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022-03-21 09:13张鸿煜
山西水利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太原市大坝水库

张鸿煜

(太原市河湖管理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2)

1 太原市水库概况

太原市1958-1978年兴建小型水库15 座,其中小Ⅰ型(库容100 万m3以上至1 000 万m3)水库11座,小Ⅱ型(库容10 万m3以上至100 万m3)水库4座。小型水库分布于我市迎泽区、小店区、清徐县、阳曲县和娄烦县5 个县(区),其中迎泽区2 座,小店区1座,清徐县2 座,阳曲县9 座,娄烦县1 座。全市小型水库总控制流域面积663.83 km2,总库容3 264.13 万m3,兴利库容1 678.4 万m3。太原市小型水库概况详见表1。

表1 太原市水库概况

根据所属流域情况,太原市15 座小型水库分别属于黄河流域的汾河水系和海河流域的滹沱河水系。主要功能为城乡防洪、拦沙。按设计防洪标准分类100年一遇的有2 座,分别为阴山水库和王满坪水库;50年一遇的有11 座;30年一遇的1 座为国练水库;20年一遇的1 座为龙王沟水库。保护着下游约134.6 km2范围内的36 个城镇乡村、5 800 hm2耕地和53.82 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太原市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情况

太原市15 座小型水库均由地方水务部门直接管理或行业管理。山西省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以来,太原市对全市15 座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多次调研,针对水库安全运行管理调研发现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并及时整改,不断提升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工作水平。

1)高度重视水库运行管理工作[1]。每年组织相关县(区)开展水库大坝年度安全检查、水库大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配合山西省水利厅积极推进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2)规范开展大坝注册登记工作。完成全市15 座小型水库的登记注册工作,并下发了注册登记证。

3)强化管理确保水库防汛安全。所有水库均建立了以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大坝安全责任制和防汛责任制,落实了水库安全管理的“政府行政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管理单位责任人、管理单位技术责任人、管理单位巡查责任人”,并不断完善相关职责[2],组织县区开展汛前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督导相关县区和单位完善汛期安全管理相关工作,汛期组织检查督察,确保全市水库安全度汛。

4)规范实施水库维修养护和除险加固工作。每年按时完成中央、省、市补助维修养护资金,及时对维修养护项目进行验收,同时积极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3 存在问题

太原市对照《山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标准》,对全市15 座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多次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日常运行管理水平低,管理制度落实难

全市15 座小型水库,8 座有专门的水库管理单位,7 座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主要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乡镇水管员兼任管理员,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水库管理人员普遍学历低,大中专和高中学历人员占大多数,专业化水平低,队伍老化现象严重[3]。当前运行管理工作主要是水库日常巡查检查、汛期报讯、管理设施简单维修养护,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来判别水库安全隐患,缺乏专业技能来实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工程日常维修养护,难以满足小型水库运行管理规标准化需求。

3.2 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备,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太原市小型水库大多兴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由于工程投资有限、技术条件差、建设标准低[4],大部分水库报汛及洪水预报没有实现自动化测报,无法实现管理信息化,未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设施现代化水平低。小型水库安全监测主要靠人员观测,大多只有水位观测,无出入库流量监测,水工建筑物的监测只能靠管理人员巡坝检查,通过肉眼来观察。监测数据、巡查记录基本为纸质资料,数据整理不规范,监测资料分析应用及预警能力薄弱[3],制约了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

3.3 落实水库两项经费难,配套管护资金少

太原市水库主要承担防洪缓洪功能,无蓄水,多数管理单位无经济效益。水管单位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加之县、乡财政困难,公益性水利工程日常管理维护经费较少[3],落实水库两项经费存在困难,致使水库日常管护困难重重,标准不高。一些雨水冲沟、局部设施损坏的维修基本能够筹集各类资金解决,但水库进一步的正规化、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推进迟缓。另外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划界工作需要大量征地补偿费用,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资金缺口太大,导致水库确权划界工作推进缓慢。

4 措施建议

4.1 完善水库运行管理机制,提高日常运行管理水平

结合水管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水库标准化运行管理的要求,积极完善水库运行管理机制[5],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尤其要建立奖惩机制并严格落实,提高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定期开展集中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培训、集中演练、行业交流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从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加大水库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理论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基本掌握水库大坝管理规范、管理条例[6],做好水库的日常巡查、汛前隐患排查、年度安全检查等工作。

4.2 健全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提高水库信息化建设水平

积极完善水库信息化建设,按规范要求小型水库也要合理布置安全监测设施,开展水库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时掌握水库运行工况,尽可能实现安全监测系统自动化和运行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如工程监视、监控、检测自动化,大坝主体、溢洪道、闸门启闭机房等关键部位能监视监控到位,水库配套自动水位、自动雨量计量设施,应用GPS 定位软件对管护人员的工作轨迹进行实时自动记录、对水库大坝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7],能及时对各类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应用于水库的运行管理工作中。

4.3 建立管养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经费目前主要来源为中央、省、市三级财政专项经费,下一步,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带动其他部门以及县(市、区)财政加大投入,建设“乡村美丽水库”[6]。另外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拓宽经费筹集渠道,通过开展多种经营,允许小型水库以承包、租赁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中,同时要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管和绩效评价,并将结果运用到下一年度资金分配中。

5 结语

文章结合目前太原市小型水库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1)水管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并在管理过程中总结与反思,不断完善水库运行管理机制。2)根据水利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的要求,水库管理要进一步提高水库信息化建设水平。3)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小型水库的运营,例如制定相关政策允许小型水库以承包、租赁的形式开展多种经营、分成工程经营权转让收益等。

随着山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太原市小型水库管理工作不断补齐补强短板,重点提升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经济管理四个方面的管理水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出适合太原市的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模式,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水库运行管理现状,保证小型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最大程度的发挥水库工程效益。

猜你喜欢
太原市大坝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出山店水库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出山店水库
正式挡水的马来西亚沐若大坝
水库上的“五老”安全巡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