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2-03-17 00:56王丽芳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理状况神经内科

王丽芳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78例,按照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7.44%(38/39)高于对照组76.92%(30/3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综合心理护理方法应用下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可发挥重要作用,且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综合心理护理;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 Q1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3--01

神经内科患者在机体功能障碍下,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況,不仅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且可能导致护理纠纷事件发生,要求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引入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结合患者心理问题表现,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将就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龄45-67岁,平均(55.2±4.6)岁,疾病类型:脑梗死、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别为37例、26例、15例。入选标准:①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符合神经内科疾病诊断标准;②意识清醒,言语交流无障碍;③无心力衰竭、长期服用抗焦虑药物情况;④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将78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在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与病症类型等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可做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一般护理方法,如按医嘱为患者做用药指导,对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监测,以及为患者及其家属做答疑解惑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实施内容包括:①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患者治疗期间因机体不适感较强,加之疾病久治不愈,易失去治疗信心,出现明显的心理波动变化。但由于不同患者心理变化不同,所以需结合患者心理表现做到“因人施护”,如对于部分因担心治疗效果而产生负性心理患者,可阐明治疗优势,列举成功治疗病例,强化患者治疗信心。再如部分因环境陌生而有不良心理患者,要求护理人员选择患者感兴趣话题与之闲谈,多介绍医院设施、相关责任医生与护士等,消除陌生感。而对于部分年龄稍长患者,一般有孤独、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家庭支持,多陪伴支持;②健康教育,大多患者负性心理的产生除因机体不适感较强外,对疾病知识了解缺失也为主要原因,要求做好知识宣教工作,宣教内容以疾病知识、治疗知识与其他注意事项等为主,可选择口头宣教或发放健康手册等方法;③放松指导,如引入音乐疗法,结合患者年龄、审美等,选择优雅的音乐,并在播放前指导患者闭眼、平卧放松,对减缓负性心理可发挥重要作用。

1.3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价[1],量表评分满分100分,分为<50分、50-60分、61-70分、>70分,分别表示无抑郁、轻度、中度与重度抑郁。同时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取人员服务态度、整体服务质量以及护理基础操作等,问卷评价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与不满意,取其中非常满意与满意例数纳入满意率计算中。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WPS xls表格汇总,借助软件SPSS20.0做统计学处理,心理状况评分组间比较由t检验,利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护理满意率组间比较由x2检验,采用数(n)或率(%)描述,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价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满意例数分别为28例、10例,满意率97.44%(38/39),对照组非常满意、满意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满意率76.92%(30/3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治疗中,不良心理问题的出现极为常见,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除归结于机体不适影响外,对病情失去信心、环境陌生以及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均是导致不良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对此情况可考虑做好护理干预工作,如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其实施的要点集中表现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以及放松指导等[2]。本次研究可发现,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护理工作开展中,护理人员也需注意对神经内科疾病知识充分了解,为提高护理质量,对于出院患者也应做好跟踪随访工作,如以电话随访方式对患者做指导干预,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综合心理护理方法应用下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可发挥重要作用,且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倩,祝婷,蒋佳,等. 综合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05):121-124.

[2]王艳. 优质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1):196.

2685501186297

猜你喜欢
心理状况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脑卒康复临床护理观察分析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急诊护士干预后焦虑状况改善研究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