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影响评价

2022-03-17 01:07王新张媛张园英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3期
关键词:肢体功能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

王新 张媛 张园英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院收治的6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取样法”分基础组(传统护理,n=34)、早期组(早期护理干预,n=34),2组疗效比较。结果:干预前比较2组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基础组比,早期组FMA、ABC评分更高;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崇。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3--01

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为脑梗塞,患者因颈动脉中聚集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而患病,据统计,此病在中老年群体更易发生,分析病因尚未明,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局灶性血液供应障碍等因素有关,患病后患者表现为偏瘫、失语及意识模糊等症状,若疾病持续进展,则引起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影响日常生活。临床治疗脑梗塞以药物为主,减缓不适、控制病情,治疗后仍需结合实际,提供对应的护理办法、达到改善预后作用。苏琪乐[1]证实,口头宣讲、体征监测及常规指导等均为传统内容,虽可减缓病情、但与预期疗效有距离,未获得患者满意,鉴于此,本文分析护理干预用于脑梗塞中的价值,匯总: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梗塞患者纳入研究,早期组(34例):男女比例20:14,年龄45-74岁,均值(58.33±   2.54)岁;住院时间4-24d,平均(12.39±1.54)d;基础组(34例):男女比例21:13,年龄46-75岁,均值(58.45±2.62)岁;住院时间5-25d,平均(12.48±1.65)d。P>0.05、可比较。患者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方法

基础组(传统护理):给予患者口头宣讲、体征监测及常规指导等。

早期组(早期护理干预):①语言训练: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的语言康复计划,遵守循序渐进原则,从单音节、逐渐向词语及句子过渡,也从认识实物过渡于认人,每日保证训练一定量的语言沟通,也可辅助听广播、电话及看电视方式,协助患者表达语言能力,并由护士给予适度表扬、鼓励等,增强康复信心、提高依从性;②肢体功能训练:结合实际、制定肢体康复训练计划,从患者被动训练、逐渐向主动训练过渡,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及振幅,从健侧过渡于患侧、从大关节过渡于小关节,依次对患者肩部、肘部、髋部、膝部及踝部等部位活动,遵守循序渐进原则,控制活动时间为10-20min/次,3次/d,并根据患者耐受度、适度将运动强度增强,且训练期间由护士定期按摩、拍打患者的肌肉,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肢体功能,待肌力恢复,鼓励其自主运动,从坐位运动、逐渐向站立或行走过渡,叮嘱患者持之以恒、重点阐述关节运动技巧,改善关节功能。

1.3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评估2组肢体功能(参考“Fugl-Meyer量表-FMA”,涉及上肢、下肢两部分,总分100分)、语言功能(参考“汉语失语检查表[2]-ABC”),各量表得分越高越好。

满意度:自制“满意调查问卷”,百分制表示,满意≥85分,一般60-84分,差<60分,满意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干预前比较2组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基础组比,早期组FMA、ABC评分更高,P<0.05,见表1。

2.2 满意度

与基础组比较,早期组满意率更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早期护理干预用于脑梗塞中具有可靠性,分析发现:①根据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语言康复计划,可改善患者言语功能,从单音节发音练习、逐渐过渡于词语及句子训练,最后与护士完成简单的对话,改善护患关系、减缓言语功能障碍,增强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并辅助听广播、看视频及聊天等形式,转移疾病注意、为其语言流利性提供可靠保障;②待患者疾病稳定后,鼓励早期开展康复运动训练,增强体质、改善病情,从关节被动活动、逐渐过渡于主动活动,并依次活动患者的肩部、肘部等关节,严格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并逐渐将运动强度增强,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力,促进疾病早期恢复,效果较理想。

本研究示:①早期组FMA、ABC评分高于基础组(P<0.05),分析:患病后患者表现为偏瘫、失语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故早期护理可减缓不适、改善病情,促进肢体、言语功能早期恢复;②早期组满意率较基础组更高(P<0.05),说明本文与冼海[3]文献相似,故早期护理可在护患间建立信任度、信赖度,避免医疗纠纷、促进疾病恢复,具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言语、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护患关系、达到预期干预疗效,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苏琪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以及活动能力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69-170.

[2]廖莎.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与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22):160-161.

[3]冼海.观察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6):126-127.

1086501186399

猜你喜欢
肢体功能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内侧柱支撑重建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浅析早期健康教育对促进脑血栓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有效性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区综合康复的疗效观察
康复介入时间对小儿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