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肾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2-03-18 06:20王专研马金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肾衰肾衰竭成功率

王专研,马金利

(1双鸭山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2双鸭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肾衰竭是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后期引起的肾功能局部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症,分为急性肾衰竭与慢性肾衰竭。肾衰竭属于一种危急重症,需要通过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迅速治疗,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1-2]。常规颈内静脉穿刺多通过直接观察或者触及显著解剖标志完成穿刺,但其操作对位置要求较为严格,对于颈部较短、肥胖以及颈部存在疤痕的患者进行操作,具有一定的穿刺难度[3-4]。在超声技术不断进步下,临床上超声引导定位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借助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的优势逐步显露[5]。鉴于此,本研究将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开展临床治疗的肾衰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肾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开展临床治疗的肾衰患者64例,借助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予以划分,其中,参照组的研究对象为32例,男性与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8例和14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6.25±3.79) 岁,急性肾功能衰竭者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者22例;研究组的研究对象为32例,男性与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8 例和14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6.25±3.79)岁,急性肾功能衰竭者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者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肾衰患者,符合《慢性肾衰竭诊疗指南》[6]和《KDIGO指南解读:急性肾损伤的诊治》[7]中关于肾衰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与其家属对研究内容均了解,自愿签署相关研究参与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局部感染者;③精神异常者;④心肝肺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者;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者;⑥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具体操作为:调整患者体位为仰卧位,将软垫放在患者肩部下方,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进行操作,利用 Seldinger置管技术在患者胸锁乳突肌内缘与喉结相交位置实施穿刺和静脉置管,刺入角度为30°~45°,慢慢进针后回抽血液,并对其进行固定,将内芯取出,置入引导钢丝,在钢丝的干预下将留置导管插入,确保导管通道顺畅后利用盐水进行冲洗和封管。

研究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具体操作为:操作仪器为床旁彩色超声机(PHILIPS CX50),配套器械为治疗盘用品、单腔带侧孔导管、正压可来福接头;调整患者体位为仰卧位,将患者头部转向准备穿刺的对侧,于患者肩下垫软枕,将患者颈部位置完全显露,在患者胸锁乳突肌外侧下方三分之一位置放置探头,放置方向为纵向,根据显示器的信息对患者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进行探查,轻压探头将静脉呈扁平状态;之后调整探头将颈内静脉图像位于显示器中央,探查患者颈内静脉横截面情况,对穿刺点进行标记,并施以消毒,对患者施以局部浸润麻醉,将针头角度调整为30°~60°,于超声引导下慢慢进针后回抽血液,对其进行固定,留置导管并予以封管操作,最后借助C型臂X线机对导管位置进行透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不良反应包括动脉误穿、导管相关感染、导管栓塞、静脉炎。同时,调查患者对穿刺操作满意程度,利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涉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四个方面,每个方向评分为25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穿刺操作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时间与穿刺操作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穿刺置管时间为(8.45±2.03)min,研究组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方面对穿刺操作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时间与穿刺操作满意度评分比较(x- ± s)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对[n(%)]

3 讨论

颈部静脉与动脉之间存在变异关系,大部分静脉在动脉外侧,少部分在动脉上方或者动脉内侧,还有可能会重叠,其变异率在15%~19%左右,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变异程度会更加明显,因而在临床静脉穿刺置管时,传统方法对静脉位置的确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在穿刺置管时也会存在失败的可能性[8-9]。肾衰竭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其临床表现为肾中毒和肾缺血,通过深静脉置管可以为患者施以血液透析的治疗,在安全、耐用的血液通路下为患者临床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10-11]。肾衰患者通常伴随心血管疾病,其血管条件比较差,增加一次穿刺成功率的难度,而且比较容易出现血胸、气胸等相关并发症,因此为患者选择准确、迅速以及安全的静脉穿刺术是肾衰患者有效开展临床治疗的关键环节[12-13]。临床中常用的穿刺方式为颈内定点穿刺,但其操作在常规盲点穿刺下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确以及感染率高等问题[14]。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置管在对皮肤进行穿刺前利用超声扫描掌握静脉位置并确定进针位置,通过超声引导对血管穿刺过程予以协助[15]。在可视化技术发展下,超声技术在逐渐应用在静脉穿刺置管操作中,借助其精细操作、精细定位以及精细解剖的优势,有效完成静脉穿刺置管,尽可能的在技术操作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安全保障[16]。超声引导下颈静脉穿刺置管适用于大量快速扩容、长期输液、外周静脉条件差、输注刺激性药物、静脉造影、介入治疗以及肠外营养治疗等情况,因肾衰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容易出现并发症,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应用超声下颈静脉穿刺置管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17];同时,肾衰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颈静脉穿刺置管,在其可视性、操作快、时间短、安全性高的特点下,会尽可能减少患者因穿刺置管而出现的并发症[18]。丁东亮[19]研究中表明,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应用中,其穿刺置管时间为(15.42±3.29)min,其数据显著低于常规穿刺置管操作组别的数据;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穿刺置管时间为(8.45±2.03)min,其数据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在穿刺置管时间方面的数据与丁东亮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更为便捷。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8%,其数据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均存在显著的优势,说明经超声引导可以有效实施静脉穿刺置管,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同时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保障,降低患者因多次静脉穿刺产生的疼痛与抗拒感,有助于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于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积极性具有积极意义。张涛,翟栋材,张申杰[20]研究中显示,肾衰竭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术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其数据明显高于盲法定位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本研究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的数据与张涛,翟栋材,张申杰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更具临床应用优势。本次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式可以降低患者对穿刺置管的疼痛程度,减轻患者对其操作的抗拒与恐惧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应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穿刺静脉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大力推荐。

猜你喜欢
肾衰肾衰竭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膳食营养护理与要点分析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肾衰竭血透能活多久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