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肠道护理干预促进功能恢复的临床有效性评价

2022-03-22 22:18王枫枫
健康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恢复胃肠功能

王枫枫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予以患者肠道护理对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2020年5月-2021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术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分析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腸蠕动恢复、肛门首次排气、拔除胃管、恢复普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肠道护理干预,可促进结肠癌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结肠癌术;肠道护理;胃肠功能;恢复

结肠癌是原发于结肠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阶段通常无明显症状,进展后可表现为便血、体重下降、消瘦、腹部疼痛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需尽早诊断、治疗。在以往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结肠癌术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但多数患者经结肠癌术治疗后,其胃肠功能未能获得较好的恢复,需加强对其进行胃肠护理[1-2]。鉴于此情况,本文就将胃肠护理模式运用于结肠癌术患者中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展开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在2020年5月-2021年7月时段收治的行结肠癌术治疗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前者包括19例男性患者与11例女性患者,其年龄在34-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8±6.37)岁;病程:5个月-6年,均值:(3.12±0.67)年。后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35-76岁,均值:(54.39±6.35)岁;病程在7个月-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3±0.65)年。参与研究者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参与研究者均确诊为结肠癌,并且具备结肠癌术的手术指征;排除合并多种胃肠道疾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做好病房通风工作、为患者更换辅料、遵医嘱给药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肠道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肠道护理知识宣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患者讲解肠道护理的过程、目的、重要性、相关注意事项等,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予以专业讲解,鼓励患者说出自身对肠道护理的看法或者疑问,并耐心解答。向患者说明术后所使用的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使用剂量、使用疗程、可能发生的副作用等,叮嘱其发生胃肠道不适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②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清淡饮食,尽量少食多餐,同时喝大量的温开水,以满足机体对水分的需求,避免吃一些油炸的食物,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消化。多选用营养高、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豆浆、藕粉、果泥、菜汤等,每日进食6-7次;待病情稍有好转,可改为半流质食物,如面条、燕麦粥、瘦肉粥等,每日进食5-6次;恢复期可改为普通饮食,食欲良好者可适当添加鸡肉、鸭肉、鱼肉、牛奶等,每日进食3-4次。

③术后肠道活动护理:术后24h,由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调整体位,每2h调整1次。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注意深呼吸的时候,让空气充满肺部,在吸满气之前不要快速吸气。向患者家属分享结肠癌术患者按摩方法,以便为患者按摩四肢、腹部等,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叮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创建微信群,通过后台与患者进行互动,以单人、多人讲解的方式向患者普及更多的锻炼方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肠蠕动恢复、肛门首次排气、拔除胃管、恢复普食时间,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比较行t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各项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其好发年龄为40-50岁,尤其是中年男性肥胖者。结肠癌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明确,有资料显示该疾病可能与高脂肪食谱、纤维素摄入不足等有关[3]。随着医疗水平的进一步发展,结肠癌术逐渐被运用于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并且多数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肠道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手术后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减慢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严重时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有学者提出,结肠癌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与饮食有较大的联系,科学、有效的饮食护理可减轻其胃肠道刺激,改善其身心状况[4-5]。本次研究中,经结肠癌术治疗后,观察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肠道护理,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效性较高。其原因在于,在肠道护理干预过程中,由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普及相关结肠癌与结肠癌术的知识,能够纠正患者以往的错误认知,使其保持舒畅的心态,从而能够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减少内分泌紊乱的情况,以达到稳定胃肠功能的目的。与此同时,引导患者科学饮食,积极进行相关活动训练,能够进一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患者的胃肠功能,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肠道护理在结肠癌术患者中可促进其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朱玉梅.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中肠道清洁护理中应用效果探讨[J]. 中外医疗, 2020, 39(27):3.

[2]曹莹. 护理干预促进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效果分析[J]. 国际护理医学, 2020, 2(3):1.

[3]宋丹. 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药业, 2020, 29(S01):2.

[4]杨春霞.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10):2.

[5]张静.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结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3):2.

猜你喜欢
恢复胃肠功能
益生菌与常规抗病毒治疗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对机体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延续护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枳术丸汤剂结合针刺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大腹皮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NUB恢复ORACLE数据库
利用存储系统恢复服务器系统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