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处方点评对门诊处方质量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作用

2022-03-18 00:36王华海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处方点评药剂师

王华海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门诊处方采取处方点评方式对其质量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本院于2019.01开展药剂科处方点评用药模式,并抽取开展前(2019年1月至6月)96例门诊患者用药处方作为甲组,开展后(2019年7月至12月)96例门诊患者用药处方作为乙组,评估两组门诊处方质量及用药合理情况。结果:乙组处方不规范使用总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甲组12.50%;乙组患者处方中未发生药物重复使用、患者存在用药禁忌以及联合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均为0.00%,显著低于甲组6.25%、4.17%、5.21%;其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发生率为1.04%、药物剂量与用法不当发生率为2.08%,相比甲组7.29%、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处方经过药剂科处方点评,其处方不规范使用总发生率显著降低,有利于门诊处方质量全面提升,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建议推广与普及。

关键词:处方点评;门诊处方质量;用药合理性;药剂师

【中图分类号】 R1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处方属于临床医师开展医疗活动前后主要书写方式,其不仅能够对医院门诊部医疗质量以及用药水平进行反映,还可以作为医师为患者采取专业用药方案的重要凭据;因此,其同时也具备客观呈现医疗技术内涵与追究法律责任等作用[1]。随着现代医药学不断发展,临床用药科学化、合理性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若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事件,进而造成医疗纠纷。有学者提出,处方点评属于临床用药分析与不合理用药控制方面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2]。本研究在我院门诊医师开具处方后由药剂师开展处方点评,并与常规处方管理模式做对比,深入解析其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本文将我院于2019年度药剂科处方点评用药模式开展前后共192例门诊患者用药处方作为观察对象,依据管理模式不同分成2组。甲组患者男女比例为52:44,年龄为0~90岁,年龄均值为(45.02±5.19)岁;乙组患者男女比例为53:43,年龄为1~89岁,年龄均值为(44.93±5.36)岁,上述一般资料(P>0.05)。

纳入标准[3]:所有患者均知晓认可且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试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排除存在处方意外丢失者。

1.2方案

本院于2019年7月开展药剂科处方点评用药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由药剂科成立处方点评小组:主要成员包括相关疾病科室主任或者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医师与高职称药师。组内成员主要负责处方点评事宜,科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管理组内成员,对各位成员工作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并组织成员分析问题并实施整改。(2)全面点评制度的建立:制定科学全面的点评制度,并对合理用药考评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并引用相关规章制度、总结优秀处方点评经验,再与本院实际情况及国家卫生部要求结合,对药物合理应用进行综合评价。(3)采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科学的处方点评工作表,内容包括处方信息(如患者性别、年龄及家庭住址等一般资料、诊断情况、使用药物名称及药品价格等)与合理用药详细指标(如各类药物、注射剂的名称及药品类别等)。(4)制定用药问题代码:①药物品种选择问题:指选药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相符,对患者哺乳期、妊娠期、过敏史等特殊情况或者存在其他禁忌证问题进行忽略;②用药指征问题:指处方中疾病诊断与所用药物说明书中所提供的适应证严重不符,且医师无法提供相关权威用药依据;③药物配伍禁忌问题:指所选择的注射剂溶媒与相关药物成分存在配伍禁忌。④药物重复使用问题:指两种及以上药物存在相同活性成分,處方中选择同时使用,或者是同时使用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⑤药物剂量与用法问题:指排除部分经过医师签字确认的需要进行超剂量用药的处方外,存在给药途径、用药次数、药物浓度及疗程等与药物说明书及相关执行标准不相符情况;⑥药物联合使用问题:指患者联合用药可能会发生拮抗作用或者是其自身病情无需进行联合用药。

1.3观察指标

(1)门诊处方质量:统计两组管理后处方不规范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需皮试药物未标明、处方前记缺项、修改处方未注释、处方未使用通用名以及单张处方用药超标)。(2)记录处方点评开展前后临床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内容包括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药物重复使用、患者存在用药禁忌、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剂量与用法不当等。

1.4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x±s)表示,计数资料[n(%)]表示,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处方不规范情况

乙组处方不规范情况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见表1:

2.2临床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

乙组临床各项用药不合理发生率均低于甲组(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也日益增强,导致前往门诊就医的病例数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门诊医师不仅需要为患者提供一般的诊治,还需要通过开具处方对其进行准确用药。门诊处方质量与临床用药安全性以及患者治疗成效存在密切联系,既往实施的常规处方管理模式,即药剂师严格遵循处方医嘱进行药物配置与发放,未能够参与处方内容审核,导致处方存在一定片面性。故采用开展处方点评用药模式对门诊处方质量实施强化管理以确保用药合理性显得尤为必要。

用药合理性主要指针对患者实际病情、特殊情况,并将药理学作为基础理论,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药物[4]。但通常医师工作规范程度、责任心、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技能掌握情况等因素会对门诊处方质量以及用药是否合理产生一定影响(如医师专业水平不足、责任心不强容易造成药物剂量与用法不当情况)。自我国《处方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处方点评已成为药剂科成员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环节,通过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针,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处方点评是用于评价门诊处方以确保用药合理性的科学管理方法,其能够对门诊医师处方的开具起到审核与督促的作用。王寅淼[5]等人研究中指出,在门诊中实施药剂科处方点评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门诊处方质量,还可以降低用药不合理情况发生率,效果显著。本文结果显示,乙组开展处方点评后,门诊处方不规范使用情况及临床用药不合理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甲组(P<0.05),说明药剂师在对处方进行评价后能够针对医师开具处方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予以完善,并将结果通过一定途径反馈至患者手中;处方点评小组对点评工作总结,并针对结果进行反馈,能够有效促进点评质量改善,有助于处方规范化与用药合理性提高。上述结论进一步证实处方点评运用于门诊处方质量把控与合理用药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门诊处方开具后由药剂科进行处方点评的方式指导临床用药,能够显著减少处方不规范使用情况,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从而有效避免用药不合理情况发生,促进用药合理化,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郭金娟,李彤,徐兵, 等.某医院2017年1~6月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7):384-387.

[2]赖静怡.药剂科处方点评对门诊处方质量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3):226-227.

[3]陈文君,李可欣,廖国咏等.我院2017年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0):216-217.

[4]王萍,车章洪.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模式探讨[J].北京医学,2018,40(6):594-595.

[5]王寅淼,韩萍.药剂科处方点评对门诊处方质量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10):1325-1326.

3356501908228

猜你喜欢
处方点评药剂师
药剂师是干什么的
何时结婚都不晚
何时结婚都不晚
医院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处方分析
全样本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爆炸袭击
处方用药配伍禁忌分类研究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丙戊酸钠制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