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的价值及意义

2022-03-18 06:20王人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多普勒病因分级

王人杰

(宜兴市中医医院超声科 江苏 宜兴 21420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使得患者心肌收缩功能明显下降,心脏搏出血液不足,机体各组织器官代谢与静脉回流受到影响,导致全身供血不足[1]。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内分泌疾病、高血压等病变密切相关,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症候群,以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为主要症状。经临床研究表明[2],引发慢性心力衰竭的因素非常多,诊断难度比较大,一般病因至少2种。目前,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十分普遍,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基于此,本文现以2018年9月—2020年12月在宜兴市中医医院治疗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在宜兴市中医医院治疗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5例,设为试验组。纳入标准:①患者经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②无检查禁忌证者;③可正常交流,无意识障碍者;④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内分泌疾病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③存在精神疾病或者智力障碍者;④临床资料缺失者。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15 名为对照组。试验组中男性60例,女性55例;年龄为50~78岁,平均年龄(62.34±3.87)岁;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4.67±1.06)年;心功能分级Ⅰ级35例,Ⅱ级50例,Ⅲ级30例。对照组中男性61例,女性54例;年龄为51~78岁,平均年龄(62.19±3.69)岁。两组性别、年龄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选用飞利浦iE Elite彩色超声系统,探头频率设定为2 MHz~5 MHz,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患者取左侧卧位,将探头放在心脏处,对心脏尖端进行重点观察,以此对心脏各腔切面状况予以确定,同时对心脏各瓣膜结构、形态、血流情况、室壁厚度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图像清晰后,静止画面,对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测量,结束后保存图像资料。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LAD、LVDD、LVEF进行测量,并统计对比测量结果。参考值范围:LAD正常值<30 mm,LVDD正常值为35~55 mm,LVEF正常值为55%~8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LAD、LVDD、LVEF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LAD、LVDD大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的LAD、LVDD、LVEF对比(x- ± s)

2.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LAD、LVDD、LVEF比较

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LAD、LVDD数值越大,LVEF数值越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见表2所示。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LAD、LVDD、LVEF比较(x- ± s)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心脏病发病率日益提高,使得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随之升高。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心肌收缩乏力,从而使得心脏搏出血液无法正常回流,造成机体全身性供血不足,引起各组织器官代谢异常[3]。一般来说,慢性心力衰竭多见于老年群体,且治疗难度非常大。经临床调查表明,诱发慢性心力衰竭的因素非常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病等疾病均会引起心肌舒缩功能异常,从而诱发慢性心力衰竭。②心脏负荷太大,导致机体心肌功能与结构改变明显,呈现失代偿现象,造成心脏排血量减少,进一步影响心肌功能。③机体功能减退、高血压等疾病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普遍伴有脏器功能改变现象,如腹部水肿、腿部水肿;心室充血量减少,心室松弛性与顺应性减弱,导致机体循环障碍,出现淤血现象,出现气促、肺水肿等症状;运动耐力降低、骨骼肌供血减少,使得机体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改变与肺水肿、循环淤血、心脏组织灌注不足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生命体征、生化检验结果、影像学检验结果,以此做出准确判断。

在临床诊断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技术应用十分普遍,诊断准确率非常高,基本可以超过90%,但因为检查费用比较高,对检查设备的要求比较多,加之患者自身经济条件有限,使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局限性比较大[4]。除此之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技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只能体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应用范围比较窄[5]。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就是利用有关设备处理多普勒信号,将心脏血流信号转变成彩色编码后予以二维成像[6-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理如下:在高清晰度黑白B超上加彩色多普勒,即呈现图像并非人体组织真实的颜色,而是在黑白B超基础上利用彩色多普勒技术产生相应伪彩,以不同颜色显示心脏结构、心脏供血状况,之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呈现心脏供血性质、速度等状况,以此形成二维图像,以便医生进行直观了解,做出准确判断[8-9]。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不仅可以对患者心脏血流状况予以清晰显示,还可以清晰显示患者心脏结构,心脏呈现完整性非常高,能够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10-11]。除此之外,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不会产生任何损害,安全性非常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荐与应用[12-1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LAD为(49.45±6.48) mm,LVDD为(53.42±6.82)mm,大于对照组的(30.74±6.73) mm、(47.71±6.06)mm;LVEF为(40.51±5.52)%,低于对照组的(60.64±7.35) %,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的LAD、LVDD、LVEF分别为(40.51±5.52) mm、(49.11±5.53)mm、(59.72±6.44)%;心功能分级Ⅱ级患者的LAD、LVDD、LVEF分别为(49.72±5.82) mm、(52.31±5.53) mm、(52.51±6.41) %;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的LAD、LVDD、LVEF分别为(56.13±6.65) mm、(58.62±6.13) mm、(45.42±5.53) %;心功能分级越高,LAD、LVDD越大,LVEF越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有关文献[14-16]的研究报道十分相似,其具体数据如下:观察组LAD、LVDD分别为(50.34±6.39)mm、(54.31±6.73)mm,大于对照组的(20.83±5.84) mm、(47.82±6.1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为(39.62±7.6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53±8.24) %(P<0.05)。心功能分级Ⅰ 级患者的LAD、LVDD、LVEF分别为(39.62±5.63) mm、(50.22±9.64) mm、(59.61±8.35)%;心功能分级Ⅱ级患者的LAD、LVDD、LVEF分别为(49.81±6.71) mm、(51.20±9.64) mm、(52.60±7.50)%;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的LAD、LVDD、LVEF分别为(56.22±8.76) mm、(58.71±9.02) mm、(45.33±7.42)%;心功能分级越高,LAD、LVDD越大,LVEF越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非常高,能够准确诊断心脏相关指标,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予以准确判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当然,本文研究结果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研究区域范围选定比较小,研究对象选取数量比较少,使得研究结果无法完全代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所以,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为了确保研究结果更加全面、准确,应适当增加研究对象选取数量,扩大研究区域选定范围,以此为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多普勒病因分级
儿童中心气道狭窄84例的病因及诊疗方法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