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片成型技法在陶瓷雕塑中的运用

2022-03-17 13:51胡之玮邵长宗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 2022年4期
关键词:泥片肌理雕塑

胡之玮 邵长宗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泥片成型的渊源

(一)泥片成型的定义

陶瓷雕塑作为雕塑的一种,它更偏向是一种现代造型艺术,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引起我们的关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陶瓷造型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其中泥片成型法是雕塑家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泥片成型的特点在于其制作过程简单、材料来源丰富,并且能够自由地创作出各种形状各异的陶瓷雕塑制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陶瓷产品之中。不管是什么样的成型方式都富有变化,因此陶瓷雕塑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成型方式来表达作者不同的艺术观点和人生态度。

(二)泥片成型的工艺要求

在成型过程中泥片很容易开裂,一方面是由于卷泥片在轧制过程中受到挤压,导致收缩方式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泥片干湿不均,使得泥巴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开裂。如果在制作之前先把这些情况处理好了,那么成品的质量就比较好。但是由于泥片本身体积较大,而且较重,在运输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损坏,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用一块布垫着半成品的底部,这样可以缓解开裂的问题。

在成型方式上,采用挤压成型、镶器成型、卷筒成型等方法,既能灵活地保持泥片的纹理,又能使作品更加灵动、易于表现。

(三)泥片艺术中的写意性

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陶瓷工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这里生产的陶瓷,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质量优良,在全国各地都享有盛名。众所周知,高岭土是以江西省景德镇市高岭村命名的,它分布在中国南方各地,主要产自江西南部山区的九江市德安县及北部地区的景德镇市等地,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它是一种非金属矿产物,以高岭石为主要化学元素组成的黏土,这类黏土白而细腻,又被称为白云土。一些艺术家慕名来到景德镇,寻找当地的瓷土,其目的就是为了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景德镇陶瓷大学姚永康教授的《世纪娃》(图1)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世纪娃——泥与火的艺术探索》是姚永康先生在2006 年所创作出的一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陶瓷雕塑作品,作品于2008 年底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作品以泥片成型为主,表现了艺术家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浓厚的东方特色,同时也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感。吕品昌先生的《阿福》系列作品、孙家钵先生的陶瓷雕塑作品《牧归》、罗小平先生的《微光·万相》都是通过泥片成型技法创作出的成功典范。

图1 世纪娃

通过观察罗小平教授的作品(图2),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构建的独特个人风格化的卡通语言和明显的时代标志。罗教授的人物雕塑作品中,可以察觉到作品之中囊括了中国美学意识下的感官遐想和现代艺术观念下的抽象理解,这一建立在当下国际文化大融合中的融合,已俨然成为人们眼中全新的视觉经验。

图2 微光·万相

罗小平教授的雕塑大都以陶为主要材料,他在作品中通过对陶土进行创造性转变,使得它具有了新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语言,作者通过不同的表现技法呈现出多样的感官效果和触觉质感,这也是罗教授作品的创作风格与众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罗小平的人物雕塑更多的是把陶作为基本材质,基于对陶土颗粒、手感、肌理、延展性的精准把握,罗小平教授开风气之先,把淋漓尽致的泥片成型手段变成独门利器,利用陶的材质语言与古今文化亲近交融,传达出的时代气息平易近人却又是博大久远。

由于泥片柔软的质地,作者将其运用到了设计中,不仅使作品更加具有美感,也使得作品在造型上更为新颖独特,同时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活力,并且泥片不同的肌理效果,能够碰撞出超脱寻常的火花,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二、泥片成型技法表现特征与审美表现

(一)陶瓷雕塑中技法与审美的关系

不同风格的造型手法创作出的陶艺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陶艺创作可以分为三步:分别是材料的准备、坯料的制备以及成品的处理,每一个环节对最终的陶瓷成品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创作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作品的成型方式,不同的制作手法和成型方式都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由此可见,陶瓷雕塑的成型方式在创作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泥片成型的艺术体现

陶瓷雕塑的艺术语言是没有局限的,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多种成型手法,加强作品的创新性,创作出更有新意的陶瓷雕塑作品。

泥片成型与服饰设计中的衣片剪裁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服装是将人体结构分解成大小不等的平面然后再将衣片缝制成相应的形状,这个方法在泥片成型中同样适用。

美国的一位艺术家玛丽琳·莱文的作品《约翰的上衣》(图3)中,创作者就是利用泥片成型技法制作的,她先将泥巴擀成片状,再根据衣服的纹理修整泥片,然后粘贴组合在一起,也可以说是利用泥片“量体裁衣”。同样在笔者的作品《当代女子图鉴》(图4)中也是利用泥片制成“衣服”,笔者先将泥片擀成大约0.3 厘米的厚度,然后根据人体的走向去有针对地“裁衣”,经过1200℃的煅烧,就变成了瓷质的衣服,柔软的布料与坚硬的陶瓷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陶瓷雕塑中,可以把泥片幻化成布料,这是泥片成型独一无二的方式。

图3 约翰的上衣

图4 当代女子图鉴

三、泥片成型过程中泥性的自我表达

陶瓷雕塑的艺术语言主要是指泥质所独具的柔软性和可塑性,这就要求泥片在拍板过程中,泥条在盘筑、卷曲、挤压的过程中,要具有丰富自然表现力,使自然肌理在造型中显现出来,这需要艺术家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来达到这一目的。在这方面周国桢教授的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周教授的代表作以动物雕塑最具特色,有《静观》、《任重道远》、《犹猪》等等,这些动物的头像雕刻得非常紧凑生动,让人分不清是不是黏土做的。周国桢教授以陶瓷雕塑创作中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为重点,主要探讨了陶艺语言表现的雕塑特性中的偶然性和广泛性。

四、泥片成型的肌理表现语言

(一)自然的肌理语言

肌理是艺术设计的语言,是创作作品时必备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法。肌理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主要是表现出了不同而独特的陶瓷雕塑风格,这也是艺术家“有目的”的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视觉效果,还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产生联想或是情感共鸣,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这也是为什么泥片成型区别于其他成型形式的原因,泥片成型作品具有较大的装饰面积,所以我们在制作的时候,要注意泥片表面肌理的变化,不同的表现形式就会具有不同的效果,这就会导致不同的纹理装饰图案的出现。泥片肌理的质朴美、原始美、缺陷美,在我们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塑造的肌理语言

陶瓷的塑造语言有很多,肌理是其中一种。陶瓷肌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艺术家有意识地在作品表面进行压印、堆贴、刮削等方式将作品赋予艺术语言(图5)。当然,除了这些人为的肌理外,还有甚者利用树叶、丝织物、藤蔓等自然产物去进行肌理效果的塑造。因此,在陶瓷雕塑创作中,肌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种肌理效果产生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主要是由创作者所决定的,使得作品的形态和主体的情感相互交流渗透。

图5 塑造的肌理

(三)釉色的肌理语言

肌理可以是凹凸不平、纵横交错又或是粗糙光滑的纹理变化,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审美意蕴。釉色也是一种肌理(图6),这种色彩语言是雕塑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材质与颜色对于雕塑来说,材料主要是决定了造型效果,而颜色更多的是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所以,选择合适的材质至关重要。然而单调的三维雕塑形式有时并不能满足创作者对视觉空间的表达欲望,因此会借助色彩的运用使视觉空间更加完美。

图6 釉色肌理

在陶瓷雕塑中,釉色装饰主要是指在高温下,通过化学成分的反应,对坯体进行着色,采用釉面装饰这种方法,由于釉的不确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作品添加一份特殊性和唯一性,使泥片成型产生一些其他装饰技法无法达到的效果。泥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原料,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所以能够根据需要对泥片的形状进行调整,从而改变作品的外形结构。因此,泥片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造型复杂的陶瓷雕塑作品,泥片成型可以在表面进行加工,如镂空效果、上釉效果等,由于表面的光滑度不同,釉色变化的感觉也会不同,所以就会产生一些不同的装饰效果。

五、结 语

泥片成型作为陶瓷雕塑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语言,它主要反映了现代雕塑艺术的思想内涵。泥片成型作为一种独立的造型方法,有着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既可以表现自然物象,又可以塑造艺术形象,还可以创造出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形式美法则。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泥片成型结构单一的模式,使陶瓷材料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陶瓷工艺的创作理念和思想的控制下,它在窑炉的火焰中不断演化和发展,凝聚成一件独特而迷人的艺术品。泥片成型以其独特的特性,为当代中国陶瓷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成为最常见的现代陶瓷形式之一。随着作品题材越来越广泛、文字效果越来越丰富、不可复制性等一系列特点,使泥片成型成为很多艺术家的一种流行的风格技巧,这为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体现了现代陶瓷雕塑注重概念构图、追求精神理念、鼓励创造、拒绝模仿、艺术表现至上、工艺相得益彰——这就是现代艺术的精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陶瓷工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泥板工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欣赏水平的要求。如何将古老的手工技艺融入现代陶艺创作之中,已成为当今众多艺术家共同面临的课题。泥片成型作为现代陶瓷雕塑中的一种典型的造型方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现代陶瓷雕塑的舞台上,泥片造型的作品占有突出的地位,它的推陈出新为中国现代陶瓷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猜你喜欢
泥片肌理雕塑
巨型雕塑
泥片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表现探究
我的破烂雕塑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古代手制陶器上的泥片缝隙和泥条缝隙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写实雕塑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泥片成型在陶艺创作中的运用手法及艺术特性
传统制陶工艺的前世今生
——传统泥片成型工艺研究与现代陶艺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