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群慢性代谢性疾病现况研究综述

2022-03-22 22:27常晶晶赵灵燕
健康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肥胖高血压

常晶晶 赵灵燕

摘要:慢性代谢性疾病,指的是一组以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等疾病为主的代谢性临床症候群,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人群常见代谢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威胁。本次研究着眼于老年人群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相关现状和研究现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对于老年人群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探索和研究,旨在总结相关经验,为进一步研究打造坚实的基础。

關键词:老年人;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肥胖

前言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慢性代谢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是老年人群常见慢性代谢疾病是可防可控的,社会各界以及医学界应该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疾病的防治研究。除此以外,人们也应充分认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都会成为诱发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加注意,改善自身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等,多发于老年人群的常见慢性疾病都是能够及早预测并且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成功预防和治疗的。

一、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一)国内研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日益严重,高血压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针对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治疗情况,李苏宁、田野、邵澜等学者(2019)开展调查探究表明,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3.24%(约9450万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知晓率57.08%,治疗率51.35%,控制率仅18.20%。 老年人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率有所提高,但整体偏低。[1]我国学者吴晓丽(2019)针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开展调查研究,表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躯体功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饮酒、饮食、慢性病家族史以及健康知识得分[2]。

(二)国外研究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愈率和空置率作为评判高血压疾病治疗和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直备受关注,全球高血压患者知晓率在25%—75%之间,治疗率在11%—67%之间,控制率在5%—58%之间。[3]其中,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中老年人高血压疾病的控制率、知晓率和治愈率较高。[4]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尤其重视高血压疾病等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治疗,截止到目前,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各种项目研究计划均通过各种健康教育措施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同时改变老年患者的行为、习惯,最大程度的减少心脑血管危险因素[5]。

二、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一)国内研究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中国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学者王鲜、邹旋、高文会等学者(2020)研究表示,高龄,超重,肥胖,HDL-C异常和患高脂血症是老年人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6] 马媛媛、陈玲等学者(2020)研究表示,老年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越来越多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出认知功能下降甚至老年痴呆的迹象,低血糖是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学者梁春波, 曲颖, 马娟等人(2019)为了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影响因素和慢性合并症的患病率,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影响因素和慢性合并症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吸烟和饮酒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发生率和慢性合并症的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7]

(二)国外研究

在对糖尿病的研究过程中,国外学者Geng经过大量的研究表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的肥胖症是糖尿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症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患病风险以及相关死亡风险明显升高。[8]]国外的相关专家学者对老年人群糖尿病问题已经开展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认为糖尿病问题的出现主要有四大危险因素,分别是遗传因素、生理因素、肥胖症、自身免疫以及生活因素,其中,遗传因素也是引起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9]总体而言,国外对老年人群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结合老年人群的身体特征、生活状况,开展了相关健康生活模式的研究,旨在保证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其基本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三、老年人群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一)国内研究

高脂血症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它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陈蕾、伍成凯、康峻鸣、李文源(2021)经过大量研究发现,男性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按年龄划分,男性各年龄段均易发生高脂血症。[10]针对老年人群高脂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研究,再一次证实了老年人高脂血症的主要因素是肥胖,除此以外,吸烟、过量饮酒、体力活动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危险性因素。[11]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老年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不断上升,而治疗率偏低是目前我国老年人高脂血症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国外研究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2]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世界人口心血管疾病的平均患病率为10~30%,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外,Erem、Villgasl等人的研究都表明高脂血症患病率与吸烟、饮酒成正相关,不吸烟、不饮酒是高脂血症的保护因素,而大多男性这种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较女性更普遍,从而导致男性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要高于女性。[13]在希腊,George AMilias的研究揭示高胆固醇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肥胖等其他这些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成正相关。[14]

四、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一)国内研究

长期患有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是老年人群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肾病、等常见老年疾病的主要危险性因素。[15]因此,提高对高尿酸血症的重视程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来开展对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和治疗意义重大。从大量的检测数据来看,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年龄结构来讲,随着人们年龄的上升,患高尿酸血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的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远远高于七十岁以下的老年人。[50]陈蕾、伍成凯、康峻鸣、李文源(2021)表示,这与老年人群的生理结构和身体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16]在对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研究中,经过大量的研究表示,血脂异常的患者、肥胖超重的患者、高血糖的患者患有高尿酸血症的几率大大升高。除此以外,研究表示,肾功能的下降是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主要是与老年人群的肾功能减退导致血尿酸排泄减少有关。[17]

(二)国外研究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国外人群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大大上升,国外专家学者也逐渐提高了对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调查与研究。老年人群患上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自身代谢紊乱、日常饮食结构不合理、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等。有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高尿酸血症与脑血管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18]因为老年人中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高,而且导致升高的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也正在上升,如不注意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我们要从预防管理入手。[19]國外现在已经开始并且逐渐行形成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关注于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同时更关注于高危人群疾病的预防,以达到降低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根本目的。

五、老年人群肥胖症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一)国内研究

不同病因引起的肥胖症,其临床表现不同。苹果型体型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大于梨型体型者。老年肥胖症患者可因体型而有自卑感、焦虑、抑郁等身心相关问题,而在行为上则可引起气急、关节痛、水肿、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20]此外,与老年肥胖症密切相关的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患病率和病死率也随之增加。[21]针对老年人群肥胖症的危险性因素,大量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遗传因素、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因素等是导致老年人群肥胖症的重要危险性因素。

(二)国外研究

营养的过多摄入以及轻体力的工作方式导致肥胖的人群日益增多,肥胖已逐步成为当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症是遗传、心理、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病原因与遗传、中枢神经异常、营养、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22]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癌症十分强的独立的危险因素。[23]一项随访10年的研究也显示,糖尿病、胆结石、高血压、心脏病、结肠癌、中风的患病率会随着BMI的增高而增加。[24]

六、结语: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起居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急需解决,老年人慢性病问题本身以及相关问题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影响着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等诸多问题,若长时间放任不管,甚至会产生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社会安全危机。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人们的健康意识依旧淡薄,整个卫生健康系统以及社会管理系统也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老年人各类慢性病的预防体系。因此,人们自身以及相关医疗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健康意识,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安全卫生体系,助力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苏宁, 田野, 邵澜,等. 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现状分析[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9, 027(002):140-148.

[2]吴晓丽.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南大学,2019.

[3] Koliaki c, Katsilambros N. Dietary sodium, potassium, and alcohol:

key player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umanhypertension [J] . Nutr Rev, 2013, 71(6):402 - 411.

[4] Ng sw, Norton EC, Popkin BM. Why hav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declined among Chinese adults? Findings from the 1991 - 2006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s [J] . Soc Sci Med, 2009, 68(7): 1305 - 1314.

[5] SemlitschT, Jeitler K, Hemkens LG, et al. Increasing physical activ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J] . Sports Med.2013.

[6]邹旋, 王鲜, 高文会,等. 深圳市老年人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 2020, 46(4):5.

[7]梁春波, 曲颖, 马娟,等.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影响因素和慢性合并症分析[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9, 22(3):3.

[8]Geng T, Smith CE, Li c, et al. Childhood BMI and Adult Type 2 Diabetes,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Cardiometabolic Traits: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J].Diabetes Care,2018,41(5): 1089- 1096.

[9]Ho B K, Jasvindar K, Gurpreet K.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diabetesmellitus among the elderly; The 2011 National Health and Morbidity Survey, Malaysia.[J],Malaysian Family Physician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ofMalaysia, 2014,9(3):12.

[10]李超, 費夕, 李红娟. 运动改善心肺耐力对我国中老年人血脂影响的Meta分析[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9, 028(001):25-33.

[11]秦丽, 梁珍珍, 葛立宾, et al. 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v.23;No.632(05):99-104.

[12]Cardiovasculardiseashttp:// ww w.w pro.w ho.in/china/mediacentre/fact sheets/cvd/ en/ index. html (accessed on 21 August 2013).

[13]Erem c, Hacihasanoglu A, Deger o, et al. Prevalence of dyslipidemia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among Turkish adults:Trabzon lipid study( J].Endocr( 2008)34:36- -51,

[14]George A Milias, Demosthenes B Panagiotakos, Christos Pitsavos et al. Prevalence of self-reported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its relation to dietary habits, in Greek adults; a national nutrition & health survey[J].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2006,5(5):1-7.

[15]长征, 何文. 中老年人群三酰甘油水平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分析[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9, v.40;No.247(11):42-45+49.

[16]陈蕾、伍成凯、康峻鸣、李文源. 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常见慢性病的关联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v.24;No.667(04):72-77.

[17]朱延清, 周敏, 文静,等. 昆山市65岁以上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现况调查[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9, 029(003):339-343.

[18]Alper A B, Chen W, Y'au L, et al. Childhood Uric Acid Prediets Adult Blood Pressure: TheBogalusa Heart Study(J]. Hypertension. 2004, 45(1): 34-38.

[19] Perlstein T S, Gumieniak 0, Willams G H, et al. Urie Aci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The Normative Aging Study[J]. Hypertension. 2006, 48(6): 1031-1036.

[20]尹淑英, 杨灵华, 张晓丽,等. 山东省不同性别老年人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40(3):4.

[21]魏怡, 龙冰霜, 陈世艺,等. 广西某县老年人体重指数和腰围与代谢性健康风险的关系[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9, 36(005):842-845.

[22]Ferra A, Bibiloni Mdel M, Zapata ME, et al, Body mass index, life-style, and healthy status in free living elderly people in Menorca Island [J]. J Nutr Health Aging, 2012, 16(4); 298-305.

[23]Ayala GX, Elder JP, Campbell NR, et al. Correlates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to-hip ratio among Mexican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 development [J]. Womens Health Issues, 2004, 14(5): 155-64,

[24]Hirani V. Generalised and abdominal adiposity ar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chronic disease in older people: result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J]. J Nutr Health Aging, 2011, 15(6): 469-478.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症肥胖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厄贝沙坦等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
收入对食品消费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寇秋爱教授治疗痛风经验撷菁
痛风治疗新药——选择性尿酸重吸收抑制剂lesinurad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高血压界定范围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单纯性肥胖1例报告