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干预分析

2022-03-18 00:56黎莎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安宁疗护护理干预

黎莎

摘要:目的:探究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10——2021.10期间本院肿瘤科室收治临终癌症病人共计60名,数字奇偶法原则下平均分组,每组30名即为常规组、实验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安宁疗护干预,整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理评分和睡眠质量、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不良心理评分更低,睡眠质量更高,P<0.05。结论:肿瘤病房收治临床癌症病人接受安宁疗护工作能够改善患者睡眠情况,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建议普及应用。

关键词:肿瘤病房;安宁疗护;临终癌症;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通常癌症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癌症患者疾病很难治愈,随着疾病的发展必然会进入癌症的临终期。为了提供患者良好的预后生活,在其临床癌症期给予良好护理尤为重要。主要针对不良事件加以避免调整病患心理、睡眠、生理,积极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状况,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使其能够更加配合护理工作执行[1]。安宁疗护可提高病患生命质量,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应用效果好。对此,本统计针对安宁疗护的实施效果分析,详情可见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线性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10——2021.10收治的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60例,根据数字奇偶法分出常規组、实验组,各30例。患者病理检查诊断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常规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4~88岁,平均年龄(54.25±3.10)岁;疾病类型:胃癌6例、肝癌5例、肺癌4例、其他15例。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3~89岁,平均年龄(55.70±3.17)岁;疾病类型:胃癌5例、肝癌4例、肺癌7例、其他14例。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定期检测患者体征,记录关键数据,按照病患身体所需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确保营养摄入,稳定患者体征。

实验组:1.疼痛干预。临终癌症患者因其症状影响会产生癌性疼痛,躯体不适感强影响舒适度,因此肿瘤病房护理中应该首先给予疼痛护理,提高躯体舒适感后增加睡眠质量,避免因躯体过于疼痛无法顺利入眠。若常规护理疼痛缓解效果差,按照医嘱适当给予镇痛药,并跟随观察患者的躯体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告知医生及时处理。转移病患注意力减轻疼痛度,指导其如何深呼吸、握拳转移疼痛感知。2.环境干预。每日清洁患者病房,季节允许情况下定时开窗通风,营造和谐温馨的病房环境,可在房间内放装饰画或花草,并以患者喜好做好房间环境维护,提高病患治疗舒适度。3.皮肤干预。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长期营养消耗大,营养摄取效果差,因此瘦弱。长时间制动在床部分皮肤受压程度高,由此易出现受压情况。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为患者翻身,擦拭皮肤,按摩,以受压皮肤不适感缓解为主。4.心理干预。癌症的治愈率低因此病人临终阶段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加上躯体病痛折磨患者易产生消极心理,更需要护理人员关怀和家庭的温暖。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告知家人应给予关注和关怀,增加其社会认同感,满足患者个人爱好保持心情愉悦,能延长生存时间。给予病患安抚,让家属、医护人员成为其精神支持,护士应和家属沟通告知正确的疾病认知,引导其配合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良心理评分(结果值低护理效果好)、睡眠质量和家属护理满意度(两项结果值高护理效果好)。

1.4统计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心理评分和睡眠质量对比

表1可见,实验组不良心理评分低于常规组,睡眠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

2.2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2可见,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癌症属于常见恶性肿瘤疾病,经医学资料显示近十年我国癌症病患人数显著上涨,尤其肿瘤晚期患者居多,经临床有效针对性治疗后,五年内有效生存率仅占据百分之三十左右。肿瘤病房中临终癌症病患躯体机能健康性差,其临终期距离死亡较近,患者受到心理压迫和躯体疼痛感的影响,会产生消极心理,且生理上患者可感到生机逐渐下降,对此,为保护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提高舒适性,选择合适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新发型恶性病患中百分之七十均处于晚期,多数患者雨后条件较差,随着病情的加重进入临终阶段,此时安宁疗护能够鼓励病患直视自身疾病且能积极乐观的生活,保证在最后的有效生存时间内尽可能的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恢复环境,帮助患者在最后的生存时光中让生命更有宽度和深度,追求有意义的生活[2-3]。

结果可见,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更高;实验组不良心理评分更低,P<0.05。说明实验组优势在于安宁疗护建立于“以人为本”基础上,能融合新兴护理内容为病患提供优质服务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实施安宁疗护干预,可稳定其身心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评价避免纠纷事件发生,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谢树丽,刘向月. 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情绪功能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2021,13(20):28-29.

[2]高丽萍,邢健红. 终末期癌症儿童安宁疗护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08):995-998+1009.

[3]姜倩. 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1):230-231.

1536501186274

猜你喜欢
安宁疗护护理干预
社区中对老年人终末期安宁疗护工作的研究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作用
开展志愿者服务对临终病人及家属的影响
探索与困境: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事业发展分析
“安宁疗护”呵护人最后的尊严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