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

2022-03-18 00:48黄波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牙周病

黄波

摘要:目的 浅析牙周病患者应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其牙菌斑控制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方法 纳入74例牙周病患者,均源自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xx医院收治,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就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口腔保健行为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牙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刷牙次数增加、刷牙时间延长,正确掌握刷牙方式的人群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周病患者开展系统口腔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牙菌斑生成,维持牙周组织健康,提升口腔保健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牙周病;系统口腔护理干预;牙菌斑控制效果;口腔保健行为

【中图分类号】 R24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牙周病主要是指牙周组织的病患,包含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极易涉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两大类,是临床上较多见的口腔疾病,也是造成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因素,对人类牙齿及全身健康的口腔疾病[1]。有相关研究显示[2],牙菌斑是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生物膜,即使除去牙菌斑,也会生成牙菌斑,为此,在牙周病治疗过程中有效控制牙菌斑是关键。有学者指出,合理口腔保健措施能有效控制牙菌斑的生成。但常规护理措施仅侧重于疾病,患者口腔保健意识不高,导致整体干预效果不佳[3]。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是一种整体化、规范化护理措施,能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鉴于此,本文就牙周病患者应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其牙菌斑控制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74例牙周病患者,均源自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xx医院收治,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18~62岁,平均(43.15±4.31)岁。研究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20~63岁,平均(43.17±4.2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方式及预后状况,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口腔护理措施等。研究组基于此接受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口腔保健知识宣教,向患者宣教口腔健康相关知识,讲解牙周病防治相关知识,可使用模型、照片、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宣教,促使患者掌握牙周病的发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同时讲述牙菌斑、牙结石与食物嵌顿与牙周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掌握牙周病的危险性,促使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口腔卫生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介绍刷牙对清除牙菌斑的高效性与必要性,在模型上演示,宣教竖转动法和水平颤动法刷牙的技巧,将牙刷毛尖段对向龈缘,刷毛与牙齿形成45°,稍加压,促使刷毛一部分进入牙龈沟,一部分进入邻面牙间隙,注意力度,水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颤动时牙刷移动约需1mm,每次2~3颗牙,根据顺序将全牙每个面刷干净。而后引导患者在模型上反复练习,促使其娴熟掌握,有效刷牙3min/次,2次/d;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牙线、含氟牙膏等。

(3)药物干预,嘱咐患者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在服药过程中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报告做好记录,并给予相应的干预。可使用双氧水(3%)对患者牙龈沟或牙周袋进行冲洗。结合患者自身口腔环境,选择适宜的漱口水,叮嘱其用餐后漱口。

(4)避免交叉感染,嘱咐患者使用一次性漱口杯,应用独立牙杯、牙膏与牙刷,保持洗漱用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在对患者开展护理过程中,对器械进行消毒,及时洗手,保障无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口腔保健行为。①牙周健康状况,即记录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牙菌斑指数。②口腔保健行为,包含刷牙次数、刷牙时间、刷牙方式及牙线使用等。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组间比较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牙菌斑指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口腔保健行为组间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刷牙次数增加、刷牙时间延长,正确掌握刷牙方式的人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牙线使用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牙菌斑生物膜是以整体生存的微生物生态群体,是基质包裹相互粘附或黏附于牙间、牙面及修复体表面的细菌性群体,其借助生物膜特性粘附于牙体表面,不被水冲掉,去除后仍会再次生成,难以清除,是导致牙周组织破坏的重要因素。菌斑控制的方式较多,可以通过机械性措施、化学方式及强化口腔卫生等[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牙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口腔保健行为更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护理干预是健康宣教的一部分,其能促使牙周病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牙菌斑对牙周病的重要性,并能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5]。系统口腔护理干预中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患者自我保健意識与能力,建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从而促使其主动采取口腔健康行为。同时指导患者正确刷牙,刷牙是一种常规有效的口腔保健措施,是最易接受的牙周病预防方式[6]。正确的刷牙方式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牙菌斑,清理食物残渣,按摩牙龈组织,同时牙膏中的特殊成分能有效预防牙周病、龋齿。目前临床推荐采取竖转动法和水平颤动法刷牙,竖转动法刷牙有助于清除牙齿表面菌斑,水平颤动法可有效清除除龈沟周围菌斑。

总而言之,在牙周病中应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牙菌斑生成,保障牙周组织健康,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钟晓丽.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牙菌斑的控制效果[J]. 医疗装备,2018,31(13):160-161.

[2] 王少贤,焦玉凤,黄云芳. 系统口腔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及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9):133,188.

[3] 金巧红. 系统化口腔护理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及保健行为的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4):154-155.

[4] 赵双纱,吴韫慧,贾俊. 系统口腔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7):190-192.

[5] 李湘缘.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6):780-781.

[6] 尹建娜,林巧,吴爱华.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研究[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2):191-192.

1990501705206

猜你喜欢
牙周病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牙周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究
每天刷三次牙 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产后牙缝变大,当心牙周病作怪
喝生姜水预防牙周病
关于牙周病你不知道的还有这些
食用小松菜汁改善牙周病、高血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