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蛇毒血清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毒蛇咬伤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2022-03-18 09:25张庆华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张庆华

摘要:目的 分析毒蛇咬伤患者采用抗蛇毒血清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34例毒蛇咬伤患者纳入研究队列,均与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在本院就诊,所有患者均给予以抗蛇毒血清为主的综合方案进行治疗,对抗蛇毒血清用药前后治疗效果及凝血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分析用药前后治疗效果发现,用药后总有效率为94.12%,用药后总有效率为76.47%,用药后高于用药前,P<0.05;分析用药前后凝血功能发现,用药后相较于用药前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显著下降,而纤维蛋白原含量(Fg)水平提高,P<0.05。结论 在毒蛇咬伤患者治疗中采用以抗蛇毒血清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建议临床将本研究结果作为依据推广治疗方式。

关键词:毒蛇咬伤;抗蛇毒血清;肝肾功能;综合方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毒蛇咬伤是一种病情危急、病死率较高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多见于南方地区,由于属于湿热地带,气候较为潮湿,符合毒蛇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因此在该地区发病率较高,被毒蛇咬伤后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随着毒素在体内的蔓延可对多个器官功能造成影响,严重威胁患者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2]。常规治疗主要以解除毒素、对症治疗为主,但由于毒蛇种类较多,常规治疗并未根据不同种类的毒蛇咬伤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因此采用常规治疗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3]。以抗蛇毒血清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主要通过抗蛇毒血清来解除患者体内的毒素,可针对不同毒蛇咬伤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抗蛇毒血清治疗,同时结合临床其他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围绕院内34例患者进行研究,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将本院收治的34例毒蛇咬伤患者纳入研究队列,均与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在本院就诊,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号:2020年审(22)号]。研究队列共纳入25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最小36岁,最大81岁,均值(58.63±6.97)岁,咬伤至就诊时间最短20min,最长5d,均值(2.56±0.36)d,其中眼镜蛇咬伤19例,竹叶青咬伤9例,蝮蛇咬伤4例,不明毒蛇咬伤2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均存在毒蛇咬伤病史;②存在局部症状或全身症状者;③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快速诊断法阳性者;④患者及家属了解并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对相关治疗药物过敏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障碍者;③既往有精神病史或精神类药物服用史者;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治疗方式为以抗蛇毒血清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患者入院后进行伤口清创,在咬伤部位做十字切口排毒,伤口深度达皮下组织,采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给予利尿排毒、抗生素、破伤风治疗,并针对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治疗,必要情况下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肾功能衰竭者给予利尿药物治疗,必要情况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脑水肿昏迷者给予脱水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之后根据不同病毒类型应用抗蛇毒血清,细胞毒给予抗眼镜蛇血清(1000IU/瓶;国药准字S10830005;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治疗,将2000~4000IU抗眼镜蛇血清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血液毒给予抗五步蛇毒血清(2000U/瓶;国药准字S10820178;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治疗,将8000U抗五步蛇毒血清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神经毒给予抗银环蛇毒血清(10000U/瓶;国药准字S10820179;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治疗,将10000U抗银环蛇毒血清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抗菌素、破伤风抗毒素、山氢溴酸山莨菪碱、地塞米松、异丙嗪、甘露醇、硫酸镁等药物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以疗效判定标准为依据[4],将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主要包括显效:相关症状消失,肝肾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相关症状改善,肝肾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并将显效率+有效率作为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2)比较抗蛇毒血清用药前后患者凝血功能,评估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3d后,评估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g)。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用药前后治疗效果比较

分析用药前后治疗效果发现,用药后总有效率为94.12%,用药后总有效率为76.47%,用药后高于用药前,P<0.05,见表1。

2.2用药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分析用药前后凝血功能发现,用药后相较于用药前TT、APTT、PT水平显著下降,而Fg水平提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毒蛇咬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进行中毒性疾病,被毒蛇咬伤后毒素可在机体内快速蔓延,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具有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针对毒蛇咬伤患者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5]。

常规治疗主要以解除毒素、对症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对症处理措施,但无法根据毒蛇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6]。抗蛇毒血清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以抗蛇毒血清为主要治疗方式,结合临床其他治疗措施,根据不同毒蛇采取针对性的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7]。本文经过研究发现,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用药前,而用药后相较于用药前TT、APTT、PT水平显著下降,而Fg水平提高,P<0.05。表明在毒蛇咬伤治疗中应用抗蛇毒血清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可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较为常见的毒蛇分为眼镜蛇、竹叶青、蝮蛇,因此针对上述三种毒蛇咬伤,可采取针对性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如抗眼镜蛇毒血清、抗蝮蛇蛇毒血清,通过追踪分布于机体内部的游离蛇毒,对蛇毒作用进行破坏,从而起到良好的解毒作用,并预防蛇毒对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同时中毒后不同病情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症状,因此临床根据不同症状的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促进疾病康复,而针对不明毒蛇咬伤的患者可按照混合毒蛇治疗,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较为准确的有效治疗,减轻蛇毒在体内的作用。

综上所述,应用抗蛇毒血清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治疗后可减轻蛇毒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的损伤,在毒蛇咬伤治疗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磊,曾林生,刘林华,等.生姜泻心汤治疗竹叶青蛇咬伤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8):1388-1391.

[2]刘成宝,汪四海.中西医治疗毒蛇咬伤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20,40(1):140-144.

[3]陈士昌,李东伟,刘双,等.抗蝮蛇毒血清治疗丹东地区蝮蛇咬伤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11):1252-1253.

[4]张燕,刘强,黄培颖,等.以中药制剂蛇伤凉血合剂为主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4):675-677.

[5]王万春,陈俊,董德刚,等.莲花解毒汤治疗毒蛇咬伤300例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6):1386-1388.

[6]字灿忠,张成程.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9):1057-1059.

[7]陈士昌,李东伟,刘双,等.抗蝮蛇毒血清治疗丹东地区蝮蛇咬伤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11):1252-1253.

1452501705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