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祁县蔬菜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19 01:27郭永链
经济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蔬菜产业乡村振兴

摘 要:文章从乡村产业振兴的角度出发,以山西祁县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调研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祁县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参考案例。

关键词:蔬菜产业 乡村振兴 蔬菜产业链 蔬菜品牌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126-02

蔬菜产业是传统的农业产业,在山西祁县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祁县政府对蔬菜产业的重视和扶持,蔬菜产业迅猛发展,成为祁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通过蔬菜精准扶贫带动本县贫困户脱贫增收,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一股新动能。但是,祁县蔬菜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譬如蔬菜产业资金投入短缺、蔬菜产业链不完善、蔬菜品牌建设滞后等,因此要实现祁县蔬菜产业振兴仍然任重道远。

一、山西祁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蔬菜是山西祁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祁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蔬菜产业结构,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乡镇和特色产业村建设,促进和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十三五”时期祁县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3.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到2020年,蔬菜总面积稳定在16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27万吨,亩产量5275.49公斤,总产值54894.334万元。其中设施蔬菜0.886万亩,总产量达到11.903万吨,亩产量13434.53公斤,总产值31474.614万元;露地蔬菜(包括西甜瓜)4.232万亩,总产量达到15.097万吨,亩产量3567.34公斤,总产值23419.72万元。新发展设施蔬菜2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6万亩,建成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蔬菜总产和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分别达到100万吨和2000元以上。

(二)标准化蔬菜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近几年来,祁县蔬菜产业发展在稳定露地蔬菜发展的同时,以基地和园区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绿色设施蔬菜为重点,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设施蔬菜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县百亩以上规模设施蔬菜园区突破20个,总面积达到6000余亩,佳园、永兴、祥林、开元等设施蔬菜园区通过资金整合、新技术应用与推广,并高标准完成四个省级设施蔬菜园区建设。

(三)强化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

蔬菜生产不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了使设施蔬菜建一栋成一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祁县进一步强化了技术服务。县蔬菜中心围绕祁县18个主要蔬菜基地实行分片指导,责任到人,实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结合基地建设,确立试验棚、试验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并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一方面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得温室专用品种、高效低毒新型农药、水肥一体化等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菜农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增强了对新技术、新肥料、新品种使用的主动性,茬口安排变得灵活多变,西红柿标准化栽培模式、黄瓜标准化栽培模式、辣椒标准化栽培模式、西甜瓜+西红柿栽培模式、西葫芦+西红柿栽培模式、西葫芦+黄瓜栽培模式以及拱棚栽培葡萄等十余种标准化栽培模式的应用让蔬菜园区实现了种植技术质的飞越,经济效益实现突破性增长,增长率达到26%,温室平均亩效益达到7万余元,拱棚平均亩效益达到2万余元,精准的集成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及推广应用,催生了科技创新潜能的释放,转化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四)扶贫产业建设成果显著

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祁县积极制定蔬菜产业扶贫方面的扶贫政策,通过对贫困户发放专项补助金鼓励贫困户种植蔬菜,主要政策有:贫困户种植露地辣椒,每亩补助400元;新建拱棚每亩补助3000元,租赁拱棚每亩补助1000元,租赁温室每亩补助3000元。全县扶贫产业辣椒种植面积923.867亩,涉及54个村354户贫困户,补助资金369546.8元。同时围绕蔬菜产业,2020年,全县在新型智能棉被拱棚建设以及设施园区提档升级建设项目中,分别在东观镇北堡村、榆林村、牛家堡村、峪口乡北团柏村、古县镇东城村共新建新型智能棉被拱棚133000平方米,总投资超2100万元。

二、山西祁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蔬菜产业资金投入短缺

蔬菜产业资金投入短缺影响蔬菜园区建设。投资扶持力度不够,县财政资金紧张,尽管政府在蔬菜产业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但大多数是在基础建设上有投资,后续资金跟不上,导致园区发展缓慢,高标准示范园区数量少、档次低。生产投入成本高、风险大,土地流转困难、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等的影响,导致种植户不敢大胆投入资金,更多依赖于政府扶持。园区建设用地没有得到合理解决,对于发展现代化园区+旅游建设有了一定的困难。园区内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安全檢测设备不完备、检测人员不专业。园区市场信息化能力较差,未形成自己的品牌,缺乏市场供应的灵活性、应对性和竞争力。

(二)蔬菜产业链不完善

蔬菜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产区和下游流通两个方面。从上游产区方面看,祁县目前蔬菜种植还主要表现为较为零散的小农种植经济,蔬菜种植也未形成规模。从下游流通领域看,祁县农产品受市场影响严重,流通和加工环节严重滞后,难以形成完整产业。冷链仓储建设滞后,祁县蔬菜等农产品集中上市期在每年的7-9月份,这段时间正是全县高温季节,农产品销售因气候问题需到外地冷库打冷后长途运输,这样使得该区域农产品销售成本大大增加,严重影响当地农产品品质和价格的提升。作为蔬菜生产大县,年产各种蔬菜达几亿公斤,再加上露地蔬菜、薯类等农产品,初步预计农产品总量可突破6亿公斤,但没有一个综合性交易市场,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产品销售,不能更好地保护农民种植效益。农产品受市场影响严重,市场价格不稳,生产资料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挫伤了合作社、菜农的积极性。总的来说,祁县蔬菜产业链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从上游到下游的各个环节间的关联度都比较低,且每个环节都存在自身发展的缺陷,产业链不完善造成蔬菜产业整体发展缓慢。

(三)蔬菜品牌建设滞后

到目前为止,祁县还没有属于自己的蔬菜品牌,这是制约祁县蔬菜产业振兴的最大障碍。一是品牌建设力度小。祁县自有蔬菜品牌尚无,祁县蔬菜的知名度也不高,市场占有份额低,影响力多局限于本县。二是蔬菜效益低。目前,祁县蔬菜地理标志产品整体开发程度低、经营水平不高,优质产品没能卖出优质价格,直接影响了蔬菜生产者的效益。三是宣传力度不够。一些优质蔬菜,忽视了宣传和营销的重要性,从生产者到销售者,都缺乏品牌意识,导致祁县的蔬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

三、发展蔬菜产业的建议

结合祁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仍是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目标,通过示范带动区重点项目建设,以产业链条延伸辐射带动全县其它产业以及蔬菜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不断健全市场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化水平,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发展名优品牌产品,完善储藏保鲜、包装、加工功能,逐步形成种植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格局,全面提高全县设施蔬菜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全县蔬菜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一)加大规划扶持力度,推进现代化蔬菜园区建设

在稳步露地蔬菜生产的基础下,全力打造重点园区,成为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园区,引领全县设施蔬菜的发展。另外,在全县要建立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以点带面,全面发展无公害蔬菜。在优势产业区内,选择生产经营水平较高的园区进行培育,建设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现代蔬菜生产样板,展示蔬菜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创新蔬菜生产经营机制,拓展蔬菜服务功能,服务农民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引领蔬菜产业提档升级。以核心示范区为引领,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突出优势产业和产品,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建设以设施蔬菜为重点,普及无公害生产技术,建设优质高效无公害蔬菜基地,十万亩露地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区重点项目建设,以产业链条延伸辐射带动全县其它产业以及蔬菜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

(二)完善蔬菜产业链条,促进了蔬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依托省级设施蔬菜园区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大力扶持投资规模大、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蔬菜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使其加快发展,利用高科技和先进设备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延长生产、加工和销售链条。针对祁县蔬菜产业附加值低的现状,特别要在蔬菜深加工方面下功夫,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一批贮藏保鲜、冷冻脱水、净菜包装、果蔬深加工等加工企业。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了蔬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三)实施品牌驱动战略,全力打响祁县特色蔬菜品牌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和蔬菜品牌息息相关。全力打响祁县特色蔬菜品牌,首先要从源头上保证蔬菜质量安全,确保各蔬菜种植园区、示范区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程进行科学化管理。要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通过加强县校合作,引进推广国内外名优品种和高新技术,不断提升蔬菜品质,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及做法,以辣椒、西红柿等主要种植品种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祁县蔬菜”品牌运作,扩大祁县牌蔬菜的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鼓励企业进行品牌认证,精心培育蔬菜品牌,通过宣传不断提高蔬菜产业品牌效能,让更多的祁县绿色品牌蔬菜擺上老百姓的餐桌,不断提高“祁县牌”蔬菜的市场占有率。

[项目资助:该成果受山西师范大学“乡村振兴课题研究”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周荣.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20(6)

[2] 苏尼尔·乔普拉.供应链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3] 娄向鹏,郝北海.品牌农业[M].中国发展出版社,2021.

(作者单位:中共祁县县委党校 山西祁县 030900)

[作者简介:郭永链,中共祁县县委党校教师。]

(责编:贾伟)

3246501908246

猜你喜欢
蔬菜产业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略阳县“十三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绿色营销是发展蔬菜产业的根本出路
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阳高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黄冈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