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基本问题的哲学反思

2022-03-18 09:30孙曙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一流育人学科

孙曙光,陈 铎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深入推进,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重视本科教育、回归本科教育、抓好本科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共识。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1]。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纷纷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然而,一流本科教育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新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反思,这是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前提。从哲学角度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本科教育,就要处理好人才培养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辩证地看待本科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而构建本科教育“五位一体”的逻辑体系。

一、目标逻辑:育人和育才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就是“把人培养成人”。高等教育与经济基础的互动关系是被广泛认可的,即高等教育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也具有阻碍生产力发展并调整生产关系的负功能[2]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自传说五帝至清朝末年为“人文”阶段,近百年来为“科学”阶段,当前为“人文与科学”阶段[3]。显然,“人文”阶段的高等教育更加偏重“育人”,这与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不无关系;“科学”阶段的高等教育更加关注“育才”,则与近百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落后于西方而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移植了苏联教育模式,高校的人才培养严格按照学科与专业进行划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这极大地推进我国工业化体系建设,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几十年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形成了重“育才”轻“育人”的惯性。人们在反思和审视高等教育问题之时,逐渐认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因此,近年来,从国家到高校逐渐调适高等教育目标,更加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加重视通识教育,其目标逻辑就是,首先把学生培养成“人”,然后培养成“才”。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育人和育才是辩证统一的。“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的殷切期望。两者的逻辑关系是:育人是基础和关键,育才是任务和目标。忽略育人而强调育才不是教育活动的初衷,社会主义高校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高校始终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把育人和育才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在“双一流”建设中,突出强调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就是强调高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为实现这个目标,在人才培养上,要强调“育人”为先,“育才”为要,二者兼顾、不可偏废;在实施路径上,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导向,突出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评价标准上,要把握育人的方向正确,把育人成效作为首要标准,营造高校育人育才的环境、社会重人重才的氛围。

二、价值逻辑:规模和质量

按照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分为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属于精英教育阶段,大于15%且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大于50%为普及化阶段。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扩招,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跨入大众化的门槛,到2019年已达到51.6%,我国高等教育正式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上走的是内生路径,是渐进形发展的过程,用时也比较长。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主要是在外推力下完成的,增长与发展速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也不多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规模和质量是伴随始终的一对关系。2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超常规跨越式增长,有没有导致质量的某种下降?对于这个问题,学界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有乐观的论调,“成就显著、质量有保障”;也有悲观的论调,“质量严重滑坡、底线失守”[4]。马丁·特罗指出,数量扩张对质量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不确定的问题。因此,我们既不能以精英化高等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大众性、普及性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不能以大众性、普及性高等教育的质量来衡量精英性高等教育的质量[4]。正如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指出的: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精英化高等教育要保证质量,大众化高等教育也要保证质量[5]。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理性地看待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把规模和质量对立起来,而要保持规模与数量之间适度的张力;同时,由于高等教育不同阶段的特征不同,也应转变质量观、人才观。

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也相应地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其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6]。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有大学上”,而是转变为“上好大学”,这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尤其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到来,推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要求。“双一流”高校处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塔尖位置,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双一流”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导向下,高校纷纷把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育一流学生作为最核心的任务。显然,这里的一流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一流。笔者认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建立惠及全体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所有学生都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受益者。高校要更加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又一批为社会所认可的高素质人才。

三、平台逻辑:学科和专业

通常意义上讲,学科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知识体系不断发展和分科深化的结果[8]。学科水平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集中反映,与人才培养质量也息息相关。专业是根据社会需求与分工而划分的学业门类。但从功能上讲,学科、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平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推动了“211工程”、“985工程”建设,2017年开始又实施了“双一流”建设,虽然形式在发生变化,但学科的主线地位一直在强化,学科的龙头作用在不断增强。科研水平的提升是学科建设成效最为直接、最为快捷的表征之一。同时,学科水平的提升促进科学研究,实力强劲的学科往往容易承担更加重要的科研任务,产出更加重要的科研成果。事实证明,我国在一些研究领域实现了从落后到追赶,再到并跑甚至超越的跨越式发展,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学科建设策略方向的正确性。但是,一些问题也相伴而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原本作为学科建设中的“一体两翼”,因人才培养周期性长、改革更加复杂等属性,导致高校在办学实践中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普遍现象。从学科角度看,就是高校放大了学科的科研属性,而对其育人属性重视不够。换句话说,与承载的人才培养平台作用相比,学科的科研平台作用发挥显然更富有成效。

在国家出台的“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显然,在“双一流”建设中重视人才培养,强调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回归大学本位的重要标志,是一流大学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7]。学科是高校的基本单元,专业是高校的基本元素。大学建设靠学科,人才培养靠专业。专业建设水平是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不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样需要学科建设的全面支撑,把学科水平转化为人才培养能力。这样,如何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让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优势,进而形成人才培养优势是高校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在之前的重点建设中,存在强调学科而忽视专业的情况。面向“双一流”建设的新要求,突出人才培养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既要建设一批一流学科,更要建设一批一流专业。需要加快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一体化建设、同步建设:一是要依托一流学科,让优秀的师资向本科教育倾斜,让超前的科研成果向本科教育流动,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带动专业水平全面提升。二是要对学科与专业进行同步优化调整,瞄准国家战略需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未来学术前沿,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一批一流学科专业、整合一批需要调整的学科专业,培育一批满足未来需求的学科专业;依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建立专业建设质量评估体系,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效益。三是要突出专业特色发展、差异化建设,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通过专业特色彰显本科教育特色,构建富有鲜明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路径逻辑:课程和技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教育领域掀起一场历史性的多元化变革。在信息化时代,教学理念、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深刻影响着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既不是简单地把课程信息化,也不是把信息技术课程化,而是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双向融合。无论是将信息技术理解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还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入课堂教学,都是不全面的。那么,究竟怎样理解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认识上要超越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两者本身,要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理解,因为“促进学生发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出发点和归宿[8];另一方面,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目标定义为更好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尽管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信息技术并不能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根本问题,比如师生的情感交流等;尤其是技术至上的思维,忽视了课程教学中“人”的因素,将课程教学变成了缺乏温度的机械活动,是不可取的。所以说,信息技术的定位一定要准确,它既不只是一种工具,当然也不具有无限的作用。国外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前后的运用,一般认为课堂之上还是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而我国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比如“三化”(标准化、智慧化、功能化)教室、智慧课堂的打造等就是最充分的体现。

有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大部分教师初步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但是具备较高应用水平的教师比例偏低,特别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信息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把信息技术嵌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情境。该教学环境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发生转变。于课堂教学而言,就是要突破对技术的依赖甚至异化,运用信息技术产生出超越技术与课堂本身的创造力。要从教育的本质、育人的本质的高度,认识、运用信息技术,而不是狭隘地将信息技术理解为手段和工具,更不应将重点放在技术层面,其实质是通过技术本质和育人本质的紧密结合,形成课程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五、行动逻辑:创新和创业

创新和创业的内容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创新是创业的先导和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两者的目标取向是一样的,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两者的作用是同效的,创新教育使创业教育融入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创业教育则使创新教育变得更为具体、实在[9]。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教育,其目的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狭义的创业教育是对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教育,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人的教育,可视为素质教育。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多的应关注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而非培养创业型人才。换句话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以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作为判断标准,而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之中,以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为重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解决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之中,首先要破解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误区,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也不是针对少数学生的创业教育,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职业品格塑造的育人教育。目前来看,在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还在资源配置不到位、制度配套更不上的情况。构建更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开发一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队伍,通过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六、结语

本科教育在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研究其基本问题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新时代本科教育而言,很有必要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反思,重新审视本科教育的核心要素。从这一逻辑出发,为打造一流本科教育,需要我们进一步处理好育人和育才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实现质量为先、内涵发展;处理好学科和专业的关系,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处理好课程和技术的关系,实现课程提升、技术支撑;处理好创新和创业的关系,实现创新精神培育。只有把这五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抓住新时代本科教育的关键,更加理性地认识本科教育的本质内涵与时代特征,进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满足国家需要、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一流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