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辅助下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2-03-21 11:55唐漫
医学概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关节镜

唐漫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跟骨骨折患者经关节镜下实施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0年06月--2021年06月,对本院纳入的54例跟骨骨折患者尝试分组干预治疗,其中常规组27例给予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27例给予关节镜下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研究组术后踝足部功能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Gissane角、Bohler角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比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而言,关节镜下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疗效更佳,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踝足部功能。

关键词:跟骨骨折;关节镜;空心螺钉;内固定;临床疗效

现代临床骨科中比较多见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2%,在跗骨骨折中大约占比60%,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且多数为关节内骨折,通常是因为坠伤所致[1]。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操作不当,极有可能会畸形愈合、长期疼痛不适、关节僵直、足弓塌陷,十分不利于患者行走,给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临床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主要手段,虽然可以良好复位,但是容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质量[2]。近些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为现代临床改善跟骨骨折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由于关节镜创伤小,备受临床青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54例跟骨骨折患者均于2020年06月--2021年06月接收入院,入组标准:通过CT或X线检查确诊;Sanders分型Ⅱ-Ⅲ型;单侧骨折;18周岁以上的成人;关节内位移2mm以上。排除标准:下肢伴有其他损伤;精神病史;既往踝关节手术史;凝血障碍。遵循自愿原则,结合同意知情要求,将患者入院顺序编号,以数字随机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课题观察对象划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27例。研究组包括17例男性和10例女性,年龄22-56岁,均龄(39.3±15.6)岁;常规组包括18例男性和9例女性,年龄21-56岁,均龄(39.5±15.5)岁。两组基本信息经过统计学检验,P值均>0.05。

1.2方法

常规组27例给予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全身麻醉或者是腰硬联合麻醉,侧卧,手术切口位于外踝前下方以及跟骨后缘部位,大约3-4cm,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脂肪垫,以便于切口恢复。将跟骨外侧壁的软组织、腓骨肌腱牵开,避免腓肠神经受损,对跟骨暴露关节面给予内翻,使关节面、骨折断端充分显露,清洁凝血块,清除软组织,取出克氏针1枚并钻入跟骨后方,塌陷骨块撬起,使距下关节面恢复平整,并牵引至后下方,对内侧的侧壁进行挤压,促使跟骨长度、高度、宽度恢复正常,临时使用克氏针固定。如果关节面存在严重的骨缺损,则考虑植入人工骨或者坏死髂骨。研究组27例给予关节镜下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全身麻醉或者是腰硬联合麻醉,侧卧,手术切口之一位于外踝尖前下方1cm,另一切口位于跗骨窦处,均为0.5cm,关节镜以及相关仪器通过后外侧入路置入,清洁凝血块,清洗滑膜组织,将游离的破碎组织取出,剥脱软骨,促使软骨成形。通过后外侧入路,将骨折线、跟骨外侧壁暴露,全面清理,取出克氏针2枚,大小2.5mm,平行置入跟骨后结节后下方,纠正位移、短缩的跟骨结节。利用关节镜深入观察,确定关节塌陷部位,然后在关节镜指导之下,对关节面进行调节,恢复跟骨高度、宽度。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复位满意后,冲洗清洁切口,止血包扎。

1.3观察指标

(1)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踝足部功能,以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为主,100分总分,包括<50分(差)、50-89分(良)90-100分(优)三个等级,优良率=100%-差。(2)术前、术后6个月利用X线测定患者跟骨Gissane角、Bohler角。(3)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了解患者有无切口愈合不良、局部皮肤坏死、骨外露等并发症。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手术疗效 见表1

2.2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手术前后Gissane角、Bohler角 见表2

2.3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 见表3

3.讨论

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复位操作的优势在于并发症发生率低、微创、优良率高,能够在直视下全面复位,解决常规切开复位操作无法显示的部位;复位骨折过程中还可以清理游离碎骨,避免患者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常规手术中克氏针固定极易引起退钉现象,十分不利于骨折复位[7]。因此本研究應用了空心螺钉,进一步加压固定骨折块,结果研究组术后踝足部功能优良率92.59%高于常规组74.07%(p<0.05)。充分肯定了关节镜下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有效性。与此同时研究组术后Gissane角、Bohler角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关节镜下复位操作精准,能够获得更加满意的解剖复位效果;空心螺钉固定牢靠、稳固、高效;能够减轻传统钢板内固定手术导致的切口皮肤组织坏死,保护局部软组织免受损伤;能够清除游离组织,修复软骨,规避不必要的并发症[8]。最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3.70%明显少于常规组14.81%(p<0.05)。充分肯定了关节镜下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袁心伟,张斌,胡豇,等.机器人辅助下跟骨骨折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1,35(06):729-733.

[2]张恒.经皮双侧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7):2126-2128.

猜你喜欢
跟骨骨折内固定关节镜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探测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