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2022-03-18 06:20王前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误诊率符合率预测值

王前前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1300)

胰腺癌是较为常见的胰腺肿瘤,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胰腺癌患者在早期时诊断较为困难,大多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低,且预后较差[2]。目前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常运用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诊断。为提高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度,为术前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特选取50例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的疑似胰腺癌患者,通过比较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两种检查方式的术前评估符合情况,并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来探讨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的疑似胰腺癌患者50例,依次给予50例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为43~65岁,平均年龄为(54.32±4.86)岁;5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患者有45 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45例确诊患者均符合胰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3];②患者一般资料齐全;③患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依从性;④5例高度疑似患者均具有腹痛、黄疸等临床症状。

排除标准:①一般资料不全者;②临床依从性较差者;③同时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④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⑤精神疾病患者;⑥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⑦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CT检查采用西门子Emotion 16螺旋CT机进行检查,MRI检查选择美国GE MEDICAL SYSTEMS公司的Signa HDxt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依次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检查。

CT检查:患者诊断前需保证空腹状态,于检查前饮水500~1 000 mL,以保证十二指肠处于充盈的状态。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从患者隔顶开始进行平面扫描,直至双肾下极,先给予患者平扫,然后进行增强扫描。将80~100 mL的碘普罗胺(德国Bayer Pharma AG 分包装: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规格:20 mL:12.47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152)静脉注射于患者肘静脉,注射速率保持在3~4 mL/s,给予患者三期动脉增强扫描,注射结束后,动脉期20~25 s扫描速率,胰腺期30~35 s扫描速率,门脉期75~80 s扫描速率。

MRI检查:行相控阵体部线圈,给予患者常规的冠状和轴位扫描,实际操作的参数设置如下:T2WI轴位通过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E设置为87 ms,TR为1 800 ms;层间距为1 mm,层厚4 mm;T1WI:TE为4.2 ms,TR为186 ms。胰胆管冠状位以3D磁共振成像,TE设置为673 ms,TR为1 800 ms,层厚2.2 mm;动态增强扫描以容积内插体部检测序列进行,TE为2.2 ms,TR为4.8 ms,层厚5 mm。按照0.1 mmol/kg的剂量于患者肘静脉注射扎喷酸葡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规格:469.01 mg/mL×10 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63),注射速率控制在2.0~2.5 mL/s,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注射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L:90 mg×5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4047);注射结束后15 s给予患者动脉期扫描,结束后40~45 s给予患者胰腺期扫描,注射后300~360 s给予患者延迟期扫描。

1.3 观察指标

术前分期评价:病灶直径<2 cm,局限在胰腺包膜,无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视为Ⅰ期;病灶侵犯包膜,无血管浸润和转移,视为Ⅱ期;出现了局部的淋巴结转移,但是未见远处转移,视为Ⅲ期;出现远处转移视为Ⅳ期[4-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术前评估符合情况比较

5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患者有45例,行外科手术后,术后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11例(24.44%),Ⅱ期患者有16例(35.56%),Ⅲ期患者有13例(28.89%),Ⅳ期患者有5例(11.11%);CT检查结果显示,术前评估为Ⅰ期的患者有8例,符合率为72.73%(8/11),Ⅱ期患者有7例,符合率为43.75%(7/16),Ⅲ期患者有10例,符合率为76.92%(10/13),Ⅳ期患者有4例,符合率为80.00%(4/5),总符合率为64.44%(29/45);MRI检查结果显示,术前评估为Ⅰ期的患者有9例,符合率为81.82%(9/11),Ⅱ期患者有9例,符合率为56.25%(9/16),Ⅲ期患者有11例,符合率为84.62%(11/13),Ⅳ期患者有5例,符合率为100.00%(5/5),总符合率为75.56%(34/45);CT检查的总符合率与MRI检查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分析

5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患者有45例,经CT检查检出29例,其中阳性28例,阳性预测值为96.55%(28/29),阴性4例,阴性预测值为19.05%(4/21),误诊患者1例,误诊率为20.00%(1/5),漏诊17例,漏诊率为37.78%(17/45),CT检查的准确度为64.00%,灵敏度为62.22%,特异度为80.00%;经MRI检查检出患者有34例,其中阳性33例,阳性预测值为97.06%(33/34),阴性4例,阴性预测值为25.00%(4/16),误诊1例,误诊率为20.00%(1/5),漏诊12例,漏诊率为26.67%(12/45),MRI检查的准确度为74.00%,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80.00%。CT检查和MRI检查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检出率、阴性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术前评估符合率对比[n(%)]

表2 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 单位:例

表3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比较[%(n/m)]

3 讨论

胰腺癌患者由于在疾病早期缺乏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所以在检查时确诊率较低,若患者病情进入中晚期阶段,则手术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治愈率较低且病死率较高[7-8]。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中,胰腺癌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且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检查工作中,对于早期的胰腺癌患者而言,并没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症状,所以当患者感到异常并于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时,病情大多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胰腺癌的病死率较高。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常体现为纳差、黄疸、腹痛等,临床常备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常应用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基于此,本文特选取在我院进行检查、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的疑似胰腺癌患者50例,通过比较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两种检查方式的术前评估符合情况及检出结果,来探讨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5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患者有45例,CT检查总检出率为64.44%;CT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为96.55%,阴性预测值为19.05%,误诊率为20.00%,漏诊率为37.78%,准确度为64.00%,灵敏度为62.22%,特异度为80.00%。MRI检查总检出率为75.56%;MRI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为97.06%,阴性预测值为25.00%,误诊率为20.00%,漏诊率为26.67%,准确度为74.00%,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80.00%。CT检查的总符合率与MRI检查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T检查和MRI检查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漏诊率、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项研究证实,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CT检查可以作为胰腺癌初级筛查中对肿瘤的分期进行确定的初步检查方式,其优势为扫描速度较快,且获得的图像较为清晰,在胰腺疾病的实际诊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胰腺癌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对于较小病灶的诊断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无法清晰地显示较小的病灶、肿块以及周围的组织[9-11]。MRI检查的优势在于分辨率较高,且可多方位成像,相对于CT检查而言,可准确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CT扫描不到的较小病灶信息进行明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临床确诊率[12-13]。

综上所述,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术前评估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和MRI检查的应用价值相当,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检查方式。

猜你喜欢
误诊率符合率预测值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