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院感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价值

2022-03-21 00:24孙娟
医学概论 2022年2期

孙娟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院感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内80名医护人员和100名在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并将这些医护人员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在院内接收治疗,干预组则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结果:两组在护理前的依从性评分具可比性( P> 0.05);在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持续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依从性的评分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在受到干预后,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两组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发生率也出现了的很大的差异,采用不受干预管理的治疗护理方式的对照组其发生率为14.00%,而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干预组的感染发生率则为4.0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不同管理下治疗护理评价的满意度结果中显示, 其中对照组对医护人员护理干预满意度为78%, 进行持续质量管理干预组护理干预满意度为88%, 明显进行持续质量管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且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院感科医院感染防控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医患之间的感染,从而降低整体的感染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措施;院感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

医院感染是引起住院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院感科测定的院感指标为评估院内科室医护质量的指标0。在院内,由于患者所携带的病毒、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无法直接被观察到,所以,无法从根本上对它们进行阻断。医护人员应该尽可能的降低它们对患者带来的安全问题,对院内各处积极进行消毒。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统计数据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近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患者以及20名医护人员,不考虑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性别、学历、年龄等因素,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0名医护人员以及50名患者。对照组为常规方式治疗护理组,干预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防控方式。参与试验的患者均没有精神疾病以及认知异常的情况。对照组中的40例医护人员年龄在27~40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3.21±2.21)岁,他们的工作年限为(4.96±1.03)年;50例患者的年龄在18~56岁,平均年龄(41.54±5.63)岁,男患者有23例,女患者有27例。干预组的50例医护人员年龄在25~41岁之间,平均年龄(37.89±4.56)岁,他们的工作年限(6.97±2.15)年;50例患者中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7.54±6.94)岁,男性28例,女性22例。两组的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0。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治疗流程进行,在院感科的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防护,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对在院内进行治疗的患者,积极进行防护知识普及,解答患者的疑问,对患者的双手定期消毒,给患者的房间定期通风,定期更换床单,对房间每日进行消毒。

干预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院感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方式:除了按照常规的治疗流程进行外,在相关科室内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对每个人的责任做出明确的分工,对医护人员实施奖罚制度,尽可能的管理医护人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防控行为规范问题;要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防护规范化知识的培训与指导,让医护人员自发的去实施防护处理,保证自身安全;院感科设立责任小组,定期对各科室的防护问题进行了解,随机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无菌环境进行检测,对不达标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保证管理工作的实施,同时对院内的药品存放问题进行排查,保证药物不受污染以及药效的丧失。对各科室的负责人进行赏罚制度,严格规范整個治疗流程。

1.3观察指标

调查获得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情况,依从性情况。调查其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17.0软件来计量两组中患者依从性的资料数值表示, 比较选择t检验,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采用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在患者出院时发放并回收,计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结果

2.1结果比较

2.1.1.两组的依从性及感染发生率比较:

两组在护理前的依从性评分具可比性( P> 0.05);在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持续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依从性的评分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在受到干预后,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两组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发生率也出现了的很大的差异,采用不受干预管理的治疗护理方式的对照组其发生率为14.00%,而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干预组的感染发生率则为4.0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

2.1.2.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对不同管理下治疗护理评价的满意度结果中显示, 其中对照组对医护人员护理干预满意度为78%, 进行持续质量管理干预组护理干预满意度为88%, 明显进行持续质量管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且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3)

3.讨论

本文通过分析两组实验的统计结果来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院感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价值。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院感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对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防止发生感染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0。作为医护人员,有责任尽可能的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问题,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保障患者在治疗过程可以处于无菌环境多添加了一重保障,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问题带来更多的保证0,更加有利于患者接收治疗以及身体的康复,加强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操作中的规范性,可以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1]袁艳玲, 翁晓芳, 王剑云,等. 分区域细节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039(005):772-774.

[2]童晓红, 秦志玲, 韩美洁,等. 目视化标识管理联合荧光标记法在院感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J]. 临床护理杂志,2020,19(6):51-54.

[3]纪荣建, 张岚, 王仁秀,等.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与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 37(01):62-67.

[4]李俊红. 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9):188-189.

[5]董柳云、孙建芳、王小燕.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分片管理在提高门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 28(23):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