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疫病与传染病学的关系

2022-03-17 01:27王婷婷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3期
关键词:医家西医疫病

王婷婷

摘要:本文从历史源头入手论述中医是如何看待疫病且与现代传染病关系如何,并从发病基础,传染途径等角度分析,运用古今对比,从发病,预防,治疗方面着手,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的观点,结合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论证了发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优势作用,这有利于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我们传承经典,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

关键词:中医疫病;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 R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3--01

前言:中医对疫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据《史记》记载,从西汉到明朝末年,我国历史上发生了95次疫病的大流行。【1】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比西方认识早200多年,正式提出预防和治疗疫病。从古至今,中医疗法都对中国乃至世界传染病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医也在不断发展中壮大起来,因此,中医疫病和传染病学都有不可分割,紧密的联系。

1. 历史上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

除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伤寒杂病论》外,东晋医学家葛洪在世界医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以狂犬脑治疗狂犬病的免疫治疗,而现代医学对狂犬病有了更加明确的诊断指标和治疗措施,临床症状主要有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一旦发病,病死率100%,而如今临床治疗上有了隔离患者,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治疗措施,且有更加详细的预防措施,包括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接种康全部免疫球蛋白和免疫血清,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这都是由古代人的认识到现代人思想不断进步,临床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成就。再如1640年天花传入中国,医家吴又可于1942年撰写了《瘟疫论》一书并阐述“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一种异气所感”他称之为戾气,从口鼻而入,这是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而到了现代的今天,天花早已被消灭,人类历史上不断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消灭了老的传染病,而新的传染病又接踵而至。早期历史上医家对传染病已经有了较进步的认识,后经后代医家的不断完善,才有了如今更加完备的传染病学,但不同的是,古代时并没有现代高精密诊断和医疗器械,说明古代医家的智慧也是无穷的。

中医和西医对某些传染病的命名有同有异,完全相同的有麻疹,白喉,痢疾等。有些则是中医的独特名称,如流行性感冒中医则称为时行感冒,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等。对有传染性的媒介,中医称为邪气,而现在传染病学中称为消化道传播中的水,食物传播,呼吸道传播中的空气,飞沫传播,虫媒传播,这些都是水平传播,还有垂直传播,如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即通过母体携带病菌给胎儿等,且中医总结出对这些传染病不及时预防和治疗,会引起大流行。

2. 中西医结合诊断传染病。

我国目前将传染病分为三类,分为甲、乙、丙类,这些傳染病时近时远,无论是从媒体上看到的国外传染病,还是发生在国内的传染病,都是有严格的诊断标准才可以下诊断,其中包括了解传染病历史,流行学特征,再加上辅助检查等,这时中西医结合诊断传染病就显得尤为重要,也起了重要意义。如诊断伤寒时,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皮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少等,这不仅要求作为一个中医医生要会看血常规分析病原学检查,还要学会探查西医诊断中的体格检查;同时作为一个西医医生,也要学会中医所讲究的“望、闻、问、切”四诊,观察就诊者的面部表情和发热状况,掌握其脉象,皮疹分布情况,不能只熟悉看片子、看指标等,以免判断失误以至于贻误病情。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

以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传染病来说,在全世界都束手无策,病例日益增加时,中医方剂浮出了水面,且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也是中医学中所指的疫病,病毒就是传染源,但由于不同患者的体质不同,原发基础病不同,病情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中医对于此类疫病又辨证论治,讲究整体治疗与辅助治疗同时,这样可以更快更好的取得疗效。如寒湿郁肺证型可以使用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汤是由《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四个经方加减化裁而来。人体初感外邪,寒湿之邪侵袭人体卫表,应该用辛温发散解表之麻黄、桂枝之剂。在发挥麻黄解表作用的同时,加入杏仁和甘草,合用有明显的定喘止咳功效。病情初始阶段为了避免邪热壅肺,加重病情,而去五味子。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基础方,故治疗“肠胃之结气”功效良好。再有达原饮治疗邪伏膜原证型,此房为瘟疫戾气邪毒伏于膜原所指。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与达原饮主治症状憎寒壮热,胸痛呕恶,脉数,舌边深红相合,便可应用此方。【2】此外,还运用宣白承气汤治疗肺壅腑实证型,“凉开三宝”和苏合香丸治疗内闭外脱证型等,都是中医药对疫病的认识后作出的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目前医学发展的大方向,是我们作为医学生需要明白的,只去以偏概全,独断否定不会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就不可能运用好临床和实际,因此,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更完整的诊断和治疗疾病,而且对疾病治疗过程的缩短和预后都有较好的帮助。

结语:本文开头从历史源流阐述中医是如何认识传染病,再到中医疫病和西医传染病共同诊断,治疗,预防等,论述了中医和西医在传染病上属于殊途同归的两个方面。结合近期发生的新冠疫情,说明了中医药在人类对抗疫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祖贻,吴金莲,中医对流行性疫病的认识【J】,家庭医学,2021,4-5

[2]刘淑真,马玉刚,吕思敏,张慧,王醊恩,中医疫病理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及方药举隅【J】,中医临床研究,2021,33-35

1865500520265

猜你喜欢
医家西医疫病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动物疫病与保险联动知多少(二)生猪疫情处理——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樊立超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两手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洪昭光:中西医将相和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