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术语对等英译问题探析

2022-03-18 09:30杨慧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译语意译音译

杨慧文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民的高超智慧。它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在不少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常能独辟蹊径、大显神通。在新冠肺炎诊疗过程中,中医药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中西医合作交流,更加积极地向全世界介绍推广中医药学,造福世界人民。而首当其冲的一个任务,就是中医药术语的英文翻译工作。

一、中医药术语英译原则及方法

(一)中医药术语英译概况及原则

从应用角度看,中医药术语的外文翻译主要是译成英语。进入21世纪以来,中医药术语的英译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翻译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不过目前仍然存在一些观点分歧与译文不够恰当的情形。依照英译对等理论,中医药术语的英译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科学性原则,指译语应当准确充分地反映中医药词语的概念内涵,避免产生歧义,同时与相关学名不冲突。

其二,简洁性原则,指译语组词结构自然合理,表达简明扼要,避免冗长繁琐。

其三,良好回译性原则,指英译文字与原文词语相比,在语言结构和字面意义上都能自然对应,从而具有良好回译性,以便国内外学者广泛交流。

其四,历史性原则,指少数中医药术语英译方式虽然稍显不足或略有争议,但已广泛流行而具有约定俗成特点,一般不再轻易更改,必要时可适当选定另一译语并用。

(二)中医药术语英译方法

中医药术语英译基本方法有三种,即直译法、意译法与音译法。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而又缺一不可。根据翻译实践与上文所述四项原则,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直译法。原语(指原中医药术语)中概念的内涵确定、含义具体或者在英语中有现成的对应词汇时,更适宜选取直译方法。有时直译法使译语生硬怪异,则可改用其它译法,或者结合使用其它译法。

音译法比较符合简洁性原则与回译性原则。若中医药术语语义模糊、介绍笼统、内涵复杂,最适宜选取音译或部分音译法。此外,中药方剂名称也常采用部分音译法。需要指出的是,对某些不懂汉语或汉语拼音的外国人来说,完全音译的译文可能会难以理解,但随着汉语国际化传播的日益增强,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意译法也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但使用时应当避免或减少译语中出现生僻词汇或过于冗长复杂的情形。

(三)对音译法的一些附注

中医药术语音译通常使用汉语拼音。汉语拼音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拼式也与国际拼写习惯高度一致,易学易用,外国人也不难掌握。1982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再加上英文中来自汉语拼音的外来词日益增多,这些因素对使用音译法都十分有利。

使用汉语拼音时一定要注意遵守拼写规范,既不能把多音节词的各个音节分开写,也不能把词组中的各音节连写在一起。此外,一般不需要标注声调。

二、部分中药材名称的英译方法

中药材大多数来源于植物(包括木本与草本植物)。而不少药材名称与它们的形状、颜色、气味、药用部位(如植物药材的根、茎、枝、叶、花、果实、皮肉、种子等)、药性、功效以及生长环境、产地等因素密切相关,常用药材连翘、黄连、黄芪、地黄、红花、白术、白芍、乌梅、葛根、桂枝、陈皮、荷叶、细辛、莲子、辛夷花、藿香、防风、石斛、党参、川穹等就是如此。上述这些与药材名称相关的因素常常会提供一些附加信息,有助于使药材名称的英译更加贴切、简洁与更好理解。

例1 中药白术的英译

白术是常用健脾药,是菊科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大(入药用),断面呈白色。白术现有意译英语词语为rhizome of large-hearted atractlodes,其结构复杂,且含有生僻词,未充分揭示药材的性状与功效。故不如采用音意结合的方式,译为baizhu(stomachic)或rhizome of baizhu。这种译语简洁、易拼读,回译性也好。

例2 中药山茱萸的英译

山茱萸是常用滋养肝肾的药,相应植物为小乔木,果实枣红色,椭圆形核果,用来入药。现有意译英语词语为fruit of medicinal cornel。此译语不足之处类似例1,故适宜用音意结合法,译为fruit of Shanzhuyu,可与现有译语并用。

例3 中药细辛的英译

细辛现有的一种英译词语为herb of Manchurian wildginger,基本属于意译词语。英译词说它是一种来源于中国东北(满洲)的野生植物药材,并未涉及该药的性状及用药部位等关键内容,表达也不够简短。其实此药之所以被称为细辛,是因为它具有细须根,并且气味辛辣醇香。因此,最好音译(用汉语拼音表达)为xixin,可以与原先译语并用,或采用音、意结合方法译为xixin(with pungency)。

例4 中药沙参的英译

沙参是常用清肺火养胃阴的药材。它的根与萝卜、人参类似,可入药,适宜在沙土上生长,故名沙参。现有英译词语为the root of straight ladybell,基本未涉及其药性、功效等,并且出现了一个生僻字。因此,用音译法译为shashen 或者the root of shashen更好。

例5 中药地黄的英译

地黄是常用滋阴、凉血、生血药材,因其地下茎黄白色得名。其现有意译英文为the dried rhizome of rehmannia,其中最后一个词为生僻词。最好用音译法得到简短译语dihuang,或用意译法得到另一更合适的译语rhizome underground。

例6 中药苦参的英译

苦参是常用抗菌消炎药材,因其根味苦气腥、形态与人参部分相似而得名。我们可联合使用直译与音译法,得出英译词语bitterShen,简洁贴切,回译性也好。

例7 中药辛夷花的英译

辛夷属木兰科,为小乔木,药用部位是花蕾,气味辛辣,现有英语译语为flower bud of lily magnolia,不够紧凑,可以用部分音译法译为flower of xinyi。

三、对中医基础理论中部分术语英译法的探讨

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理论、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对我们掌握药材药性、中药方剂、临床治疗及养生保健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表述带有较多的文言文成份,词语虽然简短,但其内涵往往有些深奥,需要对其字义加以精准把握。例如中医常使用“补”这一字眼,它有补充、补养、滋养、补益、修补等多种含意。因此,在译成英语时应按照不同情形分别选用nourish, supply, supplement, take tonic complement, make up, mend, benefit,invigorating等词。对那些中药独有而西医缺少的概念术语,例如“阴”“阳”“气”等,应使用音译法,分别译为yin, yang, qi,这样既简炼又贴切。

以下主要对脏象理论与病机学说有关术语的英译方法进行简要讨论。

脏象理论是指关于人体肺腑生理功能与相应外在表现的表述,而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病理变化及症状的表述。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且都与阴阳、气血、风火、水痰、虚实、寒热、燥湿等概念紧密相连。相应术语即英译词如:虚(empty或weak或deficiency),实(solid 或fact);寒(cold),热(heat);燥(dry),湿(wet或damp);表(exterior)、里(interior)。

例8 “心主血,心与小肠相表里,汗为心之液”的英译

“主”是支配、控制、主持的意思,通常可译为control、govern及dominate。用直译法,第一句话可译为Heart controls the blood;第二句话可直译为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have relation of exterior and interior; 而第三句话可用直译结合意译,译为the sweat is body fluid of heart。

例9 “肺主气,肺主皮毛,肺为娇脏”的英译

利用直译结合音译法,第一句话可简短译为Lung controls qi; 第二句可直译为Lung controls skins and hairs; 第三句话可译为Lung is a tender internal organ。

例10 “脾统血,脾恶湿”的英译

“统”是统摄、管理、支配的意思。前一句可直译为Spleen governs the blood,后一句可译为Spleen dislikes the damp。

例11 “肝藏血、肾主骨、入肾经”的英译

这里的“藏”是贮藏、贮存的意思。第一句可译为The blood is stored in liver,用kept代替stored也是可以的;第二句可直译为kidney controls bone;第三句中的“经”可意译为channel,此句可直译结合意译,翻译为enter kidney-channel。

例12 “气虚,脾虚,肾阳虚”的英译

第一句可译为deficiency of vital energy; 又可使用音译,更简短地译为feiqi;第二句可直译为asthenia of the spleen;第三句可译为deficiency of kidney-yang。

例13 “肺气不宣,心肾不交,肝气郁结”的英译

第一句用意译结合音译,可译为Failure of lung qi in dispersion;第二句可译为disharmony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 第三句用直译结合音译,可译为liver-qi stasis.

四、对中药方剂名称英译的简要探讨

重要方剂中的各味药对药方的功效都有一定作用,而相互之间又具有主辅佐使或君臣佐使的关系。多数中药方剂名称中都要显示主药(包括简称)方剂功效与剂型,有时也会显示方剂中药味数目以及某些重要的辅药。例如方剂六味地黄丸名称中显示了主药地黄及药味数目,剂型为丸药。而中药方剂最常见的剂型有汤(decoction)、饮(beverage)、丸(pill)、散(powder)、膏(ointment)、丹(bolus)、露(syrup)等。

一般来说,中药方剂的英译主要采用直译法或结合使用音译及意译法,这样可使得译语简短、明确,从而易读、易记、易说。

例14 方剂六味地黄丸的英译

可用直译结合音译法,译为Pill of six herbs containing Dihuang。

例15 方剂辛夷散的英译

辛夷花是本方剂主药,可用直译结合音译法,译为powder of Xin-flower。

例16 方剂三黄汤的英译

该方剂由大黄、黄莲、黄芩三种黄颜色药材组成,可用直译结合音译法,译为Sanhuang, decoction;也可用直译结合意译法,得到更详尽的译语Decoction of three yellow herbal medicine。

例17 方剂生脉饮的英译。

用直译结合意译法,可译为beverage heightening pulse。

例18 方剂清肺排毒汤的英译

可直译为Decoction for cleaning lung and expelling toxin。

例19 方剂参苏理肺丸的英译

方中主药为党参与紫苏,可用直译结合音译法,译为pill of dangshen- perilla for cleaning lung。

例20 方剂莲花清瘟汤英译

本方中的主药是连翘与金银花,合称连花或莲花。为避免繁琐,可利用直译结合音译法,译为Lianhua for eliminating toxin。

五、结语

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医药学是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中的一大瑰宝。如果能继续从英译对等理论视角做好中医药术语翻译,必会更大程度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译语意译音译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