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内部审计准则实施下的高校审计工作研究

2022-03-19 01:27胡小丽
经济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研究

摘 要:新内部审计准则的实施对于各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使得各企业需要不断改进原有的审计工作管理模式,以实现具体的审计目标,保证企业的盈利。对于高校的审计工作同样也带来的新的变化,促使高校需要对原有的审计工作进行充分审视,解决现存的问题。文章針对新内部审计准则实施下高校审计工作中的问题,结合当前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审计 内部审计准则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103-02

我国新内部审计准则在2014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行。新内部审计准则理念对比以往有了新的变化,相比以往的准则,新准则更加注重审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能够保证企业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进而让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在新内部审计准则的前提下,高校必须要做出一定的调整,转变过去传统的思想观念,积极配合新审计准则,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且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要进行大胆创新,不断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力度和审核力度,将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重新评测,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避免发生风险事件,以此确保高校的稳定运营和发展。

一、关于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

当前,许多高校还存在着缺乏审计专业人员,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的现象。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很少有高校能够独立设置审计机构。审计工作是属于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一部分,在独立性方面难以实现,致使高校内部审计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部分高校的内审工作是建立在财务部门中,还有的高校没有专门的审计工作人员,并且未设置有关的审计机构,甚至还有未开展此项工作的高校。内部审计在高校中的地位、内部审计和教学部门、后勤部门等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平衡,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高校内部审计的实务指南中有所规定:高校在年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或者是教职工人数超过3000人,就要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且内部审计的专业人员数量不能低于教职工总体人数的2%,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有许多高校已经超过了这个规模[1]。

二、目前我国高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内审机构缺乏独立性,管理杂乱无序

在高校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一些管理负责人对内部审计认识不够充分,未能了解到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将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内容忽略掉。同时,审计工作建立的制度不够成熟,导致相关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就会比较随意,审计管理人员只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工作阅历来对其进行管理,缺乏高效完整的独立体系,没有创建单独的内部审核机构,并且在审计内容方面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以至于内部审核工作的管理处于一种秩序紊乱的状态,给内部审计工作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2]。

(二)审计人员数量不足,综合素质较差

审计部门对审核人员的素质要进行严格要求,其综合素质会影响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所以,加强审计团队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让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在理论知识,例如会计、内控、管理、金融、税务等方面,和基础性知识,如风险管理、信息数据技术、法律等,有充分的学习和了解,旨在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但是在当前的实际中,我国一些高校在审计工作方面,缺乏审计专业人员,数量上还未达到理想的预期,同时,部分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也是普遍现象。

(三)部分高校审计定位不精准,认识较模糊

有一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把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看作成一个整体,进行合并,让之前的纪检部门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到审计工作中,将审计工作和纪检监督工作混为一谈,没有聘请专门的审计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专业化管理,在人员的安排上不符合情理。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审计的定位偏离,认识不清晰,不能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而在对审计部门开展活动时,需要纪委和监督部门的配合,这就会让管理人认为审计工作是属于纪检监督部门的工作范畴之内,是其工作职责,甚至还会有出现财务部门代管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还会干扰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对高校的日常工作活动有所影响[3]。

三、新内部审计准则实施下实现高校审计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健全完善内审机制

高校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脱不了干系,由此,就需要将高校内部审计机制不断进行完善,让其成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通过运用管理人的职能,将审核工作有效落实,不放过内部审计的每一项流程和环节,要切实有效地建立和完善内审结构机制,让内部审计机构在高校工作中明确效用,把监督机构的职权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手中,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可靠性。例如,高校可以结合相关规定,在新内部审计的实施下,让高校中的领导起到带头作用,根据高校要求,设置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明确内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让内部审计工作管理人员能够了解自身的职责,并运用合理方法实施审计工作。另外,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内外部的审计人员要结合多方情况,将内审资源的配置,质量内控制度、工作计划流程等作为具体的依据,在内部审计功能方面,对绩效和可利用资源进行有效评测、识别、分析和计算,最终完成汇总上报工作,充分发挥其审计功能中的独立性这一特点[4]。

(二)在队伍方面不断加强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有着执行和管理的责任,这就需要内审人员有较高的洞察能力,将审计工作中的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并做处理,帮助高校进行资源配置,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工作中发挥创造精神,在内部审计中不断确认是否具有合理性,完成咨询任务。通过新内部审计准则的实施,将审计团队进行培训,熟练掌握工作技能,将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提升。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还要注意从不同渠道挖掘自身潜力和自身素质,不断消化并理解审计理论基础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审计工作经验。同时,审计人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抱着积极热情的心态,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坚持公平公正,追求真实的态度,脚踏实地地为高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5]。

例如,高校要想全力打造出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强的审计团队,相关部门要从人员配置、法律法规、专业技术上进行建设,助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其基本任务。有项目的负责人作为领头羊,通过开展教育讲座、交流会的方式,对其加强联系,加强审计人员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将每一项工作职责和任务切实履行。并且需要建立奖惩制度,给予工作认真负责、有绩效的审计人员相应的獎励与提拔。反之,对于工作敷衍不认真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严重者将进行辞退处理,并张贴公告,以作警示。通过运用这样方式来帮助高校审计工作持续开展。

(三)转变传统思维管理观念,确立审计工作具体内容

在新内部审计准则的推行背景下,为满足现阶段审计工作管理的需求,高校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转变传统审计工作观念,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在风险预警和财务会计监督方面发挥最大作用,有效规避风险。除此之外,在进行审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内审工作人员要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加强审核力度,根据颁布的规章制度,将每一个具体流程的审计工作做到最佳,保证审计工作不出现任何差错,让内审工作具有完整性和可靠性。比如,某个高校完成项目审计后,发现了项目中存在疑点,这时审计部门就要对疑点加强重视,要让相关审计人员对项目深入调查,进行分析,对此项目的具体预算成本详细考虑并审核,提高审计工作中的实施效率,细化审计的具体内容,最后将结果反馈给高校管理层,帮助高校规避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审计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审计工作的开展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强。在新内部审计准则实施的背景下,要让审计工作在高校活动中发挥自身的最大作用,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将目光放长远,根据高校的现实情况,转变旧的审计管理理念,确立审计工作内容,不断健全审计机构,完善审计团队的建设,提高审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此来提升高校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解决高校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而推动高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日晴.新内部审计准则实施下的高校审计工作研究[J].纳税,2020,14(04):214.

[2] 刘敏.新内部审计准则实施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22):159.

[3] 陈碧辉.基于新内部审计准则实施的高校审计工作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7(10):24-25.

[4] 芦丽丽.新内部审计准则实施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4):12-13.

[5] 于静.新内部审计准则实施下的高校审计工作研究[J].中国市场,2016(14):126-127.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0)

[作者简介:胡小丽(1986—),女,汉族,湖南省衡阳市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审计、财务。]

(责编:若佳)

3261501908251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