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2022-03-22 22:18张银素张红梅
健康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质量

张银素 张红梅

摘要:目的:分析研判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方法:筛选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00例,利用计算机随机排序,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各50例,以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患者经比对分析,发现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上显著较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提高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质量,有助于病患术后康复,降低护理风险以及构建护患和谐,具备实际使用价值与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手术;临床护理路径;不良反应;护理质量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00例,利用计算机随机排序,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各50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37例,年龄范围22~61岁,均龄(42.37±6.13)岁。观察组中男12例,女38例,年龄范围23~63岁,均龄(41.52±6.17)岁。研究由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所有患者均无除甲状腺肿瘤以外的影响研究分析结果的疾病,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相关协议。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内容,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初期均享受常规护理,让其在短期适应病房与周边环境。待1至2天后,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与对照组患者形成对比。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如下:

1.2.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由科室主任担任小组组长,对所属成员(主治医师、护师主管以及护士)定期进行护理知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对甲状腺肿瘤术后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循序渐进提升护理质量。

1.2.2心理护理

患者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加重心理负担,造成比疾病本身更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心理疏导工作来对常规护理工作进行完善。一是与肿瘤患者建立畅通渠道,倾听患者诉求,排遣心中郁结,多用正面案例鼓舞、激励患者,使患者恢复治疗信心,尽可能抵消负面情绪对护理工作的阻碍;二是在入住后与治疗前向患者介绍病理知识与自我护理措施以及日常注意事项,同时在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使患者增强对疾病的认知,消除盲目恐慌;三是向患者展现善良真诚与友好沟通的态度,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沟通方法,以患者身心康复为目的,定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确保其维持良好心态,进一步拉近与肿瘤患者的距离。

1.2.3术前护理

采集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症状等资料进行安全隐患评估工作,结合患者情况初步拟定护理方案;术前6h禁食禁水,同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以防与手术发生冲突;术前医护人员预先对手术相关器械进行清点与安全评估工作,在与主刀医师沟通后视实际情况酌情添加特殊器械、道具等;向患者阐明麻醉与手术方式及配合要点,使其做到心里有底,能在术中积极配合治疗。

1.2.4手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保持环境温湿度始终处于稳定水平(25°,50%),由医护人员从旁协助患者做好保暖措施;手术过程中特别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以防出现异常干扰手术进程;患者手术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关节以及皮肤等进行观察保护措施,以防出现术后并发症;采取手术隔离技术,贯彻落实全程无菌操作,防止产生手术并发症、术后感染等情况,术后及时将患者移交至病房。

1.2.5手术后护理

术后6h调整患者体位,减轻切口带来的疼痛感,医护人员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上报医师以提高患者生存空间;适当给予患者少量饮水/饮食,术后一周内以流质食物为主,待病情恢复达到一定程度后向半流质食物乃至普通食物循序渐进;术后医护人员协助休息锻炼,直至初步恢复后适当进行肢体运动;注射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5d视患者实际状态予以拆线。

1.3 评价指标及标准

发放自制调查问卷让患者对护理质量予以评分(百分制),具体由护理操作、健康指导、心理支持、安全管理、护理文书五方面组成,最终得分越高护理质量也就越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患者在术后出现头晕、咽痛、切口渗血等症状在对应分组患者中的占比为准,若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则表明患者的身体情况逐渐好转。

护理满意度具体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三个评级,总满意度为合计评级减去不满意的占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将收集到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借助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在节省人工计算成本的同时提升计算的精确性与工作效率。用计量单位t进行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用χ2进行检验,以概率%表示计数率。若P<0.05,则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對比

护理质量评分中观察组各项指标都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患者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96%)显著比对照组(74%)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3 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4%)显著比对照组(28%)更低(P<0.05)。详细数据见表3:

三、讨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还要面临心理上的负担,一方面要面临术后行动不便、并发症等疼痛折磨,另一方面容易因负面情绪而影响治疗进度。长此以往对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今常规的护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患者的实际需求,因此临床护理路径以其高效性与普适性的优势而受到广泛使用。对患者而言,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经济负担与护患纠纷。对医护人员而言,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树立良好形象,优化护理效率,未来可以考虑与优质护理、预见性护理等方式相结合,以实现今后护理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从研究结果上看,观察患者整体上要优于对照组,下面进行逐项分析。从护理质量评分上看,五类指标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常规护理方式存在滞后性,大多千篇一律,绝大多数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较为匮乏,面对手术引发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慌等自然影响到护理效果,这也导致医护人员往往在面对棘手的难题时并无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此次研究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特质进行分析,医护人员在手术期间的各个阶段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患者全身心实施护理干预,从而将护理风险在流程上降至最低;从患者护理满意度上看,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的评价要远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术后护理中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显著低于对照组(28%)(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在降低术后护理风险上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采纳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亚欣.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6):113,116.

[2]陈丽萍. 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第19卷(57):30-31,49.

猜你喜欢
甲状腺肿瘤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质量
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腔镜与开放甲状腺肿瘤摘除术的对照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意义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