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2-03-18 01:26韦云娜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NIHSS评分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效果

韦云娜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7例),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神经缺损程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塞;护理效果;NIHSS评分

老年性脑梗塞是一种发病迅速、预后较差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病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昏迷与偏瘫等。引发老年性脑梗塞的因素相对复杂,可能是脑组织缺氧、缺血,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所致,若治疗不及时,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等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在常规护理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相对缺乏对患者的关注,导致病情控制效果欠佳。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与恢复规律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护理方案,应用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更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进程。基于此,本文就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4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时段进入本院诊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7例,性别:男15例,女12例;年龄:66~79岁,均值(72.17±2.50)岁;病程:3~15d,均值(7.98±1.20)d。观察组27例,性别:男17例,女10例;年龄:67~80岁,均值(72.32±2.35)岁;病程:3~15d,均值(7.84±1.35)d。参与研究者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65岁,经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确诊为脑梗塞;(2)患者家属知情并同意加入研究。

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或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者;(2)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3)合并传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仅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全面监测患者呼吸、血压与心率等体征,遵医嘱予以患者药物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各项情况,及时提供专业指导与帮助;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协助其进行翻身、坐立等训练,逐渐过渡至床下运动。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1)基础护理:针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定时为患者更换引流袋,并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时刻注意患者尿液的颜色,如实填写记录,若出现异常情况,则及时遵医嘱进行处理;在服药期间,患者可能会发生并发症,护理人员随时做好预防措施,如通过扣背或翻身的方式預防坠积性肺炎,定时清除分泌物预防误吸等。(2)心理护理:巡视病房时评估患者情绪状态,针对其表现的情绪予以心理疏导,若患者表现为焦虑,可通过播放音乐、视频与广播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疾病的关注;若患者表现为担忧,则讲解医院的治疗水平,并主动分享相关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3)认知干预: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将治疗与护理方案详细告知家属;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老年性脑梗塞的相关知识,如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等,引导患者认识到积极治疗在改善与控制病情上的重要性。(4)康复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时,协助其正确伸展肢体,在膝关节摆放枕头使其处于屈曲位;患者保持卧位时,放置枕头于后背,身体向后倾斜;患者可下床活动后,指导其在床边进行站立与直抬腿等体位训练,在可行走后则进行上下楼训练。

1.3观察指标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神经缺损程度,其中包括意识水平、凝视等内容,总分为42分,患者评分越高表明其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s)比较行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行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护理前比较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老年性脑梗塞一旦发生将会影响患者脑组织功能与肢体活动,甚至在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威胁生存,因此及时采取措施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尤为重要[3]。此外,大部分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显著增添了病情恢复难度,需要联合临床护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促进其预后的提高。

优质护理服务是注重体现人本理念的新型护理模式,其要求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角度上思考问题与提供服务,从而满足患者治疗期间的实际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已显著减轻。分析是护理人员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并且加大观察力度,做好相关并发症预防工作,能够减轻疾病与症状引发的不适感。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同时开展认知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使其高度配合治疗,促进治疗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康复训练是提升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增加机体活动度,显著恢复肢体功能,带动预后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

参考文献

[1]徐玉.优质护理服务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3):277-279.

[2]张焱.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体会[J].系统医学,2020,5(12):150-152.

[3]王晓蕊.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系统医学,2021,6(09):165-167.

[4]娄艳培.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1):236-237.

[5]黄丽.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6):585-586.

3673501908229

猜你喜欢
NIHSS评分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效果
MESSS评分与NIHSS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评估分析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轻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RP和NIHSS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