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研究

2022-03-18 00:36秦莉莉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脑电图精神分裂症

秦莉莉

摘要:目的:明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5月到2021年3月进入本院治疗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试验,给其实施MECT,一共6次,并且,在实施治疗前后测定脑电图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的浓度。结果:实施MECT前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的浓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实施治疗后,患者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比治疗前更高,P<0.05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系统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精神分裂症;脑电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

【中图分类号】 R749.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精神科中很常见的疾病,发病因素不明,患者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通常没有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治疗的时间一般比较长,症状比较复发,通常精神科全部的症状都会发生。根据大量的研究发现,患者病情发作的时候会损伤到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采用电休克进行人为治疗可以通过电流刺激患者大脑,导致患者发生身体抽搐[1]。本次研究就主要针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和血清NSE、MBP的影响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5月到2021年3月进入本院治疗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试验,患者的年龄在27岁至53岁,平均年龄为(37.67±9.21)岁,男27例,女13例,病程3.5年至11.67年,平均(7.06±1.34)年。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18至60岁,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家属均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依从性高。排除标准:病例资料完整者;近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近期实施过电休克治疗;没有意识、不能交流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2方法

1.2.1 MECT治疗

给患者采用双侧前额电极治疗,7d3次,治疗6次;电休克治疗用美国鹰赛特公司的Thymatron TM DGX多功能电休克系统,治疗的过程中让患者口服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要的剂量使正常剂量的一半。

1.2.2 脑电图检查

实施MECT治疗前和治疗后给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利用日本光电 7314 机型描记仪,根据国际标准10/20系统法放下头皮电极,患者清醒的情况下将其常规脑电图记录下来;脑电图分析利用冯应琨标准,包含正常、轻度、中度及重度。

1.2.3 NSE、MBP检测

在患者入组之前对其进行静脉抽血5ml,MECT治疗后第二天再抽取5ml,通过离心处理然后留取血清置-20℃条件下保存;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NSE及MBP,根据操作说明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MECT治疗前后患者脑电图异常发生率和血清NSE、MBP的浓度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软件SPSS25.0处理,计量、计数资料用x±s、(n,%)表示,差异性对应t、x2检验;依据:P<0.05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电图异常发生率

实施MECT治疗前,37例患者的脑电图正常,3例出现轻度异常,发生率为7.50%,实施治疗后,28例脑电图正常,9例轻度异常,3例中度异常,总异常发生率为30.00%,实施治疗后患者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比治疗前更高,P<0.05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实施MECT治疗前后血清NSE、MBP的浓度变化情况

实施MECT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的浓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常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就是药物治疗,但是该疾病的病程比较长,并且很难治愈,长期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临床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MECT治疗的效果很不错,特别是对第一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很显著,并且也对很多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效果很好[2]。但是实施MECT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记忆力下降和脑电图异常,并且不能保证患者的记忆力完全可以恢复;所以,虽然MECT治疗的效果很不错,但是其使用范围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MECT治疗后在使患者记忆力丧失的同时,会不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被损害进行了相关研究就,结果显示实施MECT治疗前,37例患者的脑电图正常,3例出现轻度异常,实施治疗后,28例脑电图正常,9例轻度异常,3例中度异常,实施治疗后患者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比治疗前更高,P<0.05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实施MECT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的浓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特异位置在神經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在神经元被伤害及坏死之后NSE会以细胞内进入至脑脊液,然后根据被损伤的血脑屏障及由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而变化促使其进入血液中,这是神经元标志酶中很敏感的一项指标。髓鞘碱性蛋白(MBP)是中枢神经髓鞘膜的重要成分,主要是由少突胶质细胞合成及分泌,该指标的改变能够反映出患者脑白质髓鞘损伤的程度;本研究中MECT治疗前后患者的NSE、MBP的浓度并没有明显的改变,也就是说,利用MECT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系统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据相关研究显示,脑电图改变可以在90d之内回复至正常范围,表明该种变化是存在可逆性的,并不会产生病理性的伤害,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

根据以上所讲,利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系统并没有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应用价值比较高。

参考文献:

[1]莫祥德, 肖溪, 黄超. 奥拉西坦对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家庭医药, 2020, 000(003):354-355.

[2]姚静,肖文焕,吴慧.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0,30(3):3.

3337501908203

猜你喜欢
脑电图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病例积极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探讨24h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在儿童癫痫检查中的诊断价值
癫痫患儿为什么要反复查脑电图
患癫痫为何脑电图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