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辅助小儿推拿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疗效观察

2022-03-18 00:48朱文玲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疗效

朱文玲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和小儿推拿联合用于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脾失健运型厌食患儿96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和小儿推拿疗法,而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从总有效率上看,试验组97.92%,和对照组81.25%相比更高(P<0.05)。从sf-36评分上看,治疗后:试验组(89.24±3.61)分,和对照组(76.79±5.28)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联用中医护理干预和小儿推拿疗法,效果显著,且预后也更好。

关键词:脾失健运型;疗效;中医护理干预;厌食

【中图分类号】 R244.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临床上,小儿厌食十分常见,乃慢性病之一,以食量减少和食欲减退等为主症,严重者出现拒绝进食。若不尽早积极干预,会导致营养不良,降低免疫力,从而继发多种疾病,对其健康生长发育造成影响[1]。现代研究表明,于对症治疗的基础之上,予以厌食患儿精心的护理,可提升其疗效[2]。本文选取96名脾失健运型厌食患儿(2020年1月-2021年12月),着重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和小儿推拿联合用于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脾失健运型厌食患儿96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女孩23名,男孩25名,年纪在1-6岁之间,平均(3.16±0.37)岁;病程在1-6个月之间,平均(2.78±0.42)个月。对照组女孩22名,男孩26名,年纪在1-6岁之间,平均(3.21±0.39)岁;病程在1-16个月之间,平均(2.85±0.46)个月。2组病程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和小儿推拿疗法,详细如下:(1)对患儿中脘穴与足三里穴进行科学的按揉,同时采取揉板门、摩腹、运内八卦和推四横纹等手法对患儿进行干预。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对推拿力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每日1次,疗程为10d。(2)嘱患儿少量多餐,规律饮食,适当食用小米、山药和山楂等食物。要求患儿饮食清淡,禁食油腻、生冷与辛辣的食物。告诉家长一定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应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且安静的进餐环境,以增强患儿食欲,并能起到调达肝气等作用。积极与患儿沟通,帮助患儿解决心理问题。用亲切的语言安抚患儿,酌情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抚触与握手等。为患儿播放喜欢的儿歌,以减轻其恐惧和紧张感。(3)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指导家属多带患儿进行户外运动,适当户外活动能调动人体的气血运行,不仅能增加患儿的自身抵抗力,增加免疫力,而且能促进胃肠运动,增加胃动力。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治疗:指导患儿使用胃动力药与助消化剂等药物,疗程为10d。告知患儿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严密监测患儿各项体征,积极协助患儿完善各项检查。

1.3 评价指标[3]

1.3.1 参考下述标准评估疗效:(1)无效,食量未改善,食欲下降等症状未缓解。(2)好转,食量有所增加,食欲下降等症状明显缓解。(3)显效,食量明显增加,食欲下降等症状消失。对总有效率的计算以(好转+显效)/n*100%的结果为准。

1.3.2 用sf-36量表评估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涉及总体健康、活力与生理职能等,总分100。量表得分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对计量资料(x±s)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从总有效率上看,试验组97.92%,和对照组81.25%相比更高(P<0.05)。如表1。

2.2 生活质量分析

从sf-36评分上看,治疗前:试验组(51.85±7.62)分,对照组(51.03±7.48)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t=0.3146,P>0.05);但在治疗后:试验组(89.24±3.61)分,对照组(76.79±5.28)分,对比可知,试验组得分更高(t=12.7431,P<0.05)。

3 讨论

祖国医学中,小儿厌食被纳入“纳呆”等范畴之中,包含脾失健运型等多种病理类型,可由脾胃功能时常所致,故,治疗应从健脾胃等方面入手。中医推拿乃祖国医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按揉患儿的中脘穴与足三里穴,能够对其胃通降与受纳功能进行纠正,以促进患儿厌食症状的缓解,并又处于增强患儿食欲[4]。中医护理干预包含情志护理、环境调整和饮食指导等方面,能够促进患儿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患儿食欲。因厌食的发生与饮食结构、消化系统功能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故,通过对患儿的饮食环境进行调整,能够提高其身心舒适度,增强食欲。对于此项研究,分析疗效,试验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分析sf-36评分,治疗后:试验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

综上,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联用中医护理干预和小儿推拿,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生活质量提升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伟. 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效果及预后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1):98-99.

[2] 周玢. 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临床观察[J]. 婚育与健康,2021(4):33.

[3] 叶艳妃. 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应用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2020,7(29):137.

[4] 贺英. 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临床应用体会[J]. 母婴世界,2020(12):119.

2515501705279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干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缺血性疼痛的影响效果探讨
对社区老年人痰湿质体质施行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的效果探讨
中医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作用评价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