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夹板外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2022-03-18 00:27刘规俱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刘规俱

摘要:目的:采用自制夹板外固定治疗,探讨对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35例掌骨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7)给予锁定钢板结合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18)给予自制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患肢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观察组更高(P<0.05)。疼痛評分观察组更低,患侧掌握力观察组更高(P<0.05)。总主动活动度、各关节屈曲度之和均观察组更高,各关节伸直受限度之和、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时间均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自制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掌骨骨折患者效果较优,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其患肢功能的恢复,在加快患者康复中作用显著。

关键词:掌骨骨折;自制夹板;外固定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2

掌骨骨折是手部常见的骨折之一,多是由于直接暴力打击、挤压等造成,导致出现一个或多个掌骨骨折,从而表现手掌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且根据损伤的程度临床表现也存在一定差异,发生后会导致患者的手部活动受限,对其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且增加患者的生理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积极采取治疗对患者十分重要[1]。骨折治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复位、固定、康复,通过复位将骨折端恢复至正常或近乎正常地解剖部位,从而重建骨的支撑作用,而固定是将骨折复位后使其在良好对位的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也是骨折愈合的关键,目前固定方式包含外固定及内固定两种,在临床中均有广泛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虽有良好效果,但保守治疗也仍是临床中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在临床中占据重要地位[2]。为进一步观察保守治疗的效果,本文通过采取自制夹板对我院收治的掌骨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治疗,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接收的掌骨骨折患者,共35例,资料选录年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17):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6岁,平均(44.15±5.23)岁;骨折类型:斜行骨折8例,横断性骨折9例。观察组(n=18):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0岁,平均(47.56±5.42)岁;骨折类型:斜行骨折9例,横断性骨折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经相关检查掌骨骨折临床诊断明确。(2)已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3)临床资料完整,且完整参与研究及后期随访。(4)神志、意识清,未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疾病。(5)均为单纯掌骨骨折,未合并腕关节骨折等。

排除标准:(1)明确近期存在手部外伤史或其他手术史。(2)存在精神类疾病、认知或交流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锁定钢板结合螺钉内固定治疗,如下。(1)经相关术前检查明确患者掌骨骨折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确定手术部位。(2)指导患者取合适手术体位,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确定并做一手术切口,将骨折端充分暴露在视野中,保护周围软组织、神经、血管等,清除骨折间隙中软组织,对骨折端进行手术复位,期间注意保持复位效果,复位后在骨折的两端部位放入钢板,并运用螺钉进行内固定。内固定结束后撤去保持复位的器械,检查骨折端的复位情况,若无异常情况即可修复掌骨膜,并逐层进行缝合处理。(3)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石膏固定并制动,叮嘱患者术后饮食,适当进行手指屈伸、肘关节、腕关节的活动,防止后期关节及周围组织的粘连挛缩,定期来院复诊。直至患者骨折痊愈,进行检查确认后再次进行手术取出放置钢板。

观察组:采用自制夹板外固定治疗,具体如下。

手法复位:无需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术者一手给予患者患指拔伸牵引纠正短缩移位,另一手拇指在对抗牵引的作用下将骨折断端近侧凸起处向掌侧按压,来纠正骨折端成角移位,另外术者食指与拇指在骨折两侧自掌侧与背侧进行挤压,以纠正骨折侧方移位。(2)自制夹板:根据掌侧、尺侧、桡侧、背侧的手掌外形情况制定大小合适的夹板,选择适量压垫及分骨垫,选取绷带进行加压包扎。(3)夹板外固定方法:自制夹板外固定应根据患者骨折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固定的有效性。针对掌骨头颈部骨折可在纠正短缩、成角、侧方移位后,将压垫放置于掌侧骨折远端、背侧骨折近端,并在掌、背两侧放置夹板,最后利用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固定;对掌骨干骨折可先经手法复位,然后在手背侧骨折的掌骨干两侧分别放置骨垫,最后放置夹板并进行加压包扎固定。对掌骨基底部骨折,可在复位后在背侧骨折端放置压垫及夹板,并进行加压包扎固定。(4)复位及包扎固定后对患者复位情况进行检测,了解骨折复位是否对位准确,若无异常即可,并嘱患者适当活动手指间关节,禁止剧烈活动,同时告知定期来院复查了解复位及恢复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对应处理。直至检查显示骨折端骨痂生长后即可拆除外固定夹板,并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量活动影响恢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患者骨折情况愈合,且功能、外形均已恢复正常即为治愈;骨折愈合,功能基本恢复、外形正常即为好转;骨折愈合不佳,部分功能仍受限即为未愈。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2)评价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参考美国外科协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TAFS)[3],骨折解剖结构复位,且功能完全恢复即为优;骨折端基本解剖结构对位,功能基本恢复即为良;脱位复位,患肢仍存在部分功能受限即为差。

(3)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及患侧掌握力。疼痛采用视觉模拟法(VAS),共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掌握力采用握力器评估,数值与掌握力恢复情况成正比。

(4)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包含总主动活动度、各关节屈曲度之和、各关节伸直受限度之和、骨折愈合时间及消肿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程序进行分析,以例(%)表示计数资料,并运用卡方实施检验对比,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实施检验对比。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計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患肢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VAS评分、患侧掌握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及患侧掌握力比较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患侧掌握力更高(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总主动活动度、各关节屈曲度之和比较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各关节伸直受限度之和、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时间比较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4。

3 讨论

掌骨骨折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发生率在手外伤中占据25%,且多见于成年男性,主要是由于间接或直接暴力所造成,从而形成单个或多个掌骨骨折,好发于第三、四掌骨部位,常见有手掌疼痛、肿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畸形、异常活动等,对其生活产生影响[4]。在发生后且出现临床症状时应尽快就医进行X线等检查,以明确临床诊断,从而确诊骨折的具体部位、损伤程度、移位情况等,从而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干预。

目前临床对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包含保守治疗、钢板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等手术治疗,对掌骨骨折均有一定的效果,复位可通过手术切开复位或手法复位,而固定方式包含内固定及外固定两种,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内固定方式,该方式适应于大部分掌骨骨折患者,通过手术切口可以直观了解到患者骨折端的实际情况,并为患者选择相应的钢板、螺钉等进行复位固定,手术治疗具有复位准确、固定牢靠、防止移位的优势,且术后手指可早期进行活动,因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5]。然而手术属于一种创伤性手术操作,手术麻醉、创伤均会对患者产生影响,且手术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骨头,若术后出现其他并发症,则会严重阻碍术后的恢复,另外对于骨质疏松症等患者手术的效果无法完全保障,且由于手术中放置钢板及螺钉进行复位固定,虽具有较优的复位及固定效果,但直至患者骨折痊愈后仍需再次进行手术取出,会增加患者的生理痛苦及心理负担,对其身心功能有一定影响[6]。

保守治疗通过手法复位使骨折部位复位,而外固定通过利用夹板、石膏等外固定器材对骨折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固定,保守治疗适用于闭合性等掌骨骨折,患者不需经受手术治疗的痛苦,且治疗费用较低,若符合保守治疗的临床指征,患者容易接纳,且更优于首选该治疗方式,但保守治疗的外固定时间较长,导致患者关节容易僵硬,从而导致手部活动受限,容易发生骨折部位周围组织粘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恢复效果[7]。

而本次研究通过对外固定方法进行改善,采用自制夹板进行外固定治疗,取得较优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大,可见两种方式在治疗掌骨骨折中均有良好的效果,但患肢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治疗后VAS评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患侧掌握力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主要是保守治疗患者不需经手术创伤,因此术后疼痛不适会明显降低,且外固定治疗不会对患者骨折周围组织、韧带等产生损伤,有效保障了组织的完整性,从而有助于手部功能锻炼及恢复,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加快其康复进程[8]。总主动活动度、各关节屈曲度之和比较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各关节伸直受限度之和、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时间比较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本次使用的自制夹板,根据手掌外形进行完善,不会对患者腕关节、各指间关节活动产生限制,从而保障在外固定治疗期间患者仍可常规进行适当患肢活动,能够有效弥补保守治疗长时间固定的不足,因此可避免关节僵硬等异常情况发生[9]。自制夹板虽有效弥补了保守治疗存在的不足,但为进一步保障治疗的效果,实施者应在外固定后明确告知患者尽早进行适量手部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手指、握拳等操作,避免过量活动,并嘱患者加强观察,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综上所述,掌骨骨折患者应用自制夹板外固定治疗效果理想,能够降低患者疼痛不适,改善患肢功能,加快其骨折的愈合。

参考文献:

[1]曾照全,黄献民,谭祖明.掌背侧小夹板加厚垫外固定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掌骨干骨骨折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18,31(2):398-400.

[2]费志军,谢宁灵,伍敬文,等.两种外固定方法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6):196-198.

[3]张杰,霍力为,王广伟,等.掌骨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VAS评分及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3):31-33.

[4]刘凯,叶永亮,王广伟,等.自制夹板外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 2021,34(6):568-572.

[5]李翔,刘浩,王利军,等.自制组合式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15例[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8):56-57.

[6]周骥,王友彬,陈洪涯.石膏指夹板外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20,18(2):122-123.

[7]张雷,赵兴玮.手法复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掌骨骨折28例分析[J].名医,2019,4(2):131.

[8]龚辉松.手法复位自制外固定器外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及拇指骨折[J].内蒙古中医药, 2017,36(2):119.

[9]李锋.手法复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柯雷氏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2):4192-4194.

3593501908231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