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气囊压力监测在气管插管拔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22 22:27位新红张慧媛赵静刘清岳
健康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气管插管压力监测

位新红 张慧媛 赵静 刘清岳

摘要:目的 观察持续气囊压力监测在气管插管拔管护理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6月-2020年2月ICU机械通气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2020年3月-2020年12月ICU机械通气患者3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拔除气管插管(5ml注射器抽尽气囊气体后拔除),观察组采用自制气囊压力连续监测装置连接监护仪持续监测气囊压下放气拔管,比较两组一次性拔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持续气囊压力监测下进行气管插管拔管,可提高一次性拔管成功率。

关键词:气管插管;拔管;压力;监测;

人工气道是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可以纠正患者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因此,脱机拔管是此类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脱机评估方法很多,临床效果不一。有研究报道,一次性将气管插管气囊内的气体放尽,其刺激程度不亚于一次气管内插管[1],本研究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导管护理期间,实施持续人工气道气囊监测,将持续气囊压力监测应用于气管插管拔管,效果良好。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6月-2020年2月ICU机械通气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n=40),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68.05±14.01)岁,范围(27~90)岁,COPD急性加重11例,重症肺炎1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4例,急性药物中毒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3例,感染性休克4例。2020年3月-2020年12月由ICU机械通气患者34例设为观察组(n=34),其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71.94±9.93)岁,范围(44~95)岁,COPD急性加重10例,重症肺炎1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5例,急性药物中毒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感染性休克4例。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18周岁;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2];③无呼吸道、口腔、心血管疾病,经口腔插管;④气管导管均采用同一厂家的,气管导管内径为7.5号或8号;一次性插管成功。排除标准:术前咽喉部疼痛的患者;插管困难、意识障碍、沟通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脱机试验前均积极清理口腔及囊上滞留物,行自主呼吸试验(SBT)时压力支持(PS)5cmH2O持续30min。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拔除气管插管。吸净患者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松开气管插管固定带,采用5ml注射器一次性抽尽气囊内气体,顺着弧度拔出气管插管。

1.2.2 观察组 应用自制气囊压力连续监测装置连接监护仪持续监测气囊压力。通过持续监测验验证当压力值显示10cmH2O[3]的时候,气囊的张力及气囊的气体容量正好,有利于气管插管拔除。拔管方法:吸净患者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松开气管插管固定带,在持续气囊压监测下放气,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后与三通一端相连,三通的另两端一端封闭,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床旁监护仪相连,持续测压,边观察监护仪气囊压力值,边用5ml注射器缓慢放气,当压力值下降至10cmH2O时,继续放气的同时,吸痰管置入气管插管内,在气囊微量的充气状态下边吸引边顺着弧度拔出气管插管。

1.3效果評价

观察一次性拔管成功率。拔管后患者呼吸平稳,心率血压在正常范围,未再出现气道痉挛症状,48小时未再应用无创通气,未再插管,拔管成功[4]。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描述,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n(%)]描述,用χ2值检验。P值<0.05时,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2。

2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持续气囊压力监测应用于气管插管拔管可提高一次性拔管成功率。

ICU机械通气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脱机、拔管对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5],因此拔管成功成为关键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拔管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气囊压力监测应用于气管插管拔管可提高一次性拔管成功率。

应用气囊压力监测,在气管插管放气拔管时保留10cmH2O气囊压力,气囊内的微量气体在拔管过程中受到气道壁的压力而缓慢放气,不会因一次性抽尽气体而造成棱角,光滑的微气囊可以避免阻力及卡顿现象,有助于成功拔管[3]。而气囊压力表不能实时精准监测放气速度与压力值得对应,本研究通过特制的监测装置,连接监护仪,动态持续监测成人机械通气患者SBT期间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将数值在监护仪上呈现,依据压力监测值,在持续气囊压监测下放气,指导临床脱机,规避脱机失败高危因素,提高脱机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医疗花费。并且本研究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结果客观、非常便于医护人员理解使用,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查阅有关文献,目前国内尚无类似研究。

参考文献:

[1]栾志燕,王功朝,郑晓丽.全身麻醉经口气管导管拔除时两种气囊放气方法的临床比较[J].全科护理,2014,12(12),1072-1073.

[2]王晓伟,孙天胜,张建政,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2020,36(1)51-56.

[3]杨国芳,王荣,王黎梅,许丹,徐勤,张陆琴,沈萃媛. 气囊压力监测在气管插管拔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与康复,2021,07:75-77.

[4]方卫刚. 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其变化率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预测价值[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03:220-222.

[5]李美菊.不同自主呼吸试验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拔管成功率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21.

猜你喜欢
气管插管压力监测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短期效果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
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预测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