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3-17 23:26冯玉环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3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帕金森病综合护理干预

冯玉环

摘要:目的:对比了解综合护理方案对于PD患者心理以及躯体功能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与观察,使用奇偶数法将患者随机均等地分为各31例的两组后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QOL-C30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效力(P>0.05),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干预后QOL-C30生活质量评价中躯体以及心理评分分别为(55.76±4.27)分、(37.57±4.20)分,接受个体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对应数据分别为(63.31±4.42)分、(42.77±5.86)分(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預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理负面状态。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帕金森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3--01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疾病,一般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以及运动迟缓等为典型症状表现,对于患者来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本项研究中的观察主体就是帕金森病患者,希望通过对比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了解综合护理方案对于PD患者心理以及躯体功能的应用效果与价值,具体研究过程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与观察,患者在院接受治疗护理的时期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使用奇偶数法将患者随机均等地分为各31例的两组后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中患者男女比例19:12,年龄范围中最小龄患者64岁,最大龄患者82岁,中位龄(75.39±4.21)岁,病程中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4.52±0.37)年;在观察组中患者男女比例18:13,年龄范围中最小龄患者65岁,最大龄患者80岁,中位龄(75.17±4.54)岁,病程中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4.79±0.29)年;已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确认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效力(P>0.05),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内容,并且签字确认,研究内容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与监督。

纳入标准:检查结果以及症状表现均符合英国脑库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护理依从性较高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考虑或确诊组织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体征监测、治疗相关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心理护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综合护理干预:设置帕金森病综合护理小组,组长组织讨论会,针对帕金森病的护理展开分析讨论,将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护理中的潜在风险进行罗列归纳,并制定综合护理方案;在接收患者资料后以责任制给患者安排管床护士,护士通过给患者及其家属做入院介绍期间完成首次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结合评估结果、患者资料以及医生诊治结果,将护理小组中制定的综合护理方案与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融合,并差异化实施[1];在心理护理中根据患者的疾病特性展现情况,患者多有悲观消极等负面情绪,对此需要通过注意力转移法进行改善干预;在康复护理方面,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肢体功能以及语言功能训练,与此同时需要酌情加入认知功能训练;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一般建议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同时需要将疾病相关知识、患者日常护理以及用药注意事项对家属进行科普讲解[2]。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使用QOL-C30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判,研究纳入统计项目包括躯体以及心理两个方面[3]。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使用SPSS 25.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整合与分析,(x±s)作为数据体现形式,t参与后续检验工作,P<0.05表示对比项目差异有效。

2结果

在两组患者干预前QOL-C30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效力的基础上(P>0.05),接受个体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整体生活质量情况优于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据间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通过对本院62例PD患者的护理与观察,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具有显著积极效果。在研究过程中分别对控制变量后的两组患者实施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以及个体综合护理干预,在后续护理结果中可见接受个体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整体生活质量情况优于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另外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回溯性分析发现,在日常护理干预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内容措施的融合以及交错实施,如在基础护理时动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反馈情况进行即时的沟通干预,亦如在患者入院前期可以先积极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能够增大干预效果,同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认知程度能够促进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并且对心理状态的改善亦有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对帕金森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理负面状态,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君. 研究综合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6):150+153.

[2]成红霞. 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4):66+77.

[3]汪明玉,刘永凤,胡章芹,金艳. 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2):51-53.

1537500520272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帕金森病综合护理干预
帕金森病不只是手抖这么简单,这些“非运动症状”你留意到了吗
焦虑、抑郁或是帕金森病先兆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帕金森”不止是“抖”
手不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