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临床应用

2022-03-18 06:20谢敬德陆珊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多普勒

谢敬德,陆珊珊

(汕尾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广东 汕尾 516600)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获得了普遍应用[1]。而血管通路的质量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不仅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可将患者上肢动、静脉直接采用外科手术进行吻合的操作方式,可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实用性高,还可长时间保持高通畅度。但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中也易发生一定并发症,这不仅影响患者治疗自信心,还会降低其日常生活质量[3]。有相关研究表明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通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可将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通路中情况进行反馈,进一步保证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通路通畅性,减低相关并发症出现,为早日介入治疗提供指导[4]。因此,本文就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标准:①根据病情状况,需采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者;②患者本人或家属对本次调研完全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听力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者;③存在精神方面疾病者。根据有无并发症将患者分为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组36例与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组24例。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为37~83岁,平均年龄(50.77±10.34)岁;疾病类型:高血压肾病9例,糖尿病肾病7例,慢性肾小球疾病10例,药物性肾病10例,患者每周开展3 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治疗4 h,内瘘应用时间为6~20个月,平均时间为(13.00±3.25)个月。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组:男性16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为37~84岁,平均年龄(50.80±10.32)岁;疾病类型:高血压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4例,慢性肾小球疾病7例,药物性肾病7例,患者每周开展3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治疗4 h,内瘘应用时间为6~20个月,平均时间为(13.04±3.2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设定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相关参数,探头频率为5 MHz~12 MHz,多普勒取样角度为60°以下,告知患者检测流程与相关注意事宜,获得患者认可后,调整患者为仰卧位,手掌放置在接近患者的身体侧部,上肢向外旋伸展,经臂腕部暴露出现,对动静脉内瘘部位实施常规检查,测量内瘘口内径、头静脉内径与桡动脉内径,并做好记录。工作完成后,检查者选择血流显像超声检查,对桡动脉血管、血管内血流峰值流速、阻力实施测量,连续测量3次,获取平均数值后,实施多普勒超声检查。

1.3 观察指标

统计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分析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组患者与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组患者的血流指数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60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4例,其中血栓形成15例,内瘘狭窄6例,盗血综合征3例,总发生率为40.00%。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血栓形成患者头部静脉血管明显增粗,可观察加压管腔无明显变形,患者局部无血流情况;内瘘狭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瘘口出血狭窄,血流通畅性较差。

2.2 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组与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组血流指数的比较

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组患者在桡动脉内径与血流峰值流速分别为(187.51±25.62)mm、(5.34±1.25) cm/s,大于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组患者的(147.51±15.60)mm、(4.12±1.00)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阻力指数(0.50±0.11与0.48±0.10)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见表1。

表1 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组与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组血流指数的比较(x- ± s)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可将机体多余水分清除,将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压透析[5]。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通道,此类患者血管调节较差,而建立动静脉内瘘可达到长期、有效使用,缓解患者机体疼痛,还可减低医疗费用,这对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现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所以,选择正确、高效的检查方法,及时对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与发现,从而实施早期介入治疗,这对保证透析治疗、确保患者机体舒适度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6]。

成熟的内瘘结构、功能都有较为典型的变化,在灰阶超声检查时常可见头静脉血管扩张[7]。但是,目前仍然缺乏统一的判定动静脉内瘘成熟度的相关标准[8]。有报道指出[9],术后1~2个月内,内瘘血流量能够满足透析需求,静脉段有条件进行多次穿刺者可视为内瘘成熟。另有报道指出[10],内瘘成形术后6个月内进行透析,可获得较为充足的血流量,此时的瘘体静脉呈扩张状况,且较肥厚,能够允许2根穿刺针进行穿刺,且透析完成后撤针时的血管收缩情况较高,基本不会出现渗漏。另有研究指出[11],理想的内瘘应保证血流量超过200 mL/min。而造瘘术后若出现血管狭窄、栓塞、局限性扩张等不良情况,则极易引起血流量不足,继而影响血液透析治疗效果[12]。

临床中,诊断内瘘并发症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但此操作方式属于侵入性检查,对患者肾功能损伤严重,还可导致穿刺部位血肿,造影剂外渗等情况,这对临床对疾病的诊断与早日介入治疗等方面非常不利,且该项检查的费用较高、出检查结果的时间长,因此难以被广大患者接受,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3]。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属于无创操作,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效果确切等优势,针对血管、肾脏损伤性较低,更有助于对动静脉内瘘通路通畅性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反馈。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可将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血管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数进行反映,还可将患者桡动脉血管管径与相对应的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进行反映,这对确保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通路通畅性非常重要。且该项检查的重复性高,可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定性的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也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与其他检查项目相比,超声检查能够对血流量进行测量,并对多普勒频谱波形作出分析,可评价机体是否存在功能障碍,对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的相关并发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因此在临床中应用较多[14]。

本次研究结果为,60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者24例,其中血栓形成15例,内瘘狭窄6例,盗血综合征3例,总发生率为40.00%。由此可知,血栓形成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患者内环境紊乱,血管内膜出现损伤;尤其是老年患者,因为身体各项功能较差,合并症多,血管硬化弹性低,动静脉直径小,所以难以获得足够的血流量,因此易出现血流受阻,继而形成血栓;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而言,术后也较容易出现血肿,继而影响血流,导致血栓形成;另外,透析过程中多次穿刺以及穿刺时位置不当或在同一个部位多次穿刺,均会导致局部出现血肿,造成血管壁损伤,继而导致血栓附着于管壁,使血管受阻,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加大;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多或过快,会造成血容量、吻合口血量减少,尤其是老年患者受动脉硬化的影响,透析过程中易发生低血压,内瘘血量明显减少,因此易发生血栓,甚至会引起动脉栓塞;透析治疗后压迫止血力度过大或加压时间过长,也会影响静脉血流的通畅性,使血栓发生率升高[15]。血管狭窄也是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主要在于:多次穿刺引起静脉内膜损伤,管壁变厚以及瘢痕形成。血管狭窄可发生于血管通路的各个部位。盗血综合征以手指苍白、麻痹、冰凉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会伴有疼痛感,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坏死,应引起重视。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血栓形成患者头部静脉血管明显增粗,可观察加压管腔无明显变形,患者局部无血流情况;内瘘狭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瘘口出血狭窄,血流通畅性较差,血管通路常出现显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狭窄部位的远心端常出现高速血流(高速血流指血液流速超过350 cm/s超声狭窄部位近心端的3倍)。内瘘狭窄的部位一般集中在静脉流入道、吻合口近静脉侧位,二维超声扫描时常可见局部血管壁加厚、管腔狭窄,分析其原因和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有直接关系。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组患者在桡动脉内径与血流峰值流速明显高于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阻力指数方面无显著差异。这充分突出动静脉内瘘血管透析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优势性,可将透析血管情况进行全面观察,还可评估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这对保证治疗效果与患者机体舒适度等方面有着积极性影响。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告知其实施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目的与相关注意事宜,细化讲解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目的,对于患者在治疗方案、检查等方面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消除患者疑虑,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与保护意识,从而规避相关风险因素,减低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出现,保证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予以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通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助于对患者透析血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这对开展早期介入治疗等方面有着积极性影响,符合临床需求,值得持续性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多普勒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