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经急诊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22-03-18 22:56方茜丁享兰刘梦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急诊呼吸衰竭安全性

方茜 丁享兰 刘梦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筛选2020年3月-2021年1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进行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63例开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探究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探究组患者开展急诊治疗,将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疗效。结果:数据分析:探究组患者诸项生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率探究组大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中的整体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予以推广。

【关键词】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急诊;疗效;安全性

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近些年诸项因素致使环境质量下降,致使这一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成为对民众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在发病后短时间内易发展成为重症哮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临床中对这类病患需要及时有效开展相应治疗。本次研究随机选择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63例,随机对比分组研究急诊治疗在临床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1月,共63例在我院急诊科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探究组32例,男:女(17:15),年龄下限36岁,上限73岁,平均值(55.3±3.9)岁;对照组31例,男:女(17:14),年龄下限35岁,上限72岁,平均值(54.7±4.1)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院方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此次研究,可对比。

選取标准:选取确诊为严重哮喘且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选取对研究内容了解且签署同意书的患者;排除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排除哺乳期或者妊娠患者。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方式,补液、吸氧和电解质平衡基础治疗,甲泼尼龙与盐酸氨溴索进行平喘治疗。

探究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急诊抢救治疗,对症治疗方式参照对照组,急诊抢救治疗首先帮助患者调整体位,之后采用辅助机进行辅助呼吸,呼吸频率与氧浓度具体状况依据患者病症的具体状况,患者病情稳定后每日通气时间控制在6h左右,病情严重时需全天进行辅助机运用,吸气压为6mmH2O,可依据患者的状况上调至15mmH2O,患者坚持治疗4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与临床治疗效果,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与血氧分压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分为显著有效、一般有效与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两组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计数资料n(%)行X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探究组与对照组生命体征指标的比较

探究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探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探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哮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气急、胸闷、反复咳嗽、气道黏液分泌增加,致使患者出现病情加重、呼吸衰竭,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这一病症的死亡率。

此次研究结果为: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生命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原因为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在实际临床中病情严重,常规对症治疗在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中疗效缓慢,而患者病症易发生变化,急诊辅助机运用能够快速扩张气道,恢复患者的呼吸运动,改善缺氧病症,同时进行呼吸支持治疗,使肺部顺应性得以增强,对患者的生命指标进行稳定。

综上: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予以急诊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生命指标,还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在临床中治疗价值更高,应该广泛推荐。

参考文献

[1]王霞平,宋心愿.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6):26-28.

[2]王伟.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效果评价[J].哈尔滨医药,2021,41(01):43-44.

[3]王颖.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01):131-132.

1813501705290

猜你喜欢
急诊呼吸衰竭安全性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含能材料热安全性研究进展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