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在口腔微创拔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03-22 22:27兰粞婷冯明星石远飞张星星
健康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效果

兰粞婷 冯明星 石远飞 张星星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在口腔微创拔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微创拔牙患者82例纳入研究,随机分层法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舒适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第1、3、7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结论 在护理口腔微创拔牙患者的过程中,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调整其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口腔微创拔牙;效果

在微创技术不断进步下,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口腔微创拔牙技术属于新型的微创手术,以往拔牙术,多运用传统器械,经局部麻醉后,先劈牙,之后取出。而口腔微创拔牙技术,所用的是微创器械,更便于手术操作,减轻病人的恐惧感,降低其疼痛度,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在开展这一手术方式时,配合舒适护理,能够进一步减少病人的身心不良应激,明显提高其各方面的舒适度,提高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口腔微创拔牙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口腔科2019年3月-2020年6月接收的82例微创拔牙患者进行研究,分组运用随机分层法,各41例。对照组男女比为18/23;最大年龄66岁,最小21岁,平均(36.78±3.21)岁;观察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的大小介于20-65(36.64±3.32)岁。患者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表现在准备手术相关术器械、积极配合医生操作、交代拔牙相关事项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1))拔牙前舒适护理。很多患者受传统思想的制约,拔牙前存在着严重的紧张、畏惧感。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增加对疾病的了解,提高其认识,在对病情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同时注重营造舒适、干净的就诊环境,增加其身心的舒适度。(2)术中舒适护理。在操作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反应进行密切的关注,对术中可能发生的治疗反应进行讲解,如牙冠阻力去除时,酸痛感,脱位牙根时的不适感等。对于出现不适后,患者可以举手示意。同时与医生做好配合,提高手术效率。将口腔健康手册发给等待家属,增加其对口腔知识的了解,减少其无聊感,并为家属讲解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3)术后舒适护理。向患者细致地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如止血棉需要维持0.5-1h,之后才能吐出,2 h后可以喝水和吃温软的食物,24h内不可刷牙、漱口,尽量咽下口水,防止血凝块发生意外的脱落。对于发生缓慢渗血,需及时就诊。对于术区疼痛明显者,可使用止疼药,对于肿胀较重者,可进行热敷。引导病人不能进行剧烈的活动,要多休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 指标观察

利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10cm),对术后1、3、7d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明有着更强的疼痛情况。利用SAS、SDS自评量表,对2组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更为严重。利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满意度量表,对2组的护理满意进行评分。非常满意(90-100分)、比较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以下)[3]。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18.0处理数据,()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2组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

观察组第1、3、7天的疼痛评分均更低(P<0.05),见表1:

2.2对比2组心理状态

比较2组护理前焦虑、抑郁情况,没有数据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更低(P<0.05),见表2:

2.3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为22例,比较满意为18例,不满意为1例,满意率为97.56%(40/41);对照组则分别为16例、18例、7例,满意率为80.49%(33/41),比较2组数据(x2 =4.987,P值为0.026)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在临床当中,口腔微创拔牙技術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特别是拔除复杂牙齿的时候,微创拔牙有着明显的优势,不但能够减轻病人的疼痛,还能大大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折裂牙槽骨、损伤重要的解剖结构等,有助于牙槽骨得到更好的保存,为今后的修复创造更好的条件[4]。随着口腔微创拔牙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护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实施口腔微创拔牙术的过程中,配合舒适护理,能够全程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减少病人的身心不良应激,降低其疼痛,增加其舒适度和安全感。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个性化的护理模式,能够从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的有效性,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符合。舒适护理模式是 Kolcaba于1995年提出的,在临床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该护理方式能够明显增加患者身心的舒适度,改善临床工作的质量,从而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5]。该护理模式,将护理的独特领域,着重的凸显出来,注重生理、心理、社会的统一。与传统护理相比,舒适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更为深入、有效地解决。注重在护理的全过程当中,增强患者的舒适感觉和满意度这一护理能够减少病人不适的时间,减轻其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的身心达到舒适的状态。 在开展口腔微创拔牙时,容易受到多种因子的影响,这使得舒适护理中,需要减少各种不利于拔牙的问题,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减轻其疼痛,尽可能缩短将不愉快的时间,帮助患者调整到最佳的精神状态,增加患者的愉快感[6]。在该护理当中,通过调节温湿度、光线、生理、心理等,增强护理的全面性、个性化和有效性,多角度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治疗口腔微创拔牙患者的过程中,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其疼痛,增加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唐光兰,郑运凤. 舒适护理在口腔微创拔牙术护理中的作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33):185-189.

[2]余丽佳,帅燕珍,彭冬云,陈春娜. 心血管病患者心电监护下微创拔牙护理安全管理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1):94-97.

[3]刘秋红. 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在口腔微创拔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外医疗,2020,39(21):169-171.

[4]王建娇,杜岩. 微信视频健康教育对微创拔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2020,29(3):140-142.

[5]王晓红. 舒适护理在口腔微创拔牙术中的应用及对生理应激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9,40(12):2922-2923.

[6]涂培培. 老年人微创拔牙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6):96-97.

猜你喜欢
效果
2020-2021赛季天津女排与主要对手一攻与防反效果的比较分析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