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B超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

2022-03-18 22:46禤瑞兰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妇科疾病卵巢囊肿

禤瑞兰

摘要:目的 比较卵巢囊肿应用B超与病理诊断的具体差异。方法 将我院2020.1-2021.12收治的112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卵巢囊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予以B超检查,将其结果与临床诊断加以对比,对其诊断符合率进行观察。结果 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中,B超符合率96.43%相较于病理100.00%无差异,P>0.05。结论 对卵巢囊肿患者予以B超诊断,能够为病理结果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值得运用与推广。

关键词:卵巢囊肿;B超诊断;病理结果;妇科疾病

【中图分类号】 R73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卵巢囊肿是临床妇科疾病中常见病之一,该病理形态具有多种化,属于卵巢肿瘤的一种,多发于家族遗传史、无生育史以及青春期女性[1]。随着社会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机体体质与免疫力逐渐下降,导致女性患卵巢囊肿几率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群体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威胁[2]。临床对于卵巢囊肿患者主要予以手术治疗,同时结合患者病情发展判断是否辅以化疗。相关研究表明[3],对卵巢囊肿患者尽早实施有效治疗,有助于其预后发展,提升其生存质量。但由于卵巢囊肿症状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在诊断卵巢囊肿时,极易将其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故将病理学诊断作为其“金标准”进行参考。而卵巢囊肿应用B超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能够显示肿块大小、形态以及位置等信息,但其声像表现较为错综复杂,故在对囊肿性质加以诊断时,具有较大难度[4]。为进一步明确卵巢囊肿患者应用B超检查的诊断价值。本文纳入112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B超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临床诊断,旨在探讨卵巢囊肿应用B超检查的实际价值,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2020.1-2021.12我院接收的112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卵巢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38.58±1.23)岁,病程1-3年,平均(1.25±0.14)年,卵巢大小1.5-12.4cm,平均(6.15±0.11)cm,已婚与未婚者各有53、59例,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各有41、37、34例。本次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知晓,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患者基本资料与病历资料完整;(2)患者年龄范围18-60岁;(3)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卵巢囊肿[5];(4)以往未接受手术以及放化疗;(5)经相关检查无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并发症。

剔除标准:(1)不具备明确病理组织诊断者;(2)存在检查禁忌症者;(3)存在其他严重的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者;(4)存在干扰本次研究开展的相关因素者;(5)存在其他恶性肿瘤患者;(6)凝血功能障碍者;(7)本次研究中途自行退出者。

1.2方法

由资历深厚的影像学医师使用MINDRAY DC-8exp型号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开展B超检查,若有性生活者则行阴道B超;无性生活者则协助患者将体位置于仰卧位,将探头频率设置为2-5MHz,膀胱保持中度充盈,对下腹部进行多切面扫查;有性生活者则协助患者排空膀胱后保持截石位,将阴道彩超探头频率设置为5-9MHz,探头上装有合适的无菌乳胶胶套,随后将探头缓慢置入患者阴道内,置入深度触及穹窿部位为宜;同时均嘱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深呼吸,根据操作者指示调整自身体位,操作者进行动态震荡或探头加压,在扫查过程中对肿块活动频率与内部回声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重点观察子宫直肠窝内已被遮挡区域以及子宫及两侧附件,掌握肿块内部回声、边界、形态、数量以及大小等信息,确认有无血流信号,明确相邻脏器组织的具体关系。金标准以手术病理检查为主,以此分析B超诊断的实际价值。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2)分析B超声像图类型,主要包括单纯囊肿型、多囊型、混合型。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

B超符合率96.43%与病理100.00%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1。

2.2分析B超声像图类型

经B超检查确诊的108例卵巢囊肿患者超声图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单纯囊肿型:共55例,发生概率为50.93%,图像结果显示椭圆形或圆形囊肿,囊内可见随体位移动的漂浮细小光斑与光点;(2)多囊型:共15例,发生概率为13.89%,图像结果显示囊肿内存在数条光带与细密光点,可将囊肿分隔至多房;(3)混合型:共38例,发生概率为35.19%,图像结果显示囊内存在杂乱回声,后壁界限模糊。

3讨论

卵巢囊肿主要是指卵巢内部生长的一种囊性肿物,主要分为良性与恶性。由于卵巢囊肿相关的恶性肿瘤致死率较高,故女性群体在患病后应当尤为关注。卵巢囊肿具体发病因素较为多样化,其中包括心理负荷过大、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卵巢組织异常增生,最终发展至卵巢囊肿。此外,环境影响与患者自身遗传因素均可导致疾病发展。卵巢囊肿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紊乱、腹痛、腹内肿物明显、腹围增粗,月经整体不规律,存在排卵异常现象,同时伴有痤疮与多毛,雌激素水平过高,另有部分患者可出现继发性闭经或月经失调现象[6]。卵巢囊肿极易导致患者不孕,对其正常生育形成一定干扰,同时极易造成患者难产或流产,身体发生水肿概率大幅度增加,对女性容颜同样可形成一定影响。卵巢整体体积虽小,但诱发肿瘤概率相对较高,尤其是近年来,卵巢囊肿发生概率逐年呈年轻化趋势发展,故对于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需尤为关注。

3.1卵巢囊肿病理特点

卵巢囊肿的病理特点为卵巢囊肿新鲜病灶呈鲜红色至蓝紫色的小点,或仅数毫米大小的囊肿,有表面隆起或凹陷。旧病灶因反复出血,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或向深部皮质侵入,形成多房性囊肿,囊壁厚薄不均,囊內积聚咖啡样黏稠液体。囊肿有被反复穿透的特征,因此囊肿直径少见超过10 cm。卵巢表面的内膜异位灶常能见到典型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卵巢激素影响下可发生功能性变化表现增生、分泌或蜕膜变。形成囊肿后,囊壁因受压,反复出血和剥落,囊腔被覆的上皮可表现萎缩或消失,致使组织学诊断困难,此时若仅见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的囊壁,可结合临床病史以及肉眼形态诊断为“卵巢内膜炎囊肿”。

3.2卵巢囊肿B超诊断

随着临床科技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影像学检查通过价格低廉、拿取报告时间短、无创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常见影像学检查方式包括CT检查、X线以及B超检查。B超诊断作为辅助检查卵巢囊肿的方式,最多见的主要为单纯囊肿型,其次为混合型与多囊型。临床研究发现[7],卵巢囊肿存在实体型,但该类型案例较为少见,缺乏一定的研究样本。本次研究通过对卵巢囊肿患者开展B超检查发现,B超检查具有直观、可重复性好、无创伤、操作简单等优势,与病理结果相对比无差异,P>0.05,其诊断符合率为96.43%。进一步证实,B超能够有效呈现超声图像类型与测量囊肿大小、检测病灶性质与部位等情况,通过恰当方式加以治疗,能够充分掌握卵巢囊肿与相邻脏器之间的关系,以此制定最佳手术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卵巢囊肿应用B超诊断能够极大程度与病理结果相匹配,在临床诊治工作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海芳,张蕾,勇强,等. 胎儿卵巢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8,34(12):1115-1117.

[2]侯红梅.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卵巢囊肿的临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17(1):93-95.

[3]李扬,秦鸣,陈玉龙,等. 超声诊断新生儿卵巢囊肿伴蒂扭转1例[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10):755.

[4]王瑶,许敬华,邓华东,等. B型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20,27(2):155-158.

[5]董利琴,任默,张建华. 卵巢囊肿不同处理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9):841-844.

[6]张莉,杨小红,赵胜,等. 胎儿卵巢囊肿蒂扭转产前和产后超声表现及病理对照[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8,15(5):366-369.

[7]岳安林,张倩,彭吉国,等. 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经阴道B超引导卵巢囊肿穿刺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39(5):327-331.

1217500520353

猜你喜欢
妇科疾病卵巢囊肿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效果研究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指标的影响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FSH、LH水平影响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术后影响
远离妇科疾病这么做才正确
为什么会得卵巢囊肿?危害是什么?
妇科疾病常见误区
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分析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