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壮族医药的历史地理环境及传承述论

2022-03-18 00:40王明富 王成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王明富 王成璐

摘要:中国壮族第二大聚集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远古骆越鸟部落族群在州境生息繁衍的故乡之一,其后裔壮族濮侬支系,传承先民的医药文化,独具特色。本文笔者历经半个世纪的调查研究,试将文山州壮族濮侬人传承的壮医壮药的历史背景及地理环境、文山壮医药的传承特点、文山壮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和贡献,以及文山与广西壮族的区别进行梳理介绍。

关键词:壮族濮侬人;壮医壮药;历史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 R2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2

一、云南文山与广西壮族的区别

1.语言、支系不同

文山州的108万壮族,可以分为:侬、沙、土三大支系。其中,“侬”支系约占文山州壮族人口的百分之六十,“沙”支系约占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土”支系约占百分之十至二十。文山州的“儂、沙、土”三个支系,各传承早期的传统服饰,但,不能直接对话。文山州的壮族与广西自治区的壮族,不同点是,广西仅分为讲壮语北部方言语和壮语南部方言语两大族群,传统服饰基本变异,除讲北部方言外,也不能与文山州的各支系直接对话。

2.传统文化不同

广西的壮族,从秦汉以来,履行“车同轨、书同文”,接受汉文化较早,普及汉语普通话也较早,与文山州壮族相反,保留的传统文化也较少。据广西原自治区副主席、《壮学丛书》总主编张声震,曾经多次到文山开展调研,在历次壮学研讨会上,他都反复强调,“文山是壮族文化的‘富矿区’”,要研究中国壮族历史文化,不可能没有文山。

3.文山属远古骆越先民繁衍地之一也不同

早在西汉元鼎六年,距今2131年,中国的大汉朝廷,将云南省文山州的文山、西畴、麻栗坡、马关县地区,设为古越语称之“都梦县”(即“国门”县)。20世纪80年代,专家学者研究“百越”(吴越、邗越、瓯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越裳)族群先民的分布区域。

4.自古文山壮族濮侬支系是原住族群

近年学者对云南省滇东南六诏山脉(文山州)的考古发现和对骆越鸟部落族群后裔壮族濮侬支系的研究,文山州国土面积31456平方公里,中越国境线长438公里,西汉时期设置的“都梦县”,即今文山州,属实是骆越鸟部落族群先民生息繁衍地之一,后裔壮族濮侬支系,是文山州的原住族群。

二、壮族医药的历史背景及地理环境

1.文山是远古骆越鸟部落族群生息繁衍之地

中国壮族是远古骆越族群后裔,其先民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骆越鸟部落族群先民。考古界将新石器时代的双肩有段石器、夹砂绳纹陶等,纳入“百越文化”,即骆越先民文化。文山州境的史前岩画,属壮族濮侬支系先民,在新石器时代保留下来的宝贵文物古迹,也证明了,在万年前就有壮族濮侬先民骆越鸟部落族群在云南文山州境生息繁衍了。

近年来,笔者又从文山州境的考古文物,濮侬文献古籍和人文生态“活化石”开展研究发现,文山州的侬人南温河和鸡街南利河,这两条河流域,是远古骆越鸟部落族群先民生息繁衍的摇篮之一,先民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在这地域发展进入“乜閧”制母系氏族社会和“博閧”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又进入部族联盟的句町古代方国时期,最后的唐宋元明清时期,又进入“纣那”制封建领主社会。各时代都有文物可考证。为此,可以提出云南省文山州地区的远古骆越族群,应为“骆越鸟部落族群”,后裔是壮族濮侬支系。

壮族医药的流传地区,主要是壮族自古生活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文山州的原住壮族濮侬人,是远古骆越鸟部落族群后裔,其先民在万年前就生息在滇东南六诏山脉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先民创造的壮医壮药文化源远流长。

2.悠久的壮医历史

壮族骆越先民,早在石器时代曾经创造文字,如纪录在文山州丘北县黑箐龙旧石器时代遗址岩洞石壁上的文字,殷商时期与中原各部落族群共同创造的甲骨文,西汉时期句町族人铸在铜鼓上的图画文字等。由于壮族先民崇拜民间摩教,摩教倡导族人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理念,进入西汉时期,壮族先民为了维护汉朝的统一,遵循“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西汉句町国王族墓,也出土有汉字竹简,那时壮族先民没有条件普及汉字。为此,壮族医药发展史没有文字记载。进入明清时期,壮族摩教祭司,才开始选用汉字的音和意记录壮语摩教古籍,同时壮族从事壮医壮药的“掌雅”,也选用自己创造的文字和选用汉字的音和意记录壮医药文化。

3.独具特色的壮族医药历史

在亚热带的古代骆越蛮荒之地,生息着鸟部落族群,他们自古就传承稻作文明,以开垦稻田生产稻米维系生存繁衍。每年稻田谷穗快成熟的季节,气温炎热,人类容易患病。鸟部落的先民总结出一套“治未病”的防病方法,在气候转换时节,上山采药煮药膳吃。壮族传承先民的“食药同源”文化,源远流长。

壮医技术历史悠久,壮药的应用历史也同样悠久。曼陀罗是中国古代颇具神秘色彩的一种药草,据说汉代名医华佗研制的手术麻醉药“麻沸散”,主要成分就是曼陀罗。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时,为了找到一株曼陀罗,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就是这样一种在其它地方极其珍贵的药物,在壮族地区,却遍生于房前屋后,壮族先民早就知道其药的功效,并引种于房前屋后了。

三、文山壮医药的传承特点

文山州仅有骆越鸟部落族群后裔濮侬梁氏还传承明代至清代的壮医古籍和医疗器具,是提供文山州壮医壮药的宝贵史料。

1.文山州的濮侬梁氏壮医古籍记载的壮医药理论基础

(1)壮医称阴阳、三气同步及其药味、病症、五脏、五行和其医疗器具

阴阳概念:阳为热(赕dan)、光亮(熔rong);阴为冷(汽qi)、阴暗(岚lan)。

人氣、地气、天气同步:漄鳏(人气yaiguan);漄町(地气yaiding)、漄发(天气yaifa)

脏腑气血骨肉壮语读音:(腌a)脏;(胨dong)腑;(漄yai)气;(泐le)血;(岽dro)骨;(嫩ne)肉。

各脏腑的壮语称谓:心(詟zhe);肺(铂bo);肝(啖dan);脾(澪ling贴tie);肾(腰yao哩li);胃(脢mei胨dong);肠(腮sai);膀胱(癿bie哺bu);胞宫(腮sai唉ai);气(漄yai);血(泐le);骨(岽dong);肉(嫩ne)。

壮语十天干,十二地支读音:十天干,甲(嘎ga)、乙(特te)、丙(惹re)、丁(蟒nang)、戊(岜ba)、己(壳ke)、庚(筘ko)、辛(隆long)、壬(斗dou)、癸(旮ga)

十二地支,子(者zhe)、丑(博bo)、寅(尼ni)、卯(某mao)、辰(羲xi)巳(蛇she)、午(哈ha)、未(瞒man)、申(申shen)、酉(柔rou)、戌(盻pan)、亥(嗝ge)

(2)壮医人体“三腮”(三道)与疾病关系

腮糇(谷道):食物进入体内得以消化吸收的通道。

腮湳(水道):人体液体运行的通道。

腮漄(气道):人体与大自然之气相互交换的通道。

三道理论是壮医核心内容之一。三道重在通,调节有度,人与天地就保持同步平衡,人能保持健康状态,若三道不通,调节无度,天地人三气不同步,就会生疾病。

(3)壮医二路与疾病关系

洛泐(龙路):人体之血脉络,即龙路,功能是为脏腑骨肉输送营养的血液。壮医对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状态十分重要的通道,有主干线和网络之分,内封闭或通畅与否,是疾病脉诊的基础。

洛非(火路):即经络。属人体内传感之道,也有称“信息通道”,能感应感知外界各种变化信息和刺激。龙路可分中枢、干线与网络。火路反映迅速与否,可以判断疾病状况。火路不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4)壮医疗器具

古代先民的器具有:筘楣(木针)、筘兜(骨针)、筘钯(石针);豪猪刺;竹罐等。

铁器时代针具:进入21世纪还传承铁器“耈鏋鑶”(九针)如图:

九针壮语名:一、鑶锲、二、鑶觧、三、鑶竣、四、鑶三錂、五、鑶釟、六、鑶鏋、七、鑶䕀鬘、八、鑶鈤、九、鑶㝶

2.壮医的主要特点

(1)壮医治疗疾病,重视调节三道两路气机,调理三道两路的方法技艺多种,视具体疾病而定。

(2)重视袪邪解毒。

(3)强调早治与调气。

(4)用药简便而功专一。

(5)补虚多用血肉有情之品。

(6)邪毒所致疾病较多,古重视袪邪解毒。

3.壮医的诊病治病方法

壮医诊病有:目诊;壮医甲诊;壮医询诊;切诊。

壮医治疗方法有:药物疗法;药物竹罐疗法; 滚蛋疗法。

壮医针刺疗法:火针疗法;针挑疗法;挑痧疗法;麝香针疗法;皮肤针疗法;油针疗法;刺血疗法;神针疗法;耳针疗法。

壮医炙疗法:是通过烧灼或熏烤体表一定穴位或患处,使局部产生温热或轻度灼痛的刺激,以调节人体天地人三气的同步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壮医刮痧疗法;药物熏蒸疗法;药物熏洗疗法;壮医佩药疗法; 药锤疗法。

敷贴疗法:将药敷贴于人体某些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药物的刺激,调节人体天地人三气同步平衡,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壮医热熨疗法:是借助热力配合药力熨烫人体的一定部位,以疏通龙路、火路气血,调节天地人三气同步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四、文山州壮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和贡献

1.代表性传承人

千百年来,文山州八县(市)都有民间壮医医生,各乡镇都有可以满足民间小病不出村医治的民间医疗条件。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山市的马塘、德厚、秉烈乡镇的有数十位壮族妇女,传承祖辈的壮医技艺,常年行医在路上,边采药边买药治病,走村串寨为病人行医,有的还在远离文山的版纳、普洱租房长期行医。

进入21世纪,文山州各县(市)还有许多祖传的壮医“掌雅”,聚集到文山城自治州首府,传承祖辈的“掌雅”技艺,开壮医门诊行医。年逾八旬的丘北县树皮乡老“掌雅”梁国恩,带领自家五个儿女到文山城开办壮医门诊,弘扬、传承祖传的壮医壮药文化,每个儿女的门诊,因求医者很多,不断治好了众多患者,同时也都建有自己的别墅和门诊室。

文山州都有掌握传统壮医技能的数百位“掌雅”,边从事农耕生产,边帮本地患者治病,每年的“门诊量”,都不低于县城医院的门诊量。

2.壮族医药的贡献与主要价值

壮族医药文化本身价值具有两个部分:

1.内隐部分价值观和系统,如天人合一、生生不息、贵尚中和、以人为本、治未病、颐养天年等。

2.外显形态为各种体现物质实体和行为方式的符号,如药香囊、炙条(线)、火罐以及药酒、汤药、熬药、药浴、刮痧、针灸、点压刺穴位等。

壮医药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壮医壮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国家对西医文化的普及推广应用,壮医药文化遗产得不到重视,一代代民间“掌雅”的传统记忆面临失传。骆越鸟部落族群后裔的壮族医药文化,是先民在石器时代一直传承至21世纪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宝贵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梁氏壮医及其传统壮医药的传承,应该纳入传统医药来立项保护和深入研究、弘扬。

参考文献: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M].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5.

355350058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