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2-03-17 10:35曹文献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消防设备消防火灾

◎曹文献

(三门峡市消防救援支队,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全民消防安全教育,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础设施薄弱,消防教育起步较晚,还未将消防教育纳入教学日程,各种措施也未走向正规化轨道。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新的用电设备不断出现,火灾隐患因素不断增多,目前的消防安全管理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消防安全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所有教学和科研工作发展的根本,涉及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工作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和制度是保障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根本。

一、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高校发展速度快、在校生人数多

据有关资料统计,2020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火灾超过7 万起,死亡656 人,受伤近300 人,直接经济损失近8 亿元。与此同时,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各类高等学校2663 所,在校生3833 万人,高校存在发展速度快、在校生人数多的特点,这无疑对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中的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等地是大学生聚集的地方,人员较为密集、各类电器使用度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如2008年上海某学院女生宿舍使用火锅不慎引起火灾,4 名女生由于缺乏火灾自救知识和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的知识,在浓烟中仓促选择跳楼而不幸身亡,为校园消防安全敲响了警钟。

(二)高校各类设施多导致诱发火灾因素较多

高校是一个融教学、科研、生活等为一体的运行环境,推动高校发展的大多数工作均在校园内完成,因此涉及相关单位较多,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餐厅、实训楼、运动训练场等多种功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每种设施因主要功能不同,又有各自运行的特点,因此存在导致火灾因素较多等特点。

(三)火灾容易造成“大损失”和“大影响”

由于高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比较容易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一旦发生消防安全等问题,不但容易造成某些精密仪器、重要图书资料损毁后无法弥补的损失,且相关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社会的关注度较高,容易造成“大损失”和“大影响”。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高校师生处在高校这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与社会各方面联系相对较少,生活节奏具有规律性特点。虽然各个高校也将消防安全作为重要管理工作之一,但相对稳定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加之高校主要以青年学生为主,因此在消防安全方面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高校教师对教学等活动比较重视,但对消防安全重视度不足,认为这是学校或者保卫处等相关部门的事情,对突发火情时的正确处置措施掌握不够。

学生主要表现为不遵守安全规则,比如为了方便自己,在宿舍内床头设置插座,并以串联方式接入插板,不正确使用功率较大电器;手机、电脑长时间不断电引起局部过热都很容易引起电气火灾,私拉乱接电线将插板置于床铺上等违章行为严重;部分学生有卧床抽烟、烟头乱丢乱弃等不良习惯;宿舍衣物书籍等可燃物杂乱堆放,违规使用明火,这在高校中普遍存在。

(二)对实验室等特殊场所管理不到位

一是各类高校实验室易燃化学物品多,精密仪器多,是高校火灾隐患的危险地,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最大。2018年12月26日,北京某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现场3 名学生烧死,系学生操作不当引发的火灾,燃烧物为实验室内镁、活性炭和纯碱等物质。

二是高校食堂用电量大且集中,线路开关经常过负荷运行,线路发热容易造成线路绝缘老化。2018年12月11日,贵州某高校学生食堂起火,就餐的上千名同学慌忙逃散。经火灾分析,起火原因是餐厅用电负荷太大,造成电线短路打火引发事故。

三是高校图书馆资料众多且珍贵,可燃物多,也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巨大。如郑州某大学图书馆由于电气线路短路着火,著名作家臧克家题字被烧毁,损失不可挽回。

(三)高校安全疏散通道管理不到位

宿舍和自习室等场所,为了管理方便,将部分疏散通道关闭,只是打开一两个通道,在学生就寝后就锁上出口大门,一旦发生火灾,几百名学生不能及时疏散,会造成人员堵塞,也有可能火焰浓烟封锁通道,造成人员伤亡。

高校以高层建筑居多,消防登高场地往往被用作停车场,火灾时消防车不能及时登高救援,造成火势扩大和人员伤亡。

(四)资金投入不足影响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室内消火栓箱内无水带,灭火器过期失效,关掉备用电源,消防设备长期处于手动状态,防火门损坏无法关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感烟探测器长期未清理造成失灵、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损坏不亮未及时修补等问题。

(五)制度落实和消防教育有待加强

巡视巡检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消防设备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发现火情,扑灭初期火灾,造成火灾蔓延引起更大损失。

消防各项预案落实不到位,必然会造成火灾时人员混乱,不能按照正确路线逃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许多遇难者不是在火灾中被烧死,而是吸入有害烟雾气体窒息死亡,就是因为错过了逃生第一时间和不懂正确的逃生方法。

三、加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消防责任制度建设

一是要提高各级领导的消防安全意识,在消防工作上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能够带领本单位搞好消防安全工作。建立相关消防管理组织,明确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消防责任制也是消防安全前置性工作的中心环节,只有落实了消防责任制,才能完善消防管理制度。确定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和职责。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学校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计划,完善消防管理机制。

二是要建立消防巡查制度,做到定时巡查,并做好记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要对消防设备进行巡查,也要对电气线路进行巡查。如开关、电器元件、线路有无过负荷发热现象,对消防设备巡查如水池、水池水位,各设备是否处于自动状态,能否正常启动运行,使得消防设备处于战备状态。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熟悉和掌握消防知识和各应急预案,在火灾发生时,正确操作消防设备,并通过电话广播通知各相关人员和消防救援进行施救,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起消防设备维保制度,定期对消防设备维护保养,确保消防设备可靠性。

三是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巡视巡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消防设施设备的安全有效,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对学生用电要有安全手段,设立防止电气火灾的剩余电流保护系统,对电线、电缆绝缘进行随时监测,及时发现线路绝缘老化问题,对学生宿舍、食堂及图书馆等地采取专人巡查制度,及时发现纠正学生不当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及充电设备,避免电气故障引起的火灾。杜绝在宿舍等地使用明火,如点蚊香,使用酒精炉等,设立防火门监控系统,反映防火门的状况,对防火门损坏,无法关闭及时修理,保障防火门处于完好状态。检查各防火器材的完整性,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遏制火灾的发生。

(二)加强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

一是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总则中的要求,将消防安全教育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中。设立消防教育目标,完善消防教育内容,通过视频和图片讲解火灾的发生、危害及逃生策略,对师生实施层次不同的消防安全知识(常识)方面的教育,能够达到正确安全使用电器设备和实验物品,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及时消除火灾隐患,能够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及时报警和正确疏散逃生。消防教育不但是在校园而且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是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要在老师指导下使用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内要完善消防器材,制定易燃物品的操作规程,并有安全监督员指导实验步骤,按规范要求设置灭火器并且确保实验人员会使用;实验室内不得超负荷用电,实验器材电线老化要及时更换,线路要定期检查,做到人走断电;实验室内严禁使用烟火,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安全存放要与火源、电源保持一定距离,不得随意堆放。

三是要定期开展火灾应急演练,建立健全的《火灾应急预案》是确保发生火灾时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定期演练可以使教职工和学生熟悉使用灭火设施、器材,熟悉逃生路线及基本逃生方法,从被动防火转变到自动防火安全机制中去。只有平时多演练,在危急时刻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惊慌失措,更好地提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效果。

(三)通过多样化宣传不断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

一是要改变过去沉闷乏味的消防安全宣传模式和手段,将各种法规案例以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通过真实火灾引发的严重后果引起广大师生强烈的自我警觉,从而达到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的效果。

二是要通过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方式,组织师生为火灾受伤者提供相关服务,比如医护专业学生参与伤者后期的康复训练等,通过“零距离”接触当事人达到消防安全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高校消防安全工作不但要注重“消”,也要注重“防”,这两个方面同等重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做好校园消防工作意义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要构建起社会、学校、师生等多方的桥梁,凝聚各方的合力,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消防安全环境和学习环境,为高校安全稳定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猜你喜欢
消防设备消防火灾
《消防界》征稿启事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备设置与控制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基于射频技术的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消防设备
某商场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