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干预效果分析

2022-03-21 22:26王慧
婚育与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因素护理措施

王慧

【摘 要】目的:研究在儿科护理中普遍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开展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对照组实行基本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风险因素评定和执行安全预防措施。结果: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亲属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重视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执行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因素;护理措施;干预实际效果

Analysis of pediatric nursing risk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effect of nursing measures

WANG Hui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in liaocheng,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mon risk factors in pediatric nursing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basic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ded the risk factor assessment and implemented safety prevention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relativ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Paying great attention to risk factors in pediatric nursing and implementing reasonable nursing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Key?Words】Pediatric nursing; Risk factors; Nursing measures; Actu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

臨床治疗的过程都穿插着护理,是提升治疗效果和加速患者恢复的必要方式。儿科是医院门诊较为独特的科室,是涉及幼儿保健、疾病防治和心理的综合科室。患者岁数较小、抵抗能力不够、依从性不高、自制力差等难题,造成护理工作量增加和风险因素高过其他科室,危害就诊安全和影响护理质量[1]。有研究表明,对于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2]。本分析就儿科护理中发生的风险因素及其预防与化解的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现汇报如下所示。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医院医治的136例患者参加此次研究,依照任意均分的办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8例。试验组,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0岁~10岁,年龄(4.12±1.37)岁,肺炎22例、上呼吸道感染18例、腹泻11例、手足口病17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0.4岁~11岁,年龄(4.38±1.03)岁,腹泻12例、肺炎23例、手足口16例、上呼吸道感染17例。两组的基本信息开展剖析,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备对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基本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护理风险因素评定和执行安全预防措施。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1.2.1 风险因素 (1)护理记录不全,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备案不详细、不及时、不精确,记录模糊不细致。(2)护理质量不合格,护理态度不好,护理技术不娴熟,如穿刺术技术不合格,药液更换的不及时。(3)意外事故,患者坠床、摔倒、烫伤、磕伤、输液反应等。(4)用药细节,标本采集送检、输液问题。(5)感染难题,因为对医疗器械、环境空气、消毒杀菌不彻底,或是诊疗废品回收不及时,造成患者交叉污染。

1.2.2 安全预防措施 (1)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护理人员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按时进行儿科护理有关常识的学习培训,依据儿科的独特性,制订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提升穿刺术技术,提升护理人员的担当意识,要以热情、真心、认真细致的服务投入到工作上,为患者提供更全方位的护理服务,降低护患纠纷案件的发生。(2)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及患者亲属的沟通交流,语言表达要柔和,积极关注和接触患者,态度和蔼,并对患者亲属叙述护理技术的重要性和目的,提升患者亲属、患者与护理人员的相互配合。(3)提升人员配备,依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历、文凭和实际操作水准开展分组,穿刺术技术好的护理人员首要做穿刺术工作,沟通交流技术性好的护理人员具体负责与患者及患者亲属开展护患沟通,科学安排值班表。(4)提升服药及护理安全,对过去出现的坠床、摔倒这类的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对患者亲属强调,服药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表明药品注意事宜如服药方式、药量及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提升服药有效性、安全性,保证药品充分发挥最好功效。(5)心理护理,患者依从差,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情况下尽可能面带微笑,和患者聊一些患者有兴趣的话题,来提升友好度,使患者对护理人员造成信赖感,会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值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亲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对两组发生不良反应如患者摔倒、液漏、脱针开展统计分析。

1.4 点评规范

选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测评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开展调研:该评定量表中具备护理基础、专业能力、安全防范措施、服务质量这4层面内容,每一项内容得分10分,评定量表总得分40分,令人满意得分为≥30分,满意得分为20分~29分,不满意得分为<20分,满意率=(令人满意+满意)/总样本数×100%。

1.5 统计学剖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亲属的护理满意率对比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6.76%,两组对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7%低于对照组的10.29%(P<0.05),见表2。

一般护理风险因素有护理记录不全、护理质量不合格、护理意外事故发生率高、服药问题和感染问题,这种要素造成护理隐患的增加,尤其是护理意外和服药问题,这种都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应当非常高度重视。本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患者亲属针对护理的满意率超过对照組,试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3]。儿科患者的年纪较小,自制力较弱,与此同时防范意识和风险意识比较欠缺,这也在一定水平上提高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难度,对儿科护理进行风险因素的分析,有益于更清楚梳理儿科护理工作上的问题,结合儿科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有目的性、整体性的护理工作,预防风险源和风险因素的产生,提高儿科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认可水平。

风险因素的分析:必须创立风险因素预防工作,对儿科护理中普遍存在的风险开展分析,能够融合近几年来患者家属的建议开展梳理。结合妇产科护理数据统计分析,现阶段儿科护理中,风险因素具体有:(1)护理失误型:静脉注射及其标本采集、复检中产生的问题。(2)护理服务化:护理服务质量及其护理人员的技术性掌握情况,拆换药物的时长。(3)出现意外状况型:患者坠床,碰伤等意外。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结合以上风险因素,护理人员还可以采用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情况的产生。制订"安全第一"的管理模式。首先护理人员要采取"安全第一"的管理模式,依照对应的管理制度开展工作,提升对儿科病人的防护引导和安全教育,一旦发现儿科患者的不合理个人行为,要立即开展劝阻。(4)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创建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管理体系,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责任心等开展定期考核,并监管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可以面带微笑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一旦发生问题,及时改正,并与患者开展充分沟通,最大限度地降低护患分歧,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5)做好日常工作纪录。一切不得当的个人行为都是造成护理风险的因素,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上,要做好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并开展日常工作的纪录,按时检查抢救药品,机器设备的完好率,确保应用时不出现意外状况。

总的来说,在对儿科患者的护理中,理应提早汇总很有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并制订相对应的安全预防措施,有利于提升患者亲属的满意率,提升患者相互配合诊治的依从性,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4]。

参考文献

[1] 谢晖.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干预效果分析[J].家有孕宝,2020,2(11):7.

[2] 杨爱军.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干预效果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9,40(12):972-973.

[3] 刘汾娇.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干预效果分析[J].糖尿病天地,2019,16(9):264-265.

[4] 谢前前.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干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20,7(22):121-122.

3987501908287

猜你喜欢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护理措施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