进而提升药物发放使用效果。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医院的形象。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开展,期间共选取了90名需要在我市妇幼保健院发药的患者。这90名患者的年龄位25--34周岁,平均年龄位28±3.12周岁。观察组中男性15人,女性30人,年龄29-34周岁,平均年龄(30±2.11)周岁;对照组中男性19人,女性26人,年龄28--31周岁,平均年龄(29±1.89)周岁。研究进行前,均对这两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说明,研究是在两组患者知情且签署同意书后进行。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发药以及用药指导方法。观察组:分析对照组门诊发药和用药交代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完善以及修改,制定完善的门诊发药交代和用药指导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药品名称:药品有通用名、商品名、化学名等,一种药品均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阿莫西林,该药品在不同医师口中又会出现很多不同的名称,且药品的生产厂家不同,也会导致同一种出现不同规格、外观以及剂量的差异,这也就会导致患者在到门诊取药时出现药物混乱以及重复取药的问题,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服药后出现药效重叠,副作用明显的情况。药房负责发药的医师须遵守《处方管理办法》,医生以及门诊药房发药的医师,一定要按管理规定使用国家有关单位准许使用的药物通用名称,在发药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说明。(2)用药方法:多数患者所用药物是经过药师谨慎选择确认过的,虽然药物没有问题,但部分患者并未按规定用药,用药的服从性较低,这也就导致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与药效发挥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例如,控、缓释制剂与肠溶制剂,制作工艺特殊,需吞服,不得嚼碎或掰开服用,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疗效。硝酸甘油片,需舌下含化,若吞服,效果不明显,30 mi n内,不得进水。抗结核药,于早晨空腹状态下,服用,吸收良好。催眠药、缓泻药以及调血脂药物,适宜睡前服用。药师发药时,叮嘱患者认真看说明书,按照医嘱,采用正确的方法与途径,按时、按量服药,发挥药品最大药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3)用药剂量:目前很多的药物因生产厂家或服用人群的不同,服用剂量也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阿昔洛韦分散片,成人用量为每日需服用5次,每次0.2g;但儿童在服用该药物时,每日只需服用4次,服用剂量需按体重进行区别。在妇幼保健院的门诊中,部分患者在领取药物并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后,对说明说中的内容并不是很了解,尤其实在服用剂量方面,依旧按照个人判断进行服用。面对这些情况,相关药师在发药过程中,要减少患者沟通时,使用专业术语的习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每天服几次,每次服几片(粒)等,并在药品包装上贴上用药剂量,口头再作交代,避免用错。(4)用药时间:门诊患者中普遍存在给药时间间隔不准确和漏服现象,使血药浓度忽高忽低从而影响疗效,要获得最佳治疗效果,须注意用药时间。半衰期(t1/2):医师处方或药品说明书中规定1日1次指每隔24h服药1次,1日2次指每隔12h服药1次,1日3次指每隔8h服药1次,而大部分患者通常将1日3次按白天的早、中、晚3次服用,无形之中把每次服药间隔时间由规定的8h缩短为4h,加大了药物在体内的蓄积,易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的疾病用药应根据时辰药理学原理选择给药时间,以达到发挥药物最佳疗效。同时,还需交待一些特殊的服用时间,如空腹、饭前、饭时、饭后、睡前等,以充分发挥药物疗效。(5)药物存储,药物保存中应避光、防潮,并尽可能用遮光瓶保存避光类药物。若是药物出现潮解、发霉变色等状况,则应直接丢弃、不再服用。(6)用药过程中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相关的饮食禁忌、用药配伍等情况。并对患者的用药过敏史等予以了解。告知患者部分药物服用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免患者在发现自身不良反应后对药物产生抗拒心理。(7)提升窗口发药的服务质量,药师应严格检查处方配伍是否合理,并针对患者展开科学的药物服用指导。药师也应定期展开专业知识的学习考核,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8)增强窗口服务水平,通过自身服务态度的改善与确立,提升职业素养。同患者交流过程中应予以认真倾听、仔细解答,增强患者的信任度。

1.3观察指标:对采用不同发药以及用药指导模式的两组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与结果,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通过X²和t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s±x)展开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显著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兩组患者不同发药以及用药指导模式下的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一)

三、讨论

3.1妇幼保健院的门诊药房,在日常的药物发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妇幼保健院门诊窗口发药工作的完善与改进,对于医院以及患者都有着重要影响[3-4]。药师在药品发放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药物使用的指导,对于患者之后的康复质量有着关键影响。门诊窗口发药交待与合理用药的指导的改进,增进了医患之间的关系,患者对于医院以更加信任,院内的服务也得到了患者的肯定。

3.2综上所述,门诊发药窗口作为连接患者和临床医师的纽带,在两者中间起到了重要的传递作用。对于临床医师开具的药方,患者的了解比较少。而在发药窗口取药过程中,如果药师只针对药品的使用剂量进行标示,患者对服药情况不了解,会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因此,在进行发药过程中,药师需要针对药品名称、药品正确使用方法、用药剂量、正确的服药间隔时间、注意事项以及服药期间的禁忌事项、药品正确保存方法等进行详细的告知。患者对用药知识进行深刻的了解以后,会极大地增加其用药的合理性,药效也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任永红.某院门诊药房窗口发药交代及药学服务指导对合理用药与疗效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20,17(06):833-836.

[2]赵大贵,李友有,黄麟.基层医院门诊窗口发药交待与合理用药的指导事项[J].中国药业,2014,23(23):77-78.

[3]马刚,杨华,王佳佳.基层部队发药交待与合理用药的指导事项[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4):122-123.

[4]廖朝云,覃震常.出院患者用药指导内容与方法及实例分析[J].中南药学,2008(01):121-123.

1642500520332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院
妇幼保健院内乳腺科CA—MRSA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
全面放开二胎后公立妇幼保健院SWOT分析
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化及管理策略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在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室应用的效果分析
妇幼保健院工会档案管理工作的缺失缺位及应对策略
现代妇幼保健院中护理管理工作的探讨
妇幼保健院思想政治工作获得良好效应的基本条件
广州市儿童医疗保健机构药占比调查分析
妇幼保健院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和发展战略
平南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住院患者季节性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