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背景下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对策

2022-03-19 01:27蔡伦
经济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防范高校

摘 要:近年来,国外多所高校遭受恐袭的惨痛案例,给予了我们深刻的警示。为了提高学校和师生应对恐怖犯罪的能力,避免遭到侵害,高校应该提高站位,克服困难,积极采取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实战演练、加强法制宣传、争取政府对高校的支持和接受检查督导等有效措施,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为建设平安校园、平安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高校 防范 恐怖犯罪 安全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6.3;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160-02

近年来,国外多所高校遭受恐怖袭击。2009年3月30日上午巴基斯坦东部城市拉合尔一所警察学校遭受恐怖袭击,造成至少25人死亡,90多人受伤[1]。2013年9月19日凌晨1时左右,一伙来自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的武装分子袭击了尼东北部约贝州古杰巴市的农业学院,向正在宿舍熟睡的学生开枪,纵火焚烧教室,造成至少50名学生遇难,18人受伤[2]。2020年11月2日,阿富汗喀布尔大学遭遇3名恐怖主义分子在校园制造爆炸和持枪扫射的武装袭击,造成至少22人死亡、22人受伤[3]。从这些惨痛的案例中,我们不难总结出恐怖袭击一旦发生在高校校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古人用历史教训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为维护高校师生人身安全,避免恐怖袭击的侵害,高校在师生中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意义非凡。

一、恐怖组织在高校实施犯罪可能出现的行为

我国在反恐防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正因为反恐措施得力,所以我国连续四年多未发生暴恐事件[4],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恐怖组织的残暴性。恐怖组织为了达到其目的,必然是把希望寄托于实施的恐怖犯罪。恐怖组织因其残暴性和追求影响力,当前对我国高校若实施恐怖犯罪,可能采取的主要行为有:

(一)实施绑架

因为实施绑架易达到目的,所以是恐怖组织实施恐怖犯罪的重要方式。恐怖组织经常通过绑架人质威胁、要挟政府,要求政府满足自己提出的条件。高校师生因其是政府和社会关心、关爱的重点人群等因素,易成為被恐怖组织实施绑架的对象。

(二)实施驾车撞击

恐怖组织为了造成社会恐慌,扩大社会影响力,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经常会采取驾车撞击这种残暴、破坏力和社会影响力大且容易的行为。高校因其人员集中、人群密度大、社会地位特殊,且校园内管理较为松散等因素,让驾车撞击恐怖犯罪行为容易进行。

(三)实施追砍

手持刀具或者利器对群众实施追砍,是恐怖组织实施恐怖犯罪经常采用的手段。高校因其人员集中、人群密度大、师生反抗能力弱等因素,易成为被恐怖组织实施恐怖犯罪进行追砍的对象。

(四)实施纵火或者投毒

因为实施纵火或者投毒行为具有隐蔽性,且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和影响力大,也经常成为恐怖组织实施恐怖犯罪的手段。高校因其人员聚集、集体食宿等因素,易成为被恐怖组织利用纵火或者投毒实施恐怖侵害行为的对象。

(五)实施枪击或者爆炸

目前,我国国内因为对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等管制得特别严格,对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打击的特别厉害,所以恐怖组织很难通过渠道获取枪支弹药和危爆物品等。但是,我们不能排除和放松恐怖组织利用自行仿制的枪支弹药或者自制的危爆物品等,对高校实施恐怖犯罪的行为。

二、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全民反恐的战略方针

恐怖主义犯罪一直是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宁的重大威胁。国家实现全民反恐是反恐防恐的最佳战略方针。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工作对推动全民反恐战略方针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高校在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相对开放的属性,把自身建成为社会反恐防恐的教育培训基地,为社会各界提供反恐防恐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服务,推动社会整体的反恐防恐能力提升,利于实现全民反恐的战略方针。第二,高校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通过高校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后,其反恐防恐的思想认识和应对能力必然提高,步入社会走上各个领域工作岗位后,能在工作单位中发挥反恐防恐安全宣传教育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骨干作用,达到以点带面的反恐防恐社会效果,利于实现全民反恐的战略方针。总之,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推动全民反恐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岗位输送了专业人才,为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高校和谐稳定的环境是青年学生安心学好本领,增长才干的基础条件,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师生对恐怖主义的深刻认识,提高师生对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袭击行为的识别能力,提高防恐处置的应对能力,从而有效地抵制恐怖主义思想渗透、有力地防范恐怖袭击侵害等,对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三、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工作的困境

目前,高校在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中虽然有所作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实战性、实用性等。根据认真分析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困境如下:

(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我国高校在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薄弱问题的首要原因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第一,缺乏危机意识。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最安全和稳定的国家。人们在长时间的安稳和谐环境中生存,极易造成思想上对危机感知的麻痹。高校是国家和社会特别关心、关爱的重要场所,是环境优美、和谐温馨的“象牙塔”。在这种特殊安定环境下,高校和青年学生习惯了安逸的治安环境,认为恐怖主义离自己还很遥远,缺乏危机意识,产生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轻视,没有意识到恐怖主义的严重危害性,故因缺乏危机意识造成安全教育开展不积极。第二,依赖政府思想严重。部分高校认为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政府更加专业,所以应由政府全权负责。因此,这导致高校开展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不积极。

(二)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缺乏专业性

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专门工作。安全教育中如何系统地进行教育,如何增强教育的实战和实用性等都需要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人员来教授。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相关专业人员缺乏,因此在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中缺乏专业性。

(三)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缺乏资金支持

高校因其自身的发展,在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和后勤保障等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另外,高校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中需要聘请专业人员、需要添设相关设备、需要场地的安排、需要资料的印刷等,都须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因大部分高校的财力经过各种建设经费的消耗后所剩无几,所以就没有资金再投入到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中。

四、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

高校必须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师生防范和应对恐怖犯罪的能力。

(一)提高思想认识

我国面临国内外反恐的严峻形势,要求所有组织、单位和个人在反恐工作中都不能置身事外。高校因其特殊的属性,易成为恐怖主义组织袭击的目标,且近年来巴基斯坦东部城市拉哈尔警察学校遭受恐袭、尼日利亚东北部约贝州古杰巴市农业学院遭受恐袭、阿富汗喀布尔大学遭受恐袭等事实已经证明。这些高校遭受恐怖袭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给予我们深刻的警示。我国高校应该从这些惨痛的案例中吸取经验,居安思危,提高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另外,提高公民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是实施全民反恐方针的重要内容。高校因其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在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校一定要提高站位,提高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以主人翁的姿态,责无旁贷、全力以赴地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为提高师生防范和应对恐怖犯罪的能力,为国家实现全民反恐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安全教育和实战演练

高校应当主动寻求当地政府反恐部门的专业指导和支持,加强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师资的培训、完善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建立具有实战性和实用性的实战演练机制等。第一,高校应当选择具有一定相关专业基础、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教师送到政府反恐相关部门去培训,提高其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的教学水平。第二,高校可以把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课程设置為必修基础课程,并在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丰富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提高师生对恐怖犯罪的深刻认识、对恐怖犯罪分子和行为的识别能力、在第一时间进行疏散和互救互助的技能、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恐怖犯罪行为的防范和应对能力等。为提高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取得安全教育的实效,高校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聘请经验丰富的反恐专家举办专题讲座、采取案例解说串讲防范恐怖犯罪的知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平台开办防范和应对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等。第三,高校为了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功能,可以利用其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场地和政府反恐相关专业部门合作,在学校建立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基地,为社会各界提供安全教育服务。第四,高校应当寻求当地政府反恐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建立具有实战性和实用性的实战演练机制。高校可以联合政府反恐部门在校园定期组织开展防范和应对恐怖犯罪的实战演练,提高师生的实战技能。这是提高师生防范恐怖犯罪现场应对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实战性和实用性。高校通过开展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恐怖犯罪的实战演练,可以提高师生对恐怖分子和恐怖犯罪行为的识别能力,可以让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恐怖犯罪现场复杂的情形,和如何在现场临危不乱、机智巧妙地应对恐怖犯罪,从而提高师生自救互救和应对处置能力。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高校应当大力加强法制宣传,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师生都熟知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师生的法律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师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积极性,和参加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的思想认识及积极性。

(四)争取政府对高校的支持和接受政府检查督导

高校应当主动向政府汇报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困难,极力争取政府的支持,特别是资金上的支持。这样有利于高校在得到政府的支持后,特别是资金上的支持后能顺利地开展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例如培养师资、加强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实战演练等。高校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恐怖活动预防、应急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的规定,主动向政府汇报关于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主动接受政府的检查督导。高校通过政府的检查督导,鞭策自己去认真落实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确保自身开展的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取得实效。

五、结语

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师生思想认识和保护自己的能力,有利于维护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合法权益;另外,对国家实施全民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当根据形势提高站位和思想认识,积极主动的在师生中开展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工作,为创建平安校园、平安中国发挥积极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警察学院2019年校级课题《当代大学生防范暴力恐怖犯罪研究》(立项编号:2019YB06)。]

参考文献:

[1] 金羊网-新快报.巴基斯坦一警察学校遭袭击25人死亡90余人受伤[DB/OL].http://news.sohu.com/20090331/n263103460.shtml,2021.

[2]新京报.尼日利亚:恐怖组织扫射熟睡大学生致50人死亡[DB/OL].https://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130930/18072056.html,2021.

[3] 中国新闻网.阿富汗喀布尔大学遭恐袭22死22伤,“伊斯兰国”称负责[DB/OL].https://mil.gmw.cn/2020-11/04/content_34337306.htm,2021.

[4] @新华社.公安部:我国连续4年多未发生暴恐案事件,反恐斗争态势向好[DB/OL].http://news.cnwest.com/tianxia/a/2021/04/15/19621928.html,2021.6.

(作者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8)

[作者简介:蔡伦(1984—),男,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人,湖南警察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公安学研究。]

(责编;若佳)

3370501908200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防范高校
SQL注入防护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