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3-18 00:56刘丽萍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循证护理

刘丽萍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2020年2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78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循证护理,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从住院时间上看,试验组(15.96±1.58)d,和对照组(20.79±2.64)d相比更短(P<0.05)。从不良反应上看,试验组发生率0.0%,和对照组12.82%相比更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用循证护理,住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时间;心律失常;效果;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乃急危重症之一,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急性缺血,可使心肌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的情况[1],而心律失常则是本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以胸闷、心悸和头晕等为主症,若病情严重,也可导致猝死和晕厥等问题[2]。本文选取78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2020年2月-2021年12月),着重探讨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2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78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女性19人,男性20人,年纪在42-79岁之间,平均(57.82±4.64)岁。对照组女性18人,男性21人,年纪在43-79岁之间,平均(57.43±4.12)岁。病人精神正常,无药敏史。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精神病者、全身严重性感染者、心理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与恶性肿瘤者。2组年纪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常规护理:检查协助、用药干预和病情监测等。试验组配合循证护理:(1)组建循证护理小组,任命护士长为组长,从科室中选取多名高资历的护士入组,并对她们进行培训。开展小组会议,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关键字,然后再维普、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找到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估,找到询证依据,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2)严密监测病人体征,观察病人病情,若有异常,立即处理。按时协助病人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指导病人采取放松舒缓法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3)积极与病人沟通,了解其心理诉求,同时帮助病人解决心理问题。用亲切的语言安抚病人,尊重病人,保护好病人隐私。为病人播放舒缓的乐曲,促使其身体放松。教会病人如何稳定心态,包括暗示疗法与倾诉等。(4)要求病人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与高纤维的食物,禁食辛辣、油腻和刺激的食物。嘱病人少量多餐,多喝温水,多食用新鲜果蔬,确保排便顺畅。积极劝导病人戒烟和禁酒,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5)卧床期间,指导病人被动活动四肢,如:屈伸膝盖、转动踝关节和摆动手臂等,30min/次,每日1次。若病人病情允许,可协助其下床活动,如:站立训练、膝盖屈伸抬起和上肢摆动训练等。另外,还应指导病人完成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如厕、上下楼梯和穿衣等。(6)采取发放宣传册、集体授课与视频宣教等途径,对病人与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需要向他们详细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知识,告知治疗流程、目的和临床优势等。耐心解答病人和家属的提问,打消他们的顾虑。

1.3 评价指标

1.3.1 记录2组住院时间。

1.3.2 统计2组不良反应(心源性休克,及心衰等)发生者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对计量资料(x±s)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分析

从住院时间上看,试验组(15.96±1.58)d,对照组(20.79±2.64)d。对比可知,试验组住院时间更短(t=7.3158,P<0.05)。

2.2 不良反应分析

从不良反应上看,试验组发生率0.0%,和对照组12.82%相比更低(P<0.05)。如表1。

3 讨论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在我国临床上十分常见,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病人的死亡[3]。循证护理乃新型的护理方式之一,能够将询证依据和临床经验有机结合起来,为病人制定出更加符合临床需求的护理方案,以在最大限度上提高病人护理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促进病情康复[4]。对于此项研究,分析住院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更短(P<0.05);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

综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用循证护理,不良反应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曲维艳. 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效果[J].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5):124-126.

[2]曹云,朱尊敬. 评价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6):149-150.

[3]朱燕梅,张春燕,何艳. 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21,40(13):103-105,109.

[4] 马玉萍.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J]. 健康必读,2021(6):125.

1700501186269

猜你喜欢
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循证护理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