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22-03-18 00:48宋翠平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应用进展干预效果心理护理干预

宋翠平

摘要:抑郁症是一类常见的精神心理性疾病,大多以持久而明显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近些年,单独药物治疗或者其他一些基础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并不可观,而心理护理干预则是除药物治疗外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辅助手段,心理护理干预在我国的应用发展比较迅速。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症;应用进展;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9年至今,由于全国范围内新冠疫情的影响,家庭、经济等各个方面高压力成为现代人出现消极情绪呈现增长的主要原因,严重者更会出现自我伤害、自杀等极端情况,因此抑郁症也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心理疾病[1]。

一、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王祖艳[2]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应用到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常规的药物治疗模式,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治疗手段配合使用后,对患者的情绪改善有较为可观的改善。在抑郁症的临床护理活动中,重点采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1)减轻病人不安、恐慌心境:病人从居家环境转变为就医环境,加上对未来不熟悉的医疗状况和前景,会提高病人本身的恐惧心理。在家属陪伴的情况下,医生通过细致体贴地和患者交流病情,增强自身意识,并引导病人参观了解住院环境、病情处理方法、疾病病程等特点,从而提高其治愈信心,减轻焦虑与恐慌心情,最终树立医患之间的良好信任感。(2)引导病人表述自己的理念:每天由固定的主治医师或护士和病人交流、互动,彼此打开心扉,使病人体会到医护的亲切,引导病人表达自己的理念,表达自己的理念。(3)诱导病人正面思想:针对病人负面的情感、思维,避免积极攻击,先予以必要的肯定,迂回剖析相应的缺陷、弊病,促使病人思维进入正面的方面,做到指导、激励、介入到病人的心理活动之中。(4)激发自我价值与使命感:主要针对有明显厌世心态、自杀倾向的病人,利用日常沟通与交流帮助病人重新发现的个人优点、成就,增强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分析其内心深处的潜在意识及想法还是那一种“放不下”,并适当“放宽”家庭工作的对自身的需要,从而提高了患者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认同感和为重要负责的意识。(5)积极释放心理压力:鼓励病人采用聊天、倾诉等方法宣泄心理负担。培育病人比较普遍的兴趣,防止孤僻独处,指导病人主动通过参加活动、锻炼等身体运动释放抑郁心情。[3]。

二、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2.1常用评估方式

在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中,一方面是跟踪记录患者各方面的直观表现,如患者的躯体功能是否存在障碍、是否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等,即患者的定性表现,另一方面是患者的定量评价,采用客观心理量表进行进一步评估。常用的心理评估量表有: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评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2.2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效果分析

在一项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研究中采用META分析综合数据分析了1446例老年人抑郁病人心态护理干预疗效,经过综合分析老年人抑郁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的合并效应量,证明在对老年人抑郁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达到较好疗效,促进病人的健康恢复。在冯玉勤[4]的调研中,把一百零六例抑郁病人随机地分为了观测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测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人抑郁心态情绪评估状况,开展了有针对的心理护理干预约六星期,再经过SAS与SCL-90等量表的对照评估,发现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药物护理等综合疗法基础上能有助于压抑病人减少心理健康情感障碍,增强病人治疗信心,进而有效地促使病人疾病康复,改善了抑郁病人的生活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增进医疗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从一些方面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同时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干预同样重要。通过以上研究可也看出,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是明显的,并且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我国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发展分析

目前,我国对临床护理领域中心理干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临床患者的调查。有报道列举了我国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多集中于对患者的调查性研究,如对新入院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状况的评定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但进一步的心理干预措施的研究涉及较少,对干预后患者的改善情况也少有深人研究。我国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各类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当前临床护理领域中的心理健康干预科研正不断有新进展产生,尤其近些年在如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理论基础、实施技术、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疗效、质量的评价等技能都在进行专业培训,加强此方面的临床使用水平。但就从抑郁症患者的发病体量以及医护人员的数量来看,呈现严重的“供需不足”的情况,因此抑郁症患者的治疗需要再优化完善治疗理論与模式,来满足大量抑郁症患者的整体治疗目标。

四、结语

伴随“身心健康”定义的日渐普遍,心理干预成为现代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愈来愈普遍的重视。在抑郁病人的临床护理中,大多是围绕着传统护理方法与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而进行,在心理护理干预与药物护理等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可以协助抑郁病人减轻情感障碍,提高对患者依从性,并有效促使病情痊愈,从而改善了抑郁病人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爱华, 王娟, 甘博文.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9, 31(6):5.

[2]王祖艳.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9):1.

[3]增太吉. 心理干预在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7):1.

[4]冯玉勤.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2022(21):2.

2891501705218

猜你喜欢
应用进展干预效果心理护理干预
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技术应用进展
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联合治疗方法对透析低血压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