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2-03-18 06:20蒋先燕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包膜代偿门静脉

蒋先燕,苗 环(通信作者)

(1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功能科 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友谊医院放射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肝硬化发生最早的并发症为门静脉高压,若患者的门静脉压力≥10 mmHg,可判断为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这也提示肝硬化患者病情从代偿期向失代偿期发展,患者预后不良。因此,及早诊断肝硬化早期病变,尽快予以临床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肝硬化早期病变临床症状不典型,无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病理变化,诊断难度较大,极易漏诊,进而耽误早期治疗机会。当前临床诊断肝硬化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为病理活检,其属于有创性操作,并发症发生风险较大。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预防、护理和治疗指南》推荐,应用操作简单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评估肝病病情发展阶段[1]。超声是临床诊断腹腔疾病常用的无创影像学手段,其多应用低频探头,易出现图像模糊的情况。近年随着超声诊断技术不断发展,高频超声的探头频率高,可获得清晰的图像,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本研究将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相结合应用于早期肝硬化诊断中,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4月—2021年4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40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临床最终确诊结果为依据,根据其病变程度将上述40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病人分为代偿期肝硬化组(215例)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185例)。代偿期肝硬化组中有137例男性,78例女性,年龄20~65岁,平均(45.10±4.42)岁;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有113例男性,72例女性,年龄28~70岁,平均(45.98±3.58) 岁。另选取同期2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经实验室检测、CT或MRI证实无肝硬化病变,其中126例男性,74例女性,年龄22~67岁,平均(45.29±4.06) 岁。三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进行高频超声、低频超声检查,具体方法:患者空腹,取平卧位进行检查。应用美国GE公司的LOGIQ E2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先采用凸阵低频探头,频率为3.5 MHz~5.0 MHz,在受检者右腋前线→腋中线第7~9肋间进行横切面、纵切面、斜切面等多角度扫描肝脏,察看肝实质回声、边界形态、肝包膜、肝脾静脉清晰度等,并参考相关标准[3],对受检者肝实质内部回声、肝包膜、肝脾静脉清晰度、肝脏边界形态、脾脏面积、胆囊壁、肝内韧带等参数进行半定量评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同时,以距离受检者肝门1~2 cm作为门静脉测量点,以距离脾门0.5 cm作为脾静脉测量点,测定门静脉、脾静脉内镜及其血流速度。再采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7.0 MHz~12.0 MHz,其扫描范围、角度及检查内容与低频探头一致,但会适当调整超声图像的增益,以清晰显示肝脏包膜、肝实质,应用肝包膜几何特征分析法测定肝包膜表面生成的连续包膜线以及包膜线与邻近的夹角均值和方差。

1.3 超声诊断肝硬化的标准

根据肝包膜、肝实质、脾脏面积的超声特征进行评分,总超声评分为三项指标之和,总分为5~7分可判断为代偿期肝硬化,≥8分判断为失代偿期肝硬化[4]。见表1。

表1 超声检查半定量评分标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比较予以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予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肝脏形态指标超声半定量评分比较

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的肝实质回声、肝包膜、肝脾静脉清晰度、肝脏边界形态、脾脏面积、胆囊壁、肝内韧带超声半定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上述各项超声半定量评分显著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肝脏形态指标超声半定量评分比较(x- ± s,分)

表2 (续)

2.2 三组肝包膜邻边夹角及连续性线段数量的比较

代偿期肝硬化组的肝包膜相邻边夹角均值和方差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连续性线段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但显著少于失代偿肝硬化组(P<0.05),见表3。

表3 三组肝包膜相邻边夹角及连续性数量的比较(x- ± s)

2.3 三组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其血流速度的比较

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的脾静脉、门静脉内径显著大于对照组,且门静脉、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代偿期肝硬化组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其血流速度的比较(x- ± s)

表4 (续)

2.4 不同超声检查方法对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效果

400例肝硬化患者中,低频超声诊断出184例代偿期肝硬化,高频超声诊断出198例,高低频超声诊断出208例。高低频超声诊断代偿期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一低频或高频检查(P<0.05),见表5、表6。

表5 不同超声检查方法诊断代偿期肝硬化结果 单位:例

表6 不同超声检查方法诊断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能[%(n/m)]

3 讨论

超声检查为临床诊断疾病的常用方法,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影像直观等优点。肝硬化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变化显著为主,这就促使超声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规应用低频探头进行肝脏超声检查,低频超声的穿透力相对较强,可扫查远场区域,通过观察肝脏形态变化、肝实质回声以及肝脏血流动力学进行判断,但早期肝硬化的超声图像无特异性,也可受检查仪器、病变程度等因素影响,尚无完全准确鉴别诊断早期肝硬化病变[5]。随着超声技术发展,有学者逐渐将高频超声应用于肝脏疾病诊断中。有研究报道[6],高频超声是对进场区域进行扫描检查,能够利用高分辨率的特性,将肝脏包膜、肝实质回声分等级,此等级是在超声成像、肝脏病理组织的基础上按照肝脏形态变化确定的,故高频超声能够克服低频超声对肝包膜、肝实质回声认识有人为因素、描述笼统等问题,可有效弥补低频超声准确性较低的缺点。肝脏形态相邻边的夹角度数、包膜轮廓线连续性是超声判断肝脏平滑度的客观指标[7]。本研究中,代偿期肝硬化组肝实质回声、肝包膜、肝脾静脉清晰度、肝脏边界形态、脾脏面积、胆囊壁、肝内韧带超声半定量评分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有显著的差异,且代偿期肝硬化组的夹角显著大于对照组,连续性线段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但明显少于失代偿组,且组间脾静脉、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肝硬化早期病变的肝表面凹凸不平、粗糙、形态异常等超声表现,而且随着肝硬化病变程度加重,门静脉系统血管阻力会升高,门静脉内径会逐渐增大,血流速度进行性降低。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高低频超声诊断代偿期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一低频或高频检查,表明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有协同互补作用,能够清楚显示肝包膜结构变化和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肝脏穿刺组织学检查引起的有创性操作,还能够弥补单一低频或高频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较低的缺陷,显著提高早期肝硬化诊断准确率[5]。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能够清楚显示肝包膜、部分肝实质细微变化,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能够弥补低频探查肝脏表面技术缺陷,显著提高早期肝硬化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猜你喜欢
包膜代偿门静脉
肝细胞癌治疗方式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乳房假体包膜挛缩发生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No.2 创业失败贷款10万元以下政府代偿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研究进展
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美国经验
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ACE联合TIPS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
门静脉高压症是什么?
马铃薯包膜尿素田间肥效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